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国宏
侗乡有个“敬老节”
文/钱国宏
“我们从天边而来,运着粮食来到你家,老人吃了我们的粮,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这样的歌声时常在贵州的侗寨飘出,这是侗族同胞在为长者过“家庭敬老节”。
尊老爱老是侗家人的优良传统,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祝愿家中的老人健康平安,晚年幸福!为表达对老人的孝心,在侗寨盛行过“家庭敬老节”的习俗,即家庭成员中有人年至五十岁时,寨中便集体为这名迈入老年门槛的人举行“添粮祝寿”仪式,谓之“家庭敬老节”。因此,在侗族同胞聚居区,经常过这种特殊意义的节日,而且过节的时间不尽相同,按老人的生日而定,五十岁生日那天,即是过节之日。
在侗家人看来,人过五十,属于他们的粮便不多了,为了不使老人们免受饥饿之苦,家里就要为老人额外加一份粮食,让老人吃得饱、身体壮,健健康康地颐养天年,“家庭敬老节”也就应运而生了。过节这天,亲友们都筹集粮食作为寿礼,然后他们抬的抬、扛的扛,从四面八方涌向“寿星”所住的村子。
贺寿的队伍吹吹打打,绕村一周,颇似“游行”,实际是想扩大社会宣传效果——弘扬孝悌之风。然后,贺寿的队伍停在“寿星”的家门前,放下粮担,以走村卖粮的小贩口吻问主人:“我们是卖粮队,从天脚云脚运粮来,孩子吃了我们的粮,会长得又高又胖;老人吃了我们的粮,会健康长命!”这时,院中的老者会热情地打开大门,高兴地同贺寿的队伍谈“生意”:“太巧了,我家正需要粮食,你们的粮,我家全买下啦!”于是,呼啦啦,运粮队将贺礼挑进院中。
“运粮队”中的年长者放下寿礼,当众高唱:“不调高山,不请大河,请你寨头百岁公公,请你寨脚千岁婆婆……请到某姓某人,额头厚厚,肩膀宽宽,糯米,他吃得香,日晒,他觉得暖,上坡,他腿不酸,过河,他脚不软……他翻山越岭挑粮来到某某家,他跨海渡江运粮来到某某屋,他挑来的禾装满禾廊,他运来的黏谷装满仓库。他为某某添粮增寿,他为某某添寿增福!”
一起唱罢,贺寿的人群按辈分顺序给“寿星”各添三把大米或三穗糯禾,放在布口袋中。接着,运粮队再唱上一段:“从今天起,不用忧愁,好的拿来,坏的送走,做工也顺手,说话也顺口,八十岁能跳过树梢,九十岁能跳过深沟,力气大过野牛,精灵赛过猿猴!”
唱罢,大家相互握手致谢,然后主人家备好酒席,招待前来祝寿的亲友即“运粮队”,感谢他们对老人的一片孝心。
每每有祝寿歌在寨中唱起,乡亲们便循声跑去围观,不独图个热闹,也想从中感受一下扑面而来的孝悌之风,敬老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