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来源131抗稻瘟病及其农艺性状调查

2017-09-21 15:42国艳春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7期
关键词:枝梗农艺病斑

国艳春

通过对来自吉林、垦所、省所和当地131进行抗稻瘟病及其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在同是9×4插秧规格的条件下,4个来源的131抗病性相近,性状相近。省所131抽穗时间稍早,齐穗期比其他3个来源131早2天。实际亩产调查发现,省所131产量最高,达到653.0 kg /667m2、其次是垦所590.6kg/667m2、再次是当地579.5 kg/667m2、吉林131产量最低为558.5kg/667m2。

空育131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1990年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日本品种,系由日本北海道中央农试场以空育110( 道黄金)/道北36( 北明) 杂交育成,200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因其综合性状优良等原因迅速在黑龙江省适宜地区推广开来,目前已成为第三积温带第一大主栽品种。据统计,自1996年在生产上试种以来的9年间,空育13l累计种植面积达381.4万h,年播种面积为424万h。2004年种植面积为86.6万h,占到黑龙江省水稻总播种面积的53.9%,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正是由于空育131的具有综合性状优良、耐冷害、米质良等优点,不同的科研单位均对其进行了穂行整理,现在大兴农场地区市面销售的空育131,品种来源为黑龙江农垦水稻所。本试验为了明确不同来源空育131之间在抗病性和农艺性状之间是否有差异,同时增加了来自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和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种子资源库保存的空育131进行对比研究,为延长空育131的品种的种植年限提供一定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建三江大兴农场植保室稻田,供试材料為空育131。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值5.9,土壤有机质含量3.9%,速N:202.00mg/kg,速P:10.784 mg/kg,速K:141.00 mg/kg,Fe:218.0 mg/kg,Mn:55.0 mg/kg,Cu:3.3 mg/kg,Zn:4.3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黑龙江农垦水稻所整理空育131;黑龙江省水稻所种子资源库保存空育131;大兴农场整理空育131;吉林所种子资源库保存的空育131。以上空育131由大兴农场水稻室选择2代后提供。插秧规格:9×4,密度分别为6~8株/穴。每个处理两侧各摆放1盘机插秧盘苗,进行田间诱发。

1.3 肥水管理

亩施肥量30.0kg,尿素( N-46%)13.0kg,二铵(N-18%,P2O5-46%)8.0kg,50%硫酸钾(K2O-50%)8.0kg,尿素按基、蘖、调节、穗:3、3、1、3的施肥模式,磷肥100%施入底肥,钾肥底肥60%,40%穗肥施入,施入底肥。

1.4 喷施药剂及时期 实验池不进行药剂防病。

1.5调查方法

采用对角线取样的方法调查,选取典型区域,每点取5穴。计算取样点内病情指数

分级标准

1、叶瘟(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病斑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

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

2、穗瘟(以穗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1%(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1%(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药效计算方法: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值×100%

防治效果(%)=Ck1-pt1/Ck1×100%

式中: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式中: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来源空育131叶瘟发生情况

从实验可以看出,由于今年气候条件不适宜稻瘟病发生,各个处理间只有诱发点的秧盘内有叶瘟发生,7月10日时发现诱发圃有叶瘟发生,且发病率低于1%,直到7月15号左右诱发点才发现叶瘟,且发病率也低于1%,且没有扩展到4个处理秧田中。经过目测调查,不同来源空育131在抗叶瘟上性上相近。

2.2不同来源空育131穂颈瘟发生情况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由于气候条件的原因,水稻穂颈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只有到8月10号发现有枝梗瘟出现,通目测调查,吉林空育131有枝梗瘟个数为6株,省所为7株,垦所和三江所都为10株,发病率都远低于1%。

通过本次试验调查发现,由于今年的气候条件不利于稻瘟病的发生,4个不同来源的空育131叶瘟发病率低于1%,穂颈瘟的发病率也低于1%,不同来源的空育131在抗病性方面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差异。在产量和农艺性状上有一定的差异,省所来源空育131,千粒重达到28.1g,产量也最高达到653.0 Kg/667m2,且抽穗期与齐穗期都较其他3个来源131早2天左右,且抽穗时间长。其它3个来源的空育131,农艺性状基本相似,吉林空育131可能是由于保存在种子资源库中,没有经过定向的选择,所以产量最低为558.5 Kg/667m2。

(作者单位:156303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endprint

猜你喜欢
枝梗农艺病斑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氮肥用量对水稻不同穗位与粒位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