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计划”,温暖城市里的异乡人

2017-09-21 15:45张慧娟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9期
关键词:路灯小伙子老虎

张慧娟

在黑暗中亮一盏灯

夜已经深了,厦门沙坡尾的整条巷子一片漆黑,但转角处的22号却一直亮着灯。那是一个有着特殊标志的大门,门口的顶部有一盏老式钨丝灯,发出暖黄的光,门旁边的墙上有一道七色彩虹,上面写着“street lamp”(路灯),在另一侧的墙上写着:365天不关门、不关灯,免费的共享空间。

走进屋里,摆放着木质茶桌、落地风扇、一排靠墙的大书架,还有旧桌子改造成的洗手台,屋内的摆设既温暖又雅致。有人在喝茶聊天,有人在看书,还有人在静静坐着……

这就是最近在网络上越来越火的“路灯计划”—一个免费开放的共享空间,它的发起人叫“河马”,一个留在厦门的河南人。被问起做这些的初衷,“河马”含蓄地说,他希望能有一个空间,可以在黑夜里给人光明,可以让人和人走得更近,可以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温暖、更信任、更美好。

“河马”的真名叫邵冬强,曾在部队里服役16年。说起“路灯计划”的设想,还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3年,邵冬强从部队转业,当战友们忙着打包回乡的时候,深深爱着厦门这座城市的邵冬强却决定留下来,这里有他的青春和太多回忆,还有他喜爱的石街红巷。转业后,经常有朋友和战友来找邵冬强玩儿,由于自己租的房子太小,他就用刚发到手的退伍金,在沙坡尾租下一个古厝小院。之后,他开始走街串巷,把那些被丢弃在路边的废弃家具捡回来,一点点动手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小屋被他捯饬得越来越有生活气息。邵冬强给小屋起了个名字叫“巢”,他和朋友在那里畅所欲言、给予彼此温暖,度过了美好的时光。邵冬强喜欢人和人之间亲密、信任、温暖的连接感,十几年的部队生活,让他习惯了集体生活,也习惯了人和人之间没有隔阂的感情。

邵冬强给每个到“巢”来玩儿的朋友,都发了一把钥匙,甚至朋友带来的朋友他也会给,他希望那里可以成为朋友之间无拘无束交流沟通的地方。慢慢地,到“巢”来的朋友越来越多,邵冬强最后竟然发出去几百把钥匙。为了方便朋友们随时来,有一段时间,他托邻居白天开门、晚上锁门。到最后,他干脆不锁门了,完全对外开放,陌生人也可以进来歇脚、聊天、泡茶、煮咖啡。他还在门外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你来或不来,主人不一定在;主人在或不在,你都可以来。”有一段时间,邵冬强发现,常常有陌生朋友在“巢”歇脚之后,会悄悄在茶具下面放一些钱。考虑再三,他在门口放了一个木头箱子,上面写着“助巢箱”,客人放钱或者不放、放多放少,完全凭自愿。

后來,人越来越多。邵冬强每次去,楼上楼下都坐满了人,他从来没有向客人亮明过身份,只是在欣慰自己提供了这样一个让人歇脚的地方的同时,也悄悄感慨:“自己又没地儿了。”没过多久,邵冬强又租了一个房子,起名叫“理想家的家”,那是向一群有理想的人开放的家,都是邵冬强熟悉的朋友。为了省下装修的钱,邵冬强租住在铁皮屋里,大热天,铁皮屋里热得像蒸锅,但邵冬强没有装空调,只有一台呼呼转着的电风扇。

2016年的中秋节,一场台风登陆厦门,整座城市几乎陷入黑暗之中。邵冬强正守在“理想家的家”时,有一对母女敲开了他的门,母女俩说自己租住的铁皮屋已经摇摇晃晃,而且开始不断进水,想在邵冬强这里借宿一晚。邵冬强赶忙把母女俩请进了屋,将她们安置好。那一夜,邵冬强几乎彻夜未眠,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看着无边无尽的黑暗,想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无助,又想到窗外一片漆黑中,如果能有一个亮灯的地方,将会给路人带来多少温暖和勇气。

邵冬强突然生出一个念头,他决定设计一个24小时都亮着灯的免费共享空间,一个温暖和光明24小时不间断的空间,可以让路人在里面歇脚,可以让人们在里面彼此交流沟通……

邵冬强立刻行动起来,他和朋友一起找地方、做规划,亲自动手垒起一砖一瓦,硬是把一间没有屋顶、垃圾环绕、快要倒塌的旧厂房,改造成了一个温馨雅致的共享空间。邵冬强笑称,自己已经从一个空间改造的门外汉变成了“内行”。

他们给这个空间起了个名字叫“路灯计划”,还设计了logo,黄色三角形是路灯投射下来的光,彩虹代表着希望,彩虹中有一道黑色,代表生活中的苦难,黑色区域上面用英文写着“street lamp”,因为黑暗,所以需要路灯指引方向。

邵冬强说,自己最初并没有共享空间的概念,“巢”最初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理想家的家”是为了满足一群人的需求,但“路灯计划”却是为了让更多人共享。

这里有故事,悄悄发生

2017年阴历小年那天,“路灯计划”启动。邵冬强和几个朋友准备了一大盆饺子馅和200多个春卷,想和客人们一起吃饺子和春卷。有不少人在门外探头,他们便热情招呼对方进来,让他们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里。陌生人开始陆陆续续走进来,人越来越多。有一个小姑娘,看到屋里有这么多人,有的在包饺子,有的在吃饺子,她一脚踏进门,冲屋里喊:“服务员,拿菜单来!”大家一听,先是愣住了,随即都哈哈大笑,他们一边向小姑娘介绍情况,一边邀请她一起包饺子。不到两个小时,一大盆饺子和200多个春卷就吃得精光。

从那天起,“路灯计划”就正式推出,24小时不关门不关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沙坡尾的尽头,总有一处一直亮灯的地方,远远看去,让人感到温暖又充满希望。

有一天,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那一晚,他没有走,留宿了一夜。第二天,邵冬强得知后,找到小伙子,跟他聊起来。小伙子是来厦门找工作的,工作没有找到,却把钱包丢了,走投无路的他听说这里有一个免费共享空间,便借宿了一晚上。小伙子说的时候,一脸的无奈和羞愧,邵冬强知道他是真的遇到困难了,决定帮一帮这个出门闯荡的年轻人。邵冬强腾出自己的住处,让小伙子先住在那里,接着又帮他找了一份工作。看着眼前这位大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小伙子说不出的感动。在邵冬强的帮助下,小伙子开始在厦门立足,靠自己的勤奋努力生活。在“路灯计划”的那一夜,成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夜,如果没有那个黑夜里亮灯的地方,那一夜,小伙子会在哪儿,第二天他又会在哪儿?谁也不知道。endprint

老虎哥算是共享空间的常客,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想去看看这个地方的魅力在哪儿。他是带着未知和局促走进去的,刚进门,一个中年女性便招呼他:“来喝茶吗?”老虎哥点点头,坐了下来,但非常拘谨,那样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让他还不太适应,有些无所适从。“很多时候,我们更习惯进到商场或者餐厅时,有服务员在那里,这是作为顾客的心态;但共享空间不是,那里没有服务员、没有主人,很多人刚去的时候,也许会不适应。”

老虎哥最初以为邀自己喝茶的大姐是“路灯计划”的常客,或者是在那里做空间维护的,但聊着聊着才知道,她也是第一次来,这让他大吃一惊。他开始意识到,在共享空间里,人人都可以是主人,人人也都可以是朋友。

“很多时候,你看到一群人在喝茶,以为他们是一起来的朋友,可一问才发现,他们也是刚刚认识,可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却是那么融洽又自然。”

第3次去的时候,老虎哥就开始尝试做主人了。他发现,其实大部分人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希望有人能主动跟自己说话的;他也非常感谢第一天去的时候,就遇到了那个主动打招呼的大姐。

一次,老虎哥去共享空间小坐。进去后,他并没有主动招呼别人,一个男子便来招呼他喝茶,老虎哥就顺势坐了下来。男子叫青冬,一边给老虎哥倒茶,一边跟他聊了起来。看对方这样热情,老虎哥以为他是一个热情又健谈的人,可后来青冬告诉老虎哥,自己有交流障碍,他来这个共享空间,就是想锻炼自己跟别人主动交往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交流障碍。

青冬没有选择逃避,反而刻意来寻找锻炼和磨练自己的机会,这让老虎哥很欣赏。但青冬说,他以前不是没有逃避过,他曾为了逃避跟人交往跑去丽江。在那里,他遇到过一些像自己一样的人,他看到他们身上的执拗、迷茫、自我蒙蔽,开始慢慢意识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他应该试着让自己学会面对,而不是逃避。

“路灯计划”开放之后,青冬经常来这里,尝试主动跟人打招呼,虽然刚开始改变也非常艰难,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他发现,在这个地方,他的主动常常换来的是感激和善意,而不是冷漠,这让青冬更愿意敞开自己了。

“虽然共享空间里都是陌生人,可也许正是这样,才更容易让一些人敞开自己,慢慢找到自己的内心,找回想要的自己。虽然‘路灯计划只是打造了一个物理空间,但它也代表着一个人心的空间。”老虎哥说。

這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人们向善又温暖

老虎哥在共享空间待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找到了他最初不解的答案:这个共享空间的魅力在哪儿?那就是打破了人和人之间的隔膜和戒备。“当你被一个人、一个环境所信任的时候,心态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共享空间刚开放的时候,有人担心没有人管理,会不会丢东西?但邵冬强坚持信任在那里的每一个人,“以前信任只存在于熟悉的人之间,而‘路灯计划就是要让陌生人之间也有信任。”邵冬强很少去共享空间,也很少刻意干涉在那里的每一个人,“那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

也许正是这份信任,让共享空间在一种无形的秩序中井井有条地开放,就像一个宽容温暖的怀抱,拥抱着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共享空间里的东西不仅一件都没有少,反而越来越多了。经常去那里同时也帮助维护的许靖波说,“是河马的胸怀,让那里变成了一个让人放松、舒适又有爱的地方。很多享用免费空间的人,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在默默奉献着。”

屋里时不时就多出来一些东西,有书、有本、有茶点、有新茶叶新茶具,有人经常买来鲜花,摆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还有人会买来手机充电线放在那里。邵冬强说,每次看到这些多出来的东西,他都会莫名地感动。

一位姓刘的大姐,成为共享空间的常客之后,就开始主动来做日常维护。她原本打算搬到一个房租比较便宜的地方,但后来,大姐留在了附近,就是为了方便经常能维护共享空间。

张小果也是共享空间的常客,用她的话说,“这个共享空间里有着一种悄无声息的‘路灯文化,那就是信任和爱。”张小果没事就会溜达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一次,张小果看到邵冬强正在费力地清理水泥窗户上的土,她去买了一些多肉植物,种在了水泥窗户上。那之后,邵冬强再也不用费力清理土了。

“在这里,你不用担心会丢东西,甚至你落了东西,还会有人悄悄帮你保存好。”张小果说的不假,一次,有人把相机落在了共享空间,一个女孩看到后把它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还留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如果您是这个袋子的主人,里面的东西我帮您收好了,请和我联系,我交还给您。”卡片上还留了女孩的电话。女孩还微信告诉了邵冬强。最后,相机被主人领走了。

有几位在共享空间附近美食城施工的农民工大哥,偶尔到共享空间里休息。不久前,这几位大哥看到门前的地面被其他单位施工时砸坏,就跟邵冬强说,他们也想奉献自己的爱心,想帮着把地面修补一下。“我们也想奉献爱心”那句话把邵冬强感动了,但他知道几位大哥都很忙,就没太往心里去。没想到的是,几位大哥真的抽空修补了被砸坏的地面。邵冬强去的时候,几位大哥已经走了,只有地面上新修补的痕迹说明他们曾经来过,邵冬强在新修补的地面附近走了好几圈,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这是一个涌动着温暖和爱的地方。很多人被这里的氛围打动,一本又一本的留言册被写得满满的。有人在留言册上说:如果我所在的城市也有这样一个共享空间该多好。

有人说,邵冬强是在做公益,但他却说,什么是公益他不懂,他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们在一起愉快地沟通交流,可以让人和人之间有更多的信任和温暖,他就很开心了。

如今,在很多人都“关起门来过日子”,在对门都不认识的都市里,有人说“路灯计划”是一个“乌托邦”,然而,邵冬强却把乌托邦变成了现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灯小伙子老虎
灯泡先生
老虎喜欢吃什么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反击
老虎不在家
聪明的小伙子
傍晚,路灯为什么能自动亮起来?
老虎变成猫
漫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