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红
【摘 要】创造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和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在家庭里,通常孩子最初的玩伴是父母、祖父母,他们的责任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抚育环境,并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健康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受益终身。家庭教育者应在学习、游戏、陪伴等方面为孩子提供支持,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性格养成。
【关键词】家庭教养环境;教养行为
一、家庭教养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担负着繁衍和教养后代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和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提出,“早期教养”是指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发展规律并结合个体差异,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将教育和养育结合起来,促进孩子感知觉、动作、语言、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教育学者认为“孩子早期教养”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是支持和促进婴幼儿发展的教养,包括情绪安全和依恋的发展、社交能力的发展、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动作的发展等等。
二、家庭教养的动因
首先,家庭早期教养的质量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发展都十分重要。婴幼儿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思维能力、解決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其次,家庭环境是孩子的主要生活活动环境,家庭教养人主要是父母、祖父母,他们在为孩子提供发育与成长所需的物质、精神、心理条件时,也在传递生活方式;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中,孩子身上会留下长辈的影子。良好的亲子互动能促进孩子早期安全依恋的建立,促进孩子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则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及后期的学业成就。
三、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教养行为
镜头一:一天,4岁的王辉到我家玩,我拿起一块蛋糕给王辉,王辉说:“我妈妈不让吃别人家的东西”。想到别人家的规矩不能破坏,我也不勉强他吃了;可过了一会儿,王辉舔了舔嘴唇说:“阿姨,我想吃”。当他吃了两口时,传来了他妈妈的召唤声,王辉急忙把蛋糕扔回桌子上,拿出纸巾擦了擦嘴巴,然后从容的在门口迎接妈妈。
从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适当控制孩子的欲望是必要的,但从孩子自身来看,学龄前孩子的自控力很差,尤其抗拒食物诱惑的能力更差。孩子往往觉得别人家的东西好吃,成人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往往以食物表示礼貌和友爱,更诱发了孩子“想吃”的欲望。对此,笔者给家长的建议是:孩子想吃就吃,要说谢谢;不想吃,要实话说出来,也要说谢谢。这是教会孩子与人交往的策略和原则。再有也可以教孩子礼尚往来,把食物或玩具给关照过自己的小伙伴,这样既教会了孩子生活的礼节,也教孩子做人的基本道理。
镜头二:开心和小娇因抢玩具,开心抬手打了小娇,并且在小娇脸上“刷”了一道未见血的伤痕。
在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限制,打架必然发生;幼儿在相处过程中好冲动、自控力差、缺乏与同伴合作相处的经验。另外,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孩童间的打架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让孩子在精力宣泄中坚持了自我。解决打架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为了帮助孩子解决同伴冲突;家长应积极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巧,让孩子学会用受人欢迎的方式去影响同伴。
四、培养良好家庭教养的途径
适宜的家庭教养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和重要条件。父母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能力,有利于开发智力;父母容许孩子尝试或做决定,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庭中的评估强调努力、价值成功等经验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家庭教育者应提供怎样的环境以支持和促进孩子发展的需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学习方面:首先,家长要向孩子学习,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正确想法。要接受某些方面以孩子为师的合理性、支持孩子,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养环境。其次,家长要向他人学习,多方面和多渠道的沟通与交流,是积累家教经验的好办法。可以咨询和请教教育专家,获得正确的科学解释与指导;可以主动和孩子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第三,家长要向知识学习,教育是经验和科学的合作,幼儿教育中只有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科学的教育知识。家中必备一种以上幼儿教育的专业杂志,如《幼儿教育》、《娃娃画报》等,这些都是质量高、信息广、指导性强的家教读物。
(2)游戏方面: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家长在家庭中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设备,能使孩子充分运动、舒展身心,在玩中学知识。
(3)陪伴方面:首先,父母应当做到每日陪伴孩子。“每天五分钟”,陪伴的价值会发挥到最大化。其次,家长陪孩子要专心,人在心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应做到不忙家务、不打电话、不刷朋友圈,陪伴的时候家长可以依孩子的爱好,与孩子一起手工、画画、藏猫猫、堆积木等等。第三,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共享私人时光,如一起看书,一起画画等等。
对孩子来说,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家庭比教科书更生动,比苦口婆心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第三版),2010.
[2]张民生.婴幼儿的早期科学教养对终身发展影响重大[J].上海教育研究,2009,(7):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