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画面语言独显电视新闻特色

2017-09-21 09:39李一王竹林
记者摇篮 2017年9期
关键词:景别电视新闻语言

李一 王竹林

【摘 要】电视新闻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以画面语言来再现新闻主题和表达记者的思维,具有形象的直观生动性。本文从合理组织画面语言表现主题、学会让手中的镜头成为观众的眼睛以及用画面传递情感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电视记者应该怎样借助画面语言来展现新闻事实,发挥电视视听结合、声像兼备的特色,让新闻事件产生更强烈的视觉效果,使新闻作品更丰满,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画面语言 形象直观 表现主题 拍摄编排 运动镜头 景别 背景 色调 传递情感 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以画面语言来再现新闻主题和表达记者的思维,具有形象的直观生动性。它除了真实、完整、全方位纪录事实的特性外,也以其自身的技术特性,即拍摄者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加工改造、重新组织画面结构,从而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

一名电视记者只有学会借助画面语言来展现新闻事实,让文字与画面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电视视听结合、声像兼备的特色,反之忽视了视觉语言的运用,忽视画面语言对新闻作品的重要作用,甚至新闻画面与文字相互游离,结果往往是使电视传播变成带画面的图解,就不可能完整展示新闻事件的原有的生命力。

一、合理组织画面语言表现主题

所谓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是指利用视觉形象来传播新闻信息时,所运用的画面造型和蒙太奇手段,其中包括线条、光线、构图、质感、虚实、景别等要素,是一种不同于语言文字的视觉符号表意系统。

电视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画面语言,一条电视新闻播出的效果如何,除了本身的新闻点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画面拍摄质量的好坏与角度的选择。在观众眼中,画面中的形象比画外的解说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在电视新闻创作过程中,如果拍摄的画面平淡、僵硬、无新意,在编排中又不注重剪接技巧,那么即使文字多生动传神,也不能算作是一篇好的电视新闻。很多记者不注重画面的表现力,认为新闻只要交代五要素,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构成一条新闻,恰恰忽视了电视新闻画面语言彰显的形象生动性,因而不能做到很好地表现和突出主题。

要拍摄出好的作品,就要捕捉、设计相应的画面为主题服务,以这篇报道《他们依然坚守岗位——走近严寒天气下的一线工作者》为例:解说词:受寒潮影响,我市今天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冷的时刻。面对零下十度的考验,环卫工人、供电工人、快递员工、交警等一线工作者们长时间忍受刺骨的寒意,不畏严寒、不辞辛苦,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他们凭借着坚强的毅力、超常的忍耐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为寒冬中城市带来“温暖”。

记者相应的画面的编排是这样的:1.远景:朦胧的路灯下结冰的路面。2.近景: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场景。3.特写:环卫工们被吹得红肿的脸。4.特写:除雪锹铲在冰小滑路面溅起的小冰碴。5.拉开全景:羽绒服、帽子、围巾、口罩缓步行走的人群。6.中景:指挥交通的交警。7.特写:交警口罩上结霜的眉毛、睫毛。人们呼出的哈气。8.悬在屋檐下的冰溜。9.中景:身着厚棉服骑行的快递工人等等。

即使没有解说词,观众依然可以从画面中感觉到冬季严寒及在严寒坚守下的辛苦。这些画面注重细节的表达,紧紧围绕主题服务。

所以说,创作者对画面语言的成功调动,可以极大地加重报道分量,新闻的感染力也会增强。记者要学会用画面视觉语言再现和升华社会现实,用逻辑的力量去征服观众,令观众信服。

二、让镜头成为观众的眼睛

电视新闻画面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运动性。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要吸引观众能看下去,这就要求记者要学会让手中的镜头成为观众的眼睛,拍摄观众想看的东西、感兴趣的画面。而如何才能提供大量丰富而有用的信息呢?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合理运用更能展现拍摄者主观意图的运动镜头来展现。

运动镜头可以表现多层次空间,模拟视线,造成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按其运动方式的不同运动镜头可以分为推、拉、摇、移、升、降等六种基本类型。运动镜头在不中断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它不仅增强了画面动感,扩大了镜头视野,也影响着相应的速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性色彩,可以说有很强的表现力。

比如,拍摄一段横向移动的镜头,可以模仿人们坐在船上观察河两岸景物时候的视觉感受;推镜头,可以突出主体,起到强调作用;摇镜头则可以充分展示空间变化,利用起幅落幅的时间差创造悬念,能够表现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左顾右盼的心理活动等等。

我们拍摄过一条新闻《老把式遇到新问题》,主要展现的是父子两代农民采用新老两种品种收成不同,进而说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其中,用了一組摇镜头展现两个地块不同的景象,形成对比关系,更好地烘托了主题。

央视记者曾采访一个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由于漏了风声,老板、工人都躲出去了,正这时,记者遇到一个头上还有棉花的女工,记者问她,她说:“玩儿来了。” 这时,记者没有当面揭穿她,摄像的镜头巧妙地推到她头上的棉花,观众可以从画面中清楚知道她在说谎。这就是用镜头说了话,表达了不用语言表达的信息。

每一种运动镜头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熟练地掌握它、运用它可以在框架的束缚中强化画面的引导作用,让观众明显地感受到创作者的思维方式,理解画面语言的深层次内涵。在实际拍摄中,每个运动镜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形成综合性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的各个类型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只有善于运用,才会增强新闻报道的视觉效果,使报道更真实更生动。

三、用画面传递情感

与绘画和图片摄影作品可以孤立性地存在不同,电视新闻画面连续组接进行叙述,即使一条简单的消息新闻也通常都是通过数个镜头的叠加来叙事,并通过一组画面的组接后形成连续性和整体性。不同的画面刺激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明快的暖色调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阴暗的冷色调会让人压抑、悲伤。 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纷繁复杂,色彩杂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主体思想、客观事实、景别变化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片子的总体基调,有意识地选择相关色调来为主题服务。

比如,我台曾播出一条《铭记党恩不忘初心》的新闻,反映全市各革命教育基地党员干部纪念活动。画面是:蓝天白云、苍松翠柏、一组组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宣誓,以红色为主的暖色调,充满了热情、希望、勇敢的革命的激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同时,用好景别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如大景别要表现环境、全貌,而要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则用中近特等小的景别。以特写镜头为例,特写多用来表现事物的细小部分,有强调和突出的意味, 特写镜头会让人产生一种紧张的期待心理,也自然会吸引观众去探索拍摄者的用意,激发观众的联想。比如一双粗糙的手部特写,会让观众联想手的主人身份和他经历过的故事,对观众的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一个电视节目少不了各种类型的景别,每个景别也不是孤立的,摄像者可以在运动中变换景别,如从特写中拉出中景、全景甚至远景。它们在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各自的魅力。

在拍摄画面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背景的选择。在采访中,人们往往把被采访者安排在与主题关系紧密的背景之中,好的背景有陪衬烘托作用,这就是背景服务主体的意识。如具有宏伟壮阔大场面的新闻事件,可用短焦距镜头适当靠近被采访者,突出展现现场感。相反,则采用长焦距镜头缩小背景空间,突出主体。

背景选择不好或者流于随意,往往影响一条好的新闻报道。比如,前一段本台记者采访连日干旱,气象部门人工增雨作业的新闻。记者在人工增雨现场进行出镜报道,本意是突出人工增雨作业对干旱缓解,但拍摄的出镜记者身后恰好是一座小土地庙,无意中成为迷信对科学的反讽,令整个新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审片时,一条好新闻因为背景不妥被拿下。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记者要多动脑,在关注主体的同时,兼顾背景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

影响画面语言表达的因素很多,但任何一个画面的形式构成不同,都会表达不同的含义。有时不同组合也会使同一画面产生截然相反的意义,所以要学会选择独特的角度、拍摄恰当的画出、采用贴切的手法、进行合理的编排,让新闻事件产生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使新闻作品更丰满,更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使宣传目的更加明确。

(作者单位:葫芦岛广播电视台)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别电视新闻语言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动画艺术创作中视听语言应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