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运动员需要的心理技能简述

2017-09-20 09:01张小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2期

张小友

摘 要 跳水运动是一项技能主导的表现难美型的运动项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技能,这些心理技能包括:设定有效的目标、丰富的运动表象、善于放松和能量动员、能够保持专注、积极应对压力。

关键词 心理技能 跳水 运动表象 简述

中图分类号:G804.83 文献标识码:A

跳水是一项技能主导的表现难美型的运动项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如协调感、出色的专项技术外,在世界各国跳水选手水平越来越接近的今天,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技能(mental skills)。心理技能指在训练、竞赛中能够保持从心理上激活自己、控制自己的紧张、高度集中等多方面的超常的心理控制能力。

心理技能对运动员最佳运动表现的发挥至关重要,对心理技能训练的众多研究都表明:良好的心理技能可以提高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成绩,85%的研究显示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表现具有积极的作用。跳水运动员一次比赛需要跳5~6轮动作,所有运动员跳完第一轮动作后,才开始跳下一轮动作,在等待跳下一轮动作的比赛间歇如何消除上一轮动作的影响,保持情绪平稳就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技能,善于调节自己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运动员,才可以有效保证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和竞赛中的专注,同时降低竞赛时的焦虑以及提升运动表现,使运动员不仅成为“训练型选手”,更成为“比赛型选手”。

结合心理学理论和跳水运动实际,我们认为跳水运动员需要具备以下重要的心理技能。

1善于设定有效的目标,增强训练和比赛动机

正如诗人所言:“目标就像磁铁,它吸引着我们到达更高更远的地方;它是我们目光的焦点、精神的灯塔、力量的支柱;没有它的推动,我们会永远止步不前”。对于每日争胜的运动员们更是如此,目标能给运动员一个方向和一个进步的标准,好的目标不仅能够提高自信、增强训练动机,进而提高运动表现。

设置合理的目标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专注程度,提高训练努力程度,增强训练动机,提高自信心,并且增强在困难面前的毅力。

运动员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原则:多设置过程目标,少强调结果目标;设置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设置中等难度的目标,让其具有挑战性但不能脱离实际;设置积极的目标;要设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短期目标融入到长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要设置训练目标和比赛目标,将比赛目标和训练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2善于运用运动表象,提高训练质量

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的运动场景、动作形象、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依据表象时所处的视角可区分为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依据表象所依赖的感觉线索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和动觉表象;表象的作用包括认知性作用和动机性作用。在运动实践中,有意识地对运动表象进行训练已成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

通过表象,运动员可以清晰地回忆起之前的运动情景,如跳台跳水运动员回忆起一次优美动作的跑台最后一步蹬台的感觉,他可以在下一次做同样的动作时,有意识地再现这种感觉;与此同时,运动员也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想象出一段新的情景,比如跳水运动员可以将过往的有关技术动作的记忆重新拼凑为一个新的动作。

许多研究表明成功的运动员更常使用运动表象,表象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大脑无法区分表象和真实情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加工表象信息和加工实际情景时是相同的机制。当身体疲劳或出现损伤,无法训练,可以通过表象巩固运动技能;表象可以帮助实现动作的自动化。

表象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也像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一样,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练习。运动员在进行表象训练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形成对表象的正确认识,相信表象的有效性;表象时利用多种感觉;增强自己训练时的感觉意识,当跳水运动员对自己完成一个动作时的位置、移动、打腿的感觉越清楚的时候,事后构建的表象就越清晰、具体;善于使用生动的提示,比如开始一个跳水动作前的“嘟”声;丰富表象的内容,既有对环境的表象,也有对自身反应的表象,如表象自己在奥运会的决赛现场,看台的观众很多,而自己情绪稳定,并对结果充满信心;局部运动,如在陆地做打开模仿时,更容易表象到清晰的完整动作。

3善于放松和能量动员,保持适宜的心理唤醒水平

能量管理即合理控制機体唤醒水平的能力,为了表现出最佳的运动表现,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需要保持适宜的心理唤醒水平。当机体的唤醒水平过高时,需要使用放松的技巧,降低唤醒度水平;反之,当机体的唤醒度不足时,需要使用能量 动员技巧,提高机体的唤醒度。

无论是唤醒不足还是唤醒过度均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当机体唤醒度不足时,运动员并没有做好开始做准备活动的生理准备,使得注意力不集中、自动化动作被破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从而影响竞技表现;而当唤醒过度的时候,第一,会造成运动员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影响技术的协调性,这对于以表现动作“难”和“美”的跳水项目影响更大,第二,过度的紧张会造成运动员注意力不易集中,第三,机体过高的心理唤醒度会破坏已经形成的动作的自动化加工过程,从而导致动作完成失败。

跳水运动员要想在赛场上旗开得胜,就需要具备保持适宜心理唤醒的能力,要想掌握这项能力,就需要运动员熟练掌握放松和能量动员技术,找到自己最佳心理唤醒水平,当唤醒过高时,利用放松技术降低唤醒度,当唤醒不足时利用能量动员技术提高唤醒度。

4能够保持专注,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即具有良好的注意能力,能够屏蔽其他无关干扰,关注并持续关注当下的任务。在描述杰出运动表现的时候,运动员们总是强调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比赛上,丝毫没有外界的干扰,他们可能会说,他们曾是如此地关注于自己的表现以至于无法听到千万人的欢呼,这些就是具有出色注意能力的具体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的相关因素是体育成功的关键。成功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关注手头上的任务,并且报告由无关刺激引起的干扰较少,当他们思维不集中时,他们能以最小的努力快速恢复专注。

运动员可以通过注意力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这项心理技能。一方面,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应该努力去关注与任务相关的线索,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去提示运动员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关键线索,并用这些线索开发一套心理定势,比如在跳水训练中,看目标就是运用了关键线索的提示;另一方面,运动员也需要培养应对干扰的能力,如跳水运动员被观众的欢呼声所干扰,导致动作出现失误。可以通过反复接受干扰刺激来培养运动员的这项能力,如跳水训练的时候模仿比赛的场景(有背景音乐、观众的喝彩声),久而久之,运动员们会将刺激变成习惯并不再受这些刺激的干扰。

5能够合理应对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压力是个人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即外在竞争需求与内在的个人控制感之间的差距。很多技术出色的运动员由于不善于处理压力,而导致情绪长期不稳定,竞技状况出现下滑,最后无奈退役。

压力对运动员的表现具有深远的影响,压力会削弱表现,会摧毁运动员的自信心,并使运动员丧失运动表现中的愉悦感。根据压力产生的三要素,有效的压力管理行为需要增强个人控制感、压力评估以及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个人控制指运动员自我感知自己能控制的资源,即运动员是否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压力评估指运动员对压力所持的认识,应对策略指行之有效的减轻压力的办法。可以通过增强运动员的自我控制感,纠正对压力的错误认知以及普及一些常用的压力应对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压力管理能力。

竞技体育是一项高压力、高应激的运动,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出色的运动技能,在当下各国运动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更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技能,能够发展出良好的心理韧性,这样才能直面训练和比赛中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杨勇涛. 跳水运动专项心理特征探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03):79-81.

[2] 杜丛新,李改,王郁平. 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及应用模式述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4):76-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