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娟娟
三度体验,一生结缘
——我在春晖路上成长
文︳李娟娟
我在小学教育岗位上已经度过了20多个春秋。近年来,感恩于春晖,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得以升华,教育科研和教育效果得到了领导、专家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肯定。是春晖给我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与春晖的故事要从五年前说起。
第一次零距离了解春晖是在2012年的秋天。那一年,我偶然有机会在“春晖援教”发起人李统兴博士的带领下前往常德市汉寿县义务送课。
同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学,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无疑是对乡村教师最好的培训。活动后,我们与当地教师互动,他们无比兴奋的话语,证明了这种培训模式和方法获得了他们的认同。这也让我深深感到,要想在教育教学上不断进步,必须多向佼佼者学习和交流。
从那以后,每每看到有趣的教育现象,我都会思考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每每见到有意思的教学设计,我都会想想该如何落实到我的教学实践。
2013年7月,那是春晖学院成立的第二年,我有幸以讲师的身份到春晖学院义务讲课。李统兴博士在援教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读书少、动笔少,他便策划、发起了一个免费的、高规格的暑期封闭式培训项目,目的是让学员体验重回大学时代的感觉,培养老师读书、思考、研习的习惯,唤醒老师的教育激情。培训内容包括白天听课、研课,晚上写反思,晨诵《论语》等。
春晖的活力和激情感染着我。我在心里想:只要春晖需要我,我一定尽全力去支持。
后来,我始终关注着春晖的动态。我发现,春晖学院已然在全国教育界声名鹊起,各路名师如李镇西、吴正宪、王崧舟、孙明霞、贲友林、武凤霞、虞大明等纷纷前来义务送教。他们的教诲再一次提升了我的境界,让我更加坚定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教育者。我庆幸,春晖再一次给了我接近她的机会。
今年7月,我第三次走进春晖,真正融入到了春晖这个大家庭——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成为春晖五班的班主任。虽然我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但做春晖的班主任还是第一次。看着那些老志愿者胸有成竹、气定神闲的样子,我慢慢梳理着自己的思路:向老志愿者取经,思考如何做出我的班级特色。
春晖的学员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他们往往身兼多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名师专家会给他们的学科教学和专业成长提供最好的引领,而我这个“老班”首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服务,让他们安心学习;然后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敞开心扉,拥抱春晖,并将这种积极的心态传递给他们的学生;还可以将我多年的经验融入班级管理,让他们感同身受,有所启发。
春晖历届的分班开班仪式都是通过“破冰活动”促进学员相互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我和助理班主任在学习了老志愿者的经验后,确定了我们的“破冰”程序:先让学员围成两个同心圆,用旋转的方式相互了解;然后用报数游戏将学员随机分成六个小组,分组取队名、想口号、出海报;随后,将班级要完成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去落实。
各小组群策群力,每天都有惊喜呈现。结业前的那天晚自习,我给学员们做了《如何做一个“懒”班主任》的交流讲座,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小组来简化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感同身受,效果甚好。
春晖学习期间,还有一次说课、研课活动,学员们报名非常踊跃,表现也异常精彩:主持人妙语连珠;说课学员准备充分;评课学员争先恐后;统分、计时员认真负责……
活动中,一名学员借评课的机会郑重地对我说:“麻烦您替我向春晖转达我们的愿望,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平台锻炼自己,太需要这样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了,希望春晖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活动后,主持人给我留言:感谢您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没有任何主持经验,可您依然相信我。我相信有了第一次的尝试,今后的第二次、第三次一定会更棒的。谢谢您圆了我一个儿时的主持梦。
学员们敞开心扉,和我分享工作中的幸福与快乐,交流工作中的失误与困惑,向我请教做一个智慧型老师的方法与策略……他们用最好的心态拥抱春晖,用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与学习,我也在紧张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余,安安心心地做了七天学员——早上6:50,和学员们一起开始晨读《论语》;白天,和学员们一起用心听课、研课;晚上,和学员们一起回顾大师们的课堂和讲座,认真撰写听课心得。
春晖七天,充实而美好。在为学员做好服务的同时,我也充分汲取营养。春晖的熏陶,增强了一个普通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愿以绵薄之力给予乡村教师支持与帮助。我深知,有这样的理想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平和能力,必须不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这又给我的教育生涯注入了新动力。
春晖,她就像明灯,照亮教育人的前程。很庆幸,我成了春晖一份子,我愿永远和她在一起。
(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