【摘要】课堂控制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管理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另外,课堂属于“社会”形态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因课堂与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初中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课堂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控制方式 社会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O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02-01
一、引言
一定的课堂秩序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有时为了维持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课堂控制手段。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笔者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当前初中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堂控制方式的优化策略。
二、课堂控制方式现状呈现
筆者随机选取了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的不同任课教师的5次教学活动进行观察。结合当前的课堂实际,笔者在原有观察量表的基础上分别在预防、纠偏中非语言和语言层次下增加了来回走动、停顿、做手势以及有意请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这几项指标。经过记录、收集和整理,统计结果详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初中教师多选择预防、言语控制及非言语控制,也就是相对温和的控制手段。根据时间段的不同,教师选择的控制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课堂的前半段,即0—20分钟内,学生们还对课程内容保有新鲜感,注意力也较为集中,教师多会选择采用“预防”的控制方式。“反应”的方式相对比较激烈,教师一般不采用,只有在某些学生严重影响课堂时,会合理选择使用。
三、课堂控制方式的社会学分析
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职能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化,而社会化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规则和秩序。教师为了履行规则的社会化职能,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规训”这一控制手段。福柯认为,身体是可塑的。这种可塑性是由其具有的可变性决定的。这种可变性也决定了身体是可以训练与重塑的。另外,福柯在《规则与惩罚》一书中指出:身体也直接卷入某些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身体基本上是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受到权力和支配关系的干预。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在它被某种征服体制所控制时,它才可能成为一种劳动力;只有当它既是一种生产的身体又是一种被征服的身体的时候,这个身体才成为一种有用的力量。
四、课堂控制方式优化策略
1.提高教师的预防能力
教师在课前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一定的预测。提前预判课堂中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灵活应变课堂突发行为,有意识地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事先制定课堂管理方案,以规则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2.选择隐性的控制方式
现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是采取显性方式,用自己的指令明确的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学生也明白教师是在制止自己的不良行为。隐性的控制方式则与此相反,是运用间接的、隐含的、非明显的方式来实施对学生问题行为的控制,比如教师不明确规定上课期间的纪律,而是通过提问小声说话或做小动作的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来限制学生的问题行为。
3.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笔者所听的课堂中,多数教师选择在讲解中穿插一些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也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减少违反课堂的行为,因而减少教师控制课堂的次数。
参考文献:
[1]明霞.生态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监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张媛婷(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市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