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第九中学 张立日
养了一个博客
沙河市第九中学 张立日
时间过得真快,截止到2017年5月18号,我的新浪博客已经有8岁179天的历史了。虽然写作上时写时辍,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日积月累,博文接近900篇,博客点击量接近5.5万次。写博客,让我开启了发表的破冰之旅:有只言片语,也有千字短文,近几年我在省级、国家级教育报刊上发文30多篇了,作为一个草根教师,我受益于博客的可谓多矣!
记得第一次在电脑上写东西,是2008年参加邢台市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与教育同行”的教师征文。当时,我把自己反锁在学校电子备课室里,两手笨拙地敲击着键盘,一直敲了两节课,可是写了1000字还不到。有个同事笑话我:“老哥,您这是‘二指禅’呀!打字,照这速度,什么时候能敲完?”而后他毛遂自荐,剩下的内容,不到半节课就搞掂了。
电子稿件交了上去,那个时候U盘还不是很流行,电子文档就放在电脑的桌面上。同在一个宿舍的郭老师,好心地警戒我:“你的文档,放到桌面上多不安全,弄不好人家就当没有用的垃圾文档给你删除了。你这么喜欢写,在网上建立个博客不好吗?”于是,在他的一步步指导下,我有了网上的第一个精神家园。记得当时博客名字叫“荷戟独彷徨”,取自鲁迅名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实在也没有什么深的含义,大概是当初学校鼓励老师们建博客、写文章,大多数人都只是注册了一下,没怎么写,而我一直在坚持写作,不免孤独寂寞吧。后来人到中年,感愧于岁月流转,青春不再,就截取胡适先生自题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博客随即改名“过河小卒”,一直用到今天。
之后在网上写作就成了我的日课,每每下课后我不回办公室,坐到电子备课室里,面前放着自己的日记本,一写就是一节课。我也曾因此被微机管理员反锁在屋里,也曾因此而耽误了吃饭,也曾因为值班在电子备课室写到深夜,被同事讥笑为“学校四大网虫”之一。
后来因为对写作工具要求的迫切,我狠下心来组装了一台台式电脑,并且还装上了宽带。我的博客写作也走上了快车道,博文数量增至百篇,点击量也由百到千,由千而万。就这样,我的新浪博客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我看着她诞生,呵护着她一天天茁壮成长。
曾有同事跟我开玩笑说:“听说你开了个博客?”我笑笑:“不是开了个博客,我是养了个博客。”的确就是养,它不仅需要自己读书学习,在学养方面为博客输入新活力,还需要经济支出,一年上千元的网费,电费,当然还有自己的时间付出。妻子常常讪笑:“看看你成天写博客有个什么用?”我当即回应,“我不是还挣了几文稿费嘛,交电费该绰绰有余吧。”话虽这样说,但是我知道一个人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算经济账,从而权衡利弊得失的。就像有人没明没夜,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打麻将,就像有人全副装备,开着豪车,拿着豪华鱼竿,搭着工夫在池塘边钓那几尾小鱼。我的写博客亦然,我不看重结果,写着,写着,乐趣就在其中了。
我要继续把我的博客养下去,她是我个人的编年史,也多多少少记录了我所处的时代,我所见到的教育世界,还有我接触过的健在的或已经故去的亲友的众生相。我不是为了追求点击率,更不是为了扬名立万,就像我在自己的QQ空间里写的:“你看与不看,我一直在写;不仅为了炫耀,更是自娱自乐。文字不求垂青史,但求见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