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首部带有政治性质的小说。自《子夜》问世以来,文学界对其主题解读和文学价值呈现出不同的观念,一方面《子夜》从历史观的角度批判了社会秩序市场的混乱现象,对左翼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体思想蕴含这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子夜》由于过度的追求政治化,而在创作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失误。本文就对《子夜》的文学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子夜》在我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关键词:《子夜》;政治小说;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李明遥(2000.8-),男,汉族,吉林省舒兰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小说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真正的小说是对社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如实记录,具有鲜明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作家的创灵感和表现手法对小说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无论何种创作手法,都离不开对所处时代人们的生存境地、精神世界及政治局面进而深入的挖掘和展现,这是小说在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子夜》,原名《夕阳》,全篇共计十九章,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小说主要记录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的当时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各种矛盾和纠纷,其创作的动机和目的是用小说的创作手法对当时的社会性质进行深刻分析和探讨了,揭露了三十年代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指出资本主义道路在我国难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时社会存在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经过半世纪的发展,《子夜》不仅在国内文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且被翻译成英、德、日、俄等多种文字,在國际中也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力。
作为我国首部政治化长篇小说,《子夜》在思想统领、主题设置、生活观照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追求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史诗性,在创作目标方面积极配合政治需要,在人物塑造方面关注阶级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文学行为,应当持“理解与同情”的研究态度。但此处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做出解释。首先,文学价值与当代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文学发展史上从来都不会缺少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伟大作品具有统一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但也存在部分作品在思想造诣、艺术审美以及文体文类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开创性,所以具有文学价值但却未必具有流行价值与欣赏价值。很明显,《子夜》属于后者,它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和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概述,但有些违背文学发展则和创作手法和叙事倾向也导致对艺术价值的伤害。
其次,批评与阐述之间的标准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艺批评界”出现两方面的谬误:其一是以思想意识为核心的“泛政治化”批评;其二是与政治有关的“异元批评”,例如十九世纪盛行的批判现实主义是衡量西方文学的统一标准,而五四运动之后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作品则出现张冠李戴的“异元批评”,这无疑给文学及评论本身造成巨大的伤害。《子夜》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凭借当代解构阶级、政治关系和社会发展来消解后现代批评、大众文学解读标准,同样会造成一种隔膜、盲视与遮蔽。倘若之前对《子夜》的文学价值认同带有思想性批评,那么当下的否定性批判也具有一种后现代特征。因此,以不断变化的文学观念与批判意识去简单地认同或者否定具体语境下的时代性作品,显然是不合乎情理的。但这并非意味着小说《子夜》的文学价值不可重估、文学序列不可更变。
再者,《子夜》的叙事追求和社会政治性以及历史文献性问题。从政治性小说、左翼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的视角而言,《子夜》自身所具有的必然性特点,并不能充当否定或冷落该部小说的理由,而关键在于叙事追求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对社会本质、历史认知和政治立场等是否可以准确把握。若能还原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语境,可以说,《子夜》在力求展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多维视景的同时,也进一步揭示民族资产阶级的悲惨命运和诉求,因而具有历史真实性和时代性。正是在以上三大问题上,小说《子夜》的文学价值和叙事倾向的优劣势相互混淆并包容。
然而,承认该部作品具有某种历史倾向性和同步性,承认文学叙事和历史真实之间的密切联系,承认价值的正确性和文学性,并且等同于《子夜》毫无缺陷和局限性,而相反有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作为一部政治化鲜明、历史真实性及史诗性的作品,《子夜》在时代认识和历史表现方面存有“伪真实性”,其主要体现在作者三十年代初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进行详细揭示,即中国民族工业被两座大山所压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性命运,并由此导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资工业以及民族资产阶级走向衰亡的结论,这明显有悖于历史的真实性。而相关文献显示:尽管当时条件欠佳,但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有所发展,甚至迈入黄金发展时期,并非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针对作者急于揭示作品的政治性主题,即民族资本主义不利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这一点也是与史实相矛盾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业依然在艰难环境中不断发展,其数量也在扩大。由此可见,小说《子夜》的政治倾向和文学主题,明显构成矛盾,进而严重削弱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历史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逄增玉.《子夜》的叙事倾向和文学价值的再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2003(06).
[2]陈建光.隽永的文学丰碑——《子夜》的历史回望与当下解读[J].学术交流.200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