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晓明
摘 要 广东省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由于其地临海,自古以来就蕴含着丰富的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风景名胜。如人龙舞、雷剧、飘色、广州湾、寸金桥、三元塔等。本文主要从湛江市徐闻县最具代表的人文自然景观大汉三墩、登云塔去窥见它独特的海洋文化艺术。
关键词 徐闻 大汉三墩 登云塔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徐闻县地处湛江市的最南端。从汉代起就是的中国海上对外交流的重要据点。这里迄今被发现的遗迹无一不见证着徐闻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大汉三墩位于湛江市徐闻县南山镇,这里曾是徐闻旧县治和合浦郡治的所在地。据古志记载,徐闻城,汉元鼎初年(公元前111年)建在海边的讨网村,前临大海,面对有三个小墩,故称大汉三墩,可见其名称由来已早。三墩是古代讨网港的天然屏障,雅号:瀛岛联璧。三墩成环状相连,就像三块玉璧,悬浮在蓝天与碧海之间。天气晴朗时,光彩照人。夜晚月光初现时,闪放着光华。电闪雷鸣,天阴雨湿,三墩更像玉璧一样生辉。所以古代又称瀛岛或小蓬莱。岛上密林、青藤、古树、老井、乌龟石、莲花石、牡蛎滩等等,成为大汉三墩美丽迷人的景观。
这三个小墩的形成也赋予美丽的传说据当地村民说。在很久以前,中原地区有三姐妹长得如花似玉,当时为了逃避朝廷招她们进皇宫为宫女,被迫无奈,历尽千辛万苦南下来到讨网港,隐姓埋名潜居下来。但最后还是摆脱不了朝廷官兵的搜查,只好跳进海里。几天之后,就在三姐妹分别跳下海的地方突然有三个小墩露出海面,即现称的“三墩”。
大汉三墩的头墩又称万年泉岛。这里有一口常年不枯的古泉井,被当地村民称为万年泉。泉水潺潺流淌了两千多年从不枯竭,传闻这口“古泉井”为海上三仙女的心泉,泉水清明透彻,甘醇可口,人们在岛上耕作,打蚝捕鱼,累了尝一口泉水、饿了煲一锅海鲜。天晴日丽,有缘年轻人可在泉面发现美女倩影。由于这里的自然风景优美,因此也成为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徐闻采访创作基地。
二墩又称神龟岛。在这个岛上,千万年来,由于火山玄武岩受海水浸泡冷却凝固而产生龟裂构造现象,经海水日长月久冲刷,生成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乌龟石,当地人称为神龟石。观看乌龟石后,再转到西边海岸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着一个奇特的天然玄武岩画廊地质景观。在千百年来海浪的冲刷和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作用下,玄武岩石面上留下了奇形怪状的各种图案,有的像石狗,有的像脸谱,有的像海豹群。在二墩,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神龟石、天然玄武岩画廊地质景观,还可以观看四十米高的现代灯塔,聆听海涛……
在游船上,远远瞭望三墩就像看到了“鸟巢”,当地群众称三墩才是真正的鸟巢,每年秋冬季节,候鸟都迁徙到这里过冬,这里成为了候鸟的天堂。三墩,又称莲花岛。在该墩的南侧,有着一大片由一块块形似莲花的万年风化石组成的莲花石滩,它们有的似盛开的莲花,有的象含苞欲放的蓓蕾,形状各异、奇特美观、惟妙惟肖,缠绵连接约几千平方米。
在莲花滩的西侧,还连接着一处更为壮观的景象——千万块长满青蚝的万年古石一块靠着一块,一块连着一块躺在洁白的沙滩上,凸在潮水之上,形成一个个美丽的“牡蛎花”。这一神奇的自然景观,被来岛观赏的文化人称为牡蛎花滩。大汉三墩万年莲花牡蛎石滩被发现后,立即引起国内媒体的极度关注,新华社图文并茂向国内外播发了通稿,并被海内外2000多家媒体广泛采用,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所有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无不称赞:这个莲花牡蛎滩真是天下奇观!
三墩,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两千多年前,这里曾泊满了大汉的帆船,浩大的船队满载丝绸、茶叶和陶瓷器皿从这里出发,劈波斩浪,远征重洋,在史书里留下了辉煌一页。
登云塔是"徐闻八景"之一,雅称"雁塔嘲风",也是徐闻古代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徐闻县志》记载,登云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当时任徐闻知县的赵一鹤定基,中间历时8年到了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由时任知县应世虞竣工落成。对于这座“登云塔”得名由来,当地文化界历来的说法均众口一词,一般解释为“文笔”,表达了徐闻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又因为它属于风水塔,故当地人又将之称为“风塔”,意在荫护士子青云直上,高中科甲。塔身为八角梭合形,高为36.41米,共分为七层,每层都有内层,体积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在塔的內室,由石阶组成的阶梯设在夹墙中间,贴着内室盘旋而上,从塔底部算起,一共要攀上190级石阶才能到达塔顶。“顺丁结构是它的建筑特色之一”。当地文化局有关人员介绍,整个塔的主体部分由石砖泥沙构成,砌法为一顺一丁,因此从外部来看,不难看出整个塔每层的平座外侧均有线砖和牙砖相间装饰,不但让塔身坚固还十分美观。
说起登云塔的外观就不得不提及底层和塔刹的建筑特色。塔的底层高5.8米,这一层共设有外墙七面,朝东开有一扇门,其余均为假门,朝东的门高约2.53米,宽0.90米,人们就是从这个门出入。该门上端呈金字形。距门顶0.2米外镶一石匾,题有“登云塔”三个大楷字。右款纵向写有:“天启五年仲春吉日”,左款刻有:“赤城应世虞题”,整块匾长1.22米,宽0.66米。内墙正西面有神龛内立两樽木雕像,分别是建塔知县赵一鹤与应世虞。而用于镇塔之用的塔刹高为2.5米,内部置有铁铸覆盆,盆上有铭文“徐闻县文塔顶灵鼎钟共用银伍拾两”。
登云塔建筑独具匠心,还流传着一段脍炙人口的美妙神话。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天上貌美如花的七仙女下凡,刚好落在徐闻县镜,看到自然风景很迷人堪称人间仙境,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七仙女为了以后能天上地下来去自如便决定偷偷地造一座通往天宫的通天塔。晚上天一黑,七仙女施展仙法悄悄地动工了,没到两个时辰就造了七层,恰在此时却被一个巡夜的土地公看见,土地公心想,这塔已经建这么高了,再继续造下去通到云端还了得?到时候凡人也顺着这塔爬上天宫岂不扰乱天庭乱了界!于是,土地公冥思苦想终于计上心头:假鸡啼。七仙女正兴致勃勃忙得不亦乐乎一下子忘了时辰,一听到公鸡喔喔啼,还真以为天快亮了,急急忙忙将塔封了顶,腾云回天宫去了。结果塔只建成七层,而且把盖顶的两口宝锅草草盖上了事。三天后,宝锅自行飞升,一口落到石岭,化成石岭塘;一口落到流梅溪,化成响水潭。
登云塔是徐闻现存唯一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它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建国后,登云塔曾多次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维修。1983年3月,徐闻县人民政府将登云塔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登云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徐闻县政府拨款20余万元重修,扩建塔台葺新塔身,指定文化部门对该塔加强保护和管理,并购置了装饰灯,进行美化亮化,使该塔显得更加伟岸壮观,并另立登云塔重修碑和文物保护标志碑,供人瞻仰。1999年9月,湛江市政府将登云塔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徐闻文化部门又将其申报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中国的海洋文化近几年才重新被正视和挖掘了起来。随着科学考古和民间素材的深入了解,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历史文化原貌被还原,将会为后人展示这座古老海港城市的诱人海洋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1] 陈立新.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M].南方人民出版社,2009(11).
[2] 徐闻年鉴[M].广东地图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