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之死为什么叫“驾崩”

2017-09-21 00:53
乐活老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汉书天子左传

古代帝王之死为什么叫“驾崩”

在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因而皇帝之“死”等级也是最高的,称为“崩”或“驾崩”。崩,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从山,朋声。《说文》:“崩,山坏也。”“崩”字上面的“山”,表明“崩”是因山体运动而发生的一种变化,本义为“山崩裂倒塌”。由于古代认为帝王的死对于社稷来说就像大山倒塌了一样,所以从周代开始,帝王之“死”就被称为“崩”,如《汉书·高帝纪》:“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后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死也被称为“崩”,如《汉书·外戚传》:“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崩”又称“驾崩”,典出《后汉书·舆服志》中的规定:“天子出,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所谓“大驾”就是古代皇帝的车驾。皇帝出行,仪仗队之规模最大者称为大驾,在法驾、小驾之上。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做过详解:“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故古代皇帝出征被称为御驾亲征,皇帝之死也就成了“驾崩”。明代都穆在其笔记小说《都公谭纂》中曾提到“驾崩”一词:“遂籍群优于教坊,群优耻之,驾崩,遁归于吴 。”清代长篇章回体通俗传奇小说《说唐》第十四回中也出现过这个词:“当文帝驾崩时,并无遗诏。”

“薨”字虽然也是死的代称,但从《礼记》的规定来看,“薨”字是用来称诸侯之死的。《尔雅》称:“薨,死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此后的《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也有记载:“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清代对“薨”字的使用仍有严格规定:凡王、公、侯、伯等世爵之死均称为“薨”。由此可见,皇帝死是决不能说成“薨”的。

据《文史天地》

猜你喜欢
汉书天子左传
英文提要
基于比较视角的《史记》《汉书》语言现象管窥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悬梁刺股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从儒家思想“礼”的角度看曹操奉迎天子及其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