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香
摘 要 当今社会,生活质量提升较快,在食品品质方面,人们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为促进食品品质标准的提高,食品工业需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注意在食品品质检测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从而能够全面了解食品品质现状,让食品加工状态实现最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做出了简单分析,并对较为常见的几种无损检测技术例如光学原理检测法、生物传感器、声学原理检测法、力学原理检测法以及电学原理检测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食品品质;检测
中图分类号 T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5-0001-01
食品工业是一种主要原料是农业、渔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等产品,经由提取、制造等诸多手段来加工这些原料,让其成为人们所需半成品或者食品的一种工业体系,这种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组织性。从某种意义上看,食品工业是对农业、渔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1]。品质是对某一物体进行衡量看其是不是包含某种性质的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通常,食品品质内容包含3个方面:其一,外表品质即可以对物体外表特征进行体现;其二,可以体现出物体一些基本物理性质的一些品质;其三,内部品质即可以体现出物体内部的特征[2]。在食品品质方面,人们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内部品质的重视度逐渐加深。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诸多学者对无损检测技术加大了关注。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促使食品品质进一步提高。
1 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属于非破坏性检测,指的是不对待测物质原有状态、化学性质进行破坏的前提下,获取和待测物质品质有关的物理及化学信息(例如内容、成分等)而使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其以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电子学、断裂力学、信息技术等前提下发展而来的应用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检测过程一般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数据、信号的采集、控制信号以及处理数据。其中在无损检测中,数据、信号的采集不仅是重点还是难点,所采集数据正确性对结论产生直接影响,难点是采取何种方法来采集信号。处理数据一般指的是通过一些现代化设备来分析处理数据。控制信号目的是将检测结果在显示器中显示出来,从而服务于下一道工序[1]。无损检测技术耗时短,所需成本较低。在工业、医药等诸多领域有所应用。在食品品质检测中也应用了光学原理检测法、生物传感器、声学原理检测法等技术来对食品硬度、气味、颜色以及密度等进行识别,从而对其类别和成分等进行判定。
2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2.1 光学原理检测法
光音响分光法、紫外分光法、红外光分光法、可见光法以及近红外分光法是通过食品对光的一些特性,例如吸收、反射、扩散等对食品内部品质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光学原理检测法在对果蔬以及谷物等食品的成分、物理学品质进行分析时应用较多。果蔬、谷物这类食品因其内部成分以及外部特性具有一定差异性,若受到不同波长射线照射,其所产生的吸收、衍射、反射、扩散以及反射效果也会不同,有的光会由表面发射回来,有的却会被食品内部一些组织吸收。所以,可以采取光电管等设备对待测食品样品及标准食品样品透过光和反射光来检测,再将内置CPU输入,从而得出光的透光率及反射率,实现对食品品质的检测。
2.2 声学原理检测法
受到不同射波的影响,待测食品样品体现出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透射特性以及吸收特性等会有所不同,声波传播速度、待测食品样品的声阻抗及固有频率可以对声波、待测样品之间作用规律进行充分体现。举例来说,若西瓜受到打击相同,然成熟度若存在差异,那么所呈现声波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来说,若西瓜适熟,打击音波会表现出规则衰弱波形,若西瓜过于成熟,则会表现出不规则波形,由打击音波波形可以对西瓜成熟度进行判断。
2.3 电学原理检测法
电学原理检测法一般是对待测食品的电导率和电导抗等诸多特性来对食品品质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若待测食品是固体,那么应该在待测食品中插入电极来测量,方法如下。于实验台平行电极板间放置待测量食品,对介电特性参数值进行测定,而这一指标可以对食品具体的品质作出体现,所以基于介电特性原理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让食品品质得以无损自动化评定,可行性较强。
2.4 力学原理检测法
超声波测定法、振动激发法以及敲打解析法等是运用的振动频率、振动的吸收、粘弹性以及硬度等食品的一些力学特性。通常,利用振动、声波不仅可以将待测食品自身的品质指标检测出来,还能把待测食品组织结构以及内部缺陷等检测出来。举例来说,采取超声波测定法对牛乳中所含脂肪以及大豆中所含水分进行测定时,能以超声波于待测食品中所体现出不同反射波为依据,对食品品质进行测定。除此之外,在对鸡、羊、鸭以及牛等动物的一些肉质、里脊肉断面以及脂肪层厚度进行检查时也能运用这一方法[3]。
2.5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生物传感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较多,涵盖内容多样,例如食品基本成分检测、有毒成分检测、添加剂检测以及有害成分检测等特点,其灵敏度较高、不需提前对样品进行处理、无污染、能连续在线监测以及不需许多试剂等诸多特点。这一技术涉及领域也较多,有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且把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以及材料技术等进行了统一。举例来说,若对食品中添加剂进行检测,可以采取生物传感器,人们都知道,食用亚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时间一长,会导致哮喘。采取生物传感器对人品中所含亚硝酸盐进行检测,使检测食品所含添加剂时间明显减少,提高了效率。总而言之,在食品品质检测中应用生物传感器使食品品质有所保证,同时还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3 结论
无损检测技术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应用于食品品质检测中体现出了非破坏性、全程性、全面性以及可靠性等诸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有关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策划中,需要对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加强重视,逐渐落实光学原理检测法、生物传感器、声学原理检测法、力学原理检测法以及电学原理檢测法等的应用,从而促进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让提供给人们的食品品质更高。
参考文献
[1]刘鹏.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6,5(9):43-44.
[2]马常云,李厚强.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2561.
[3]王艳晓,李峰.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8):2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