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洁
建设最优的“校长成长共同体”
文︳龙洁
株洲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四名两基地”主持人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株洲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者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我们通过聆听报告、考察、与专家名师互动等方式,从不同侧面感受北京基础教育的前沿性,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尤其是我作为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在深入了解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后,被深深震撼了。震撼之余,我也一直在反思:北京名校长工作室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他们的方法和模式,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哪些方法和经验?
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校长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由主持人、核心成员、学员和导师四类人员组成,并由主持人和导师共同领衔校长研修和培养平台。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发现入室校长学习研训的状态参差不齐,尤其是“学员”校长,他们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研究意识较差,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研训而研训,为了任务而任务,成长较为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是未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入室校长都是研究者,他们一改过去把受训者称之为“学员”的习惯,改成了“研究员”,并对他们的课题研究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和保障。起初乍一听,好像也没有什么创新之处,给我的感觉就只是称呼发生了改变。但仔细一琢磨,这绝不是一个称呼上的变化,而是一种理念上的变化。由“学员”到“研究员”,校长就会由“受训者”转变为“研究者”,由工作室的“客体”转变为工作室的“主体”,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而理念上的变化,就会带来行为方式上的变化。当校长们以主人的身份进入工作室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自主地选择主题开展研究,或借助工作室导师和团队的力量开展研究,这样校长们就会由被动学习、研究逐步走上主动学习、研究之路。最终,这种行为方式的变化就会直接给我们的学习培训带来质的改变:学习培训效果不断优化,北京一大批名校长就这样迅速成长起来。
针对目前我们工作室校长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的现状,我认为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的这种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和借鉴。“校长的主体性是名校长工作室的首要特征和工作原则。”我们要准确定位好入室校长的身份,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同时辅以政策上的支持和专业上的指导,并通过工作室考核评价机制等外力推动,充分发挥校长学习研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校长真正成为工作室的主人。
另外,北京名校长工作室实行的“双导师制”和“三导师制”,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由北京的教育家型校长和北京教育学院的教授共同担任。第二、三期名校长工作室实行“三导师制”,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增加一位学术导师。这样的机制,不仅有利于校长们获得理论和实践维度的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同时,也是校长们深入学习研究、确保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校长主体性的发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品德修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可以说,校长的专业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受到了教育界和校长本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而名校长工作室正是为校长专业化发展搭建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
目前,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到底怎样呢?今年年初,我对工作室校长作过一次简单访谈。在被访谈的11位校长中,所有校长都表示工作非常忙,其中有5位校长表示忙得几乎没有时间静下来学习和思考,占到访谈总人数的45%。当谈及“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你一般是如何解决的”这一话题时,靠工作实践、凭工作经验的有6人,超出了50%,而在剩下的校长中,当问及他们是如何深入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大多数人也说不出什么套路来,基本上还是凭经验。从以上结果来看,大多数校长成天忙于学校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无时间学习和提升;工作中,多是凭直觉、凭经验办事,理性思考少,工作随意性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不强。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势必会严重影响和阻碍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瓶颈。
显然,校长的这种工作状态亟待改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教授指出,校长的工作方式是由校长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而目前校长最欠缺的就是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其本质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因此,改善校长的思维方式是当务之急。而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研究是改善校长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此观点在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验证。北京名校长工作室注重加强对重要教育问题的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让校长们在此过程中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较好地提升了校长的思维高度和思维品质,积极改善了校长的思维方式,帮助校长走出发展高原期,有力地促进了名校长的专业成长。
专家观点和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的实践经验为校长的专业发展指引了方向。作为一校之长,我们应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逐步改进凭经验、拍脑袋办事的不良习惯,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学会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训练思维品质,以改善校长的思维方式,推动校长的工作方式转型,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在多年的校长教育管理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认为校长要形成以下“四种意识”。
一是要有问题意识。我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同样适应学校管理。校长发现并提出管理中的问题也非常重要,这是研究的第一步。校长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能激发校长强烈的学习、探究和创造的欲望。因此。校长要在管理实践中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要在事无巨细中敏锐地把握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有研究意识。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校中现实的问题,把对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校长要将理论直接运用到办学实践中,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设想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归纳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逐步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反复循环、螺旋式提高和发展的过程,积极提升校长自身的研究能力。
三是要有反思意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因问题的复杂性,校长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一个方法或对策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即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它也很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校长持之以恒、螺旋上升式的研究。在这种持续、螺旋式的研究中,校长需要具备一个重要的品质,那就是反思。校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而提升反思能力,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坚持“写”,写反思、写论文,在写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写应该成为校长的一种习惯。通过写,逐渐提升校长的理论思维水平;通过写,逐渐提升校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工作方式。
四是要有学习意识。学习,对于忙碌的校长来说,是一种功夫,是一种重要素养;学习,更应成为校长的一门必修课,成为校长的一种习惯。校长因日常工作繁杂,缺乏对研究问题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教育理论相对匮乏,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校长要静下心来,围绕着热点问题或难点问题,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主题的书籍和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构建系统的知识和理念体系。同时,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逐步形成系统思维,为深入探索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维基础。
名校长工作室是校长团队共同研究的平台,是校长群体资源共享、智慧共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名校长工作室不仅仅要促进校长个体的发展,更要促进校长团队的发展。同时在发展校长团队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名校长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真正实现区域教育的联动、均衡、优质发展,这也是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的终极目标。
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北京名校长工作室在培育名校长团队、发挥团队辐射作用、引领和促进北京基础教育全面优质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成效显著。一方面,名校长团队发展态势喜人。在一大批名校长的影响和熏陶下,一批年轻校长和薄弱学校的校长也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名校长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辐射效应凸显。名校长团队在不断研究、获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交流和传播研究成果,让区域内更多的学校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名校长工作室带来的“好处”,以此带动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比如,名校长团队针对学校一校多址的办学实际,研究的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就极具示范性和辐射性,这能让其他的集团化办学学校在学校集团建设、学校组织建设、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学习借鉴,确保他们少走弯路,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教育来说,我们的教育还有较大差距。而在我们本区域内,教育发展也不是那么平衡,县市教育和市区教育有差距,即使是同一个县区,校际间的发展也有差距,尤其是城乡的差距较大。如何有效地缩小这些差距?我认为,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的这种示范辐射效应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校际间在办学软件上的差距,至少能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动薄弱学校向前发展,逐步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促进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认为,名校长工作室就是一个校长摇动、推动和唤醒另一个校长或一群校长,一群校长摇动、推动和唤醒另一群校长,形成责任推动责任、激情激发激情、智慧启迪智慧、思想孕育思想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潜下心来,在借鉴北京名校长工作室经验的基础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适合我们本区域实际的名校长工作室模式,为校长团队的专业成长,为区域教育的全面优质发展,整装待发,再度起航。
(作者单位: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