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物学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基本价值是感知生命、认知生命、感知生物学。因此,初中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使达成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又要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方法,建立对生物学的基本了解。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大自然,形成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养成科学的学科精神,为学生未来在个人生活与参与社会活动时奠定良好的素养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课程;核心素养教育价值;生物学
攀枝花市东区深化课程改革的脚步仍在继续前行。当然,攀枝花市南山实验学校也紧跟课改的步伐,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置于课改这一改革的基础地位。学生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关系,是近一段时期内的区属各学校探讨的焦点及热点。梳理初中生物学课程对于发展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观和完成基本任务是需要给以重视的基本问题。
一、 初中生物学科的核心教育价值
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们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和基本素养,是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观等的综合统一表现。初中生物学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基本价值,是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生命价值观和生物学科基本观点,提升科学素养。并将这些对于学科的理解用于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未来的社会角色中。
二、 形成生物学核心概念是认识生命的基础
认识生命主要包括理解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是怎么运转工作、生命为什么会是这样三个问题。根据各类文献可以了解到,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生命的共同物质基础,细胞,植物与动物的各种结构、生理功能、遗传与变异,生长,能量代谢,生殖、发育、物质、生命调控,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环境学等。
三、 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复习
在平时教学中,虽然有很多学习知识点上课后搁置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这些生物知识点之间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根据新授知识的教学具体要求,适当合理的对旧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促进提高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正向迁移,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质疑提问,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冲突碰撞,帮助学生梳理清楚知识之间的有关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知识正向迁移的产生。
四、 体验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
体验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是理解生物学的很好途径,学生在平时学习生物学核心概念时,需要以生物学事实、现象和规律作为依据,需要凭借理性思维方法为途径。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学科实验、科学探究等获得生物学事实、现象和规律的直接经验,同样也可以从教材、教师叙述的学科客观事实、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些经典的案例而得到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素材,经过比较、推理和归纳等方式建立学科概念,通过演绎、类比等方式深化巩固概念的理解。最重要的是结合概念的建构安排合理的学科实验、科学探究等科学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实践,从而在获得科学事实证据、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既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理解并参与到科学探索实践中,又可以理解生物学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
五、 掌握通用学科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大自然的桥梁
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了解生物学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当然更不是学习的终点。生物学属于一门自然科学,是对生命世界的理解认识,属于对自然界认识的一部分。理解生命世界和生物学,对于初中学生理解自然界,达到对自然科学的总体理解也是非常有必要。要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课程时达到对自然和对科学的统一理解,一般需要借助适当合理的媒介来实现。科学通用概念就是其中的一种媒介。科学通用概念是建立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的重要桥梁。
六、 以学科课程学习为载体,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生物学通常研究的对象,一般包括人类自身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它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各层面揭示了生物生命活动规律,这些对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健康和发展,都是必不可缺的。所以,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未来社会公民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学生未来在个人生活与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必要的素养基础。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既学习到知识又可以经历知而识之的具体过程,并且在知而识之的过程中學会认知和合作共处;将自身内化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迁移运用到个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将生态学思想迁移到平时生活中的平等合作、和谐共处;将系统论思想、进化思想迁移到对开放式交流、发展和变化的深刻认同等,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简介:
明莲,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南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