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燚
摘 要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重要的题材和画科,具有很高的成就。历史塑造了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哲思,直接影响了山水画的发展,不断演进和推陈出新的艺术风格。山水画的发展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关键词 山水画 历史 文化 绘画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1山水画的历史演进
山水画在绘画历史长河中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前的山水形象,只是作为人物背景和环境而出现在绘画中。到了魏晋时期,画家对强调绘画政治教化功能的思想有所突破,开始借山水画寄托其“山水之好”的手段,使其一出現就显示出不同于其他画科的特殊地位。
2社会历史文化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2.1社会文化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美术在秦汉时期的功用主要强调政治教化功能,直言不讳地为统治阶层的政治教化服务。绘画题材以古圣先贤、祥瑞珍奇、神仙灵异为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分裂,同时也是文化上民族融合的时代,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呈现出战国以来又一次思想自由活跃的局面。文人士大夫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高的追求,绘画题材日益丰富,开始向分科发展。之前仅仅作为背景的山水画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画科。
隋唐两代,建立了统一王朝,国力雄厚、经济繁荣、版图广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家,为文化艺术的繁盛提供了社会和物质基础。在这期间,青绿山水出现,以石靑石绿为主要色相,反映出浓厚的宫廷与贵族审美气息,是山水画早期的表现风格与形态。盛唐之际,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是唐代又一种山水画样式,发展了笔墨意境,山水画的成熟期到来了。
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美术史又一辉煌时期。宋代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美术的发展。统治者对美术的爱好和重视,士大夫文人对书画的欣赏收藏蔚然成风,都促使美术创作向精深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使绘画与大众有了更广泛的联系。五代的山水开始关照自然和生活,创造出了更有个性的深妙意境,以及更真实的自然审美情趣。由于社会的重视,宋代山水画跃居绘画的主要地位,技巧上有很新的创造,名家辈出、风格多样。
元代蒙古族兴起,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炫耀武功、领土扩张的时代,亦是一个政治和思想现实严峻的时代。国破家亡,汉族知识分子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受到深刻地动摇,命运潦倒、民族情结压抑,至使一些士子隐遁山林、寄情书画,自然而然山水画成为重要艺术载体。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变化 “其集中体现在创作主题精神被强化,艺术的教化功能和统一规范被削弱,创作变成了画家们抒情言志、怡情娱性的手段。”山水画在元代成了成就最为突出的绘画。
明代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统治者在文化上控制严密,出现了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宫廷院体绘画。继承古人文人绘画传统的文人山水画也被重视,较为兴盛。
清代是中国历史从古代进入现代的过渡时期。清初上承明代画风,文人画形成主流,信奉摹古或在摹古中寻求变化,丰富了文人山水的表现力。清代中期,西洋画进入,出现中西合璧的新画风。
2.2社会文化对山水画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直接影响着山水画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演变。以髓唐时期为例,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政治隆盛,孕育了绚烂辉煌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现存的唐代青绿山水作品大都是宫廷画家的作品,先以中锋用笔勾出事物的轮廓和结构,然后填染浓重的矿物质颜料,用笔工致、空间悠远,在大青绿基调中,色彩浓郁、影物浩繁、制作精谨。
元朝的谢赫提出绘画“六法”,就是(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美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 其中,“应物象形”、“随美赋彩”是指模仿自然,但在山水画中不是自然主义的直接模仿,而是用颜色表现出形象内部的生命,是借客观对象把内在精神表现出来。青绿山水的绘制与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髓唐时期富丽辉煌的气韵。
宋初太祖赵框胤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后宋太宗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于是经济丰裕的宋代,社会各阶层有了强烈的文化需要,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商人市民对绘画都有自己的需要,使得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明间绘画、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北宋都城汴梁画家云集,名手如林。有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方画派”,善画北方雄壮浑厚的山水。有文人画的典型米芾父子,以“落茄点”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别创一种水墨山水画技法“米点山水”,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元代,由于社会发生急遽变化,蒙古族入据中原和江南,很多汉族知识分子被迫或自愿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更多地寄情于文学艺术。绘画方面,文人寄情于山水,文人画大兴。在画法上不追求真实,以自由的表现形式抒发主观情绪意兴。这就“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三分鼎足,各擅胜场”。 历史塑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社会环境与文化哲思又影响了山水画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也形成了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山水画如同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条支流,流连期间仿佛在浏览一座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画廊。它又象一面镜子,折射着中国历史文化古往今来的悲欢与离合,辉煌与沉浮。
参考文献
[1] 王林旭.中国美术史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