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燕
相比2016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5.7%、8.6%的情況,2017年一季度工業(主要製造業)作為實體經濟,其增速超過了金融業增速,但是仍低於房地產業增速。這說明,經濟脫實向虛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
「2017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有望略好於過去兩年,今後一段時間進出口有望繼續回穩向好,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實現全年回穩向好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近日,商務部有關單位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7年春季)》對2017年外貿形勢作出了上述判斷。
受2017年出口和本土訂單增加的影響,一季度製造業就業崗位需求增加顯著。
用人需求增加
東莞一家服裝公司最近在加班加點生產。「2017年訂單增加了20%。」這家主要生產衝浪衣、潛水服的企業負責人表示。
這只是一季度製造業向好的一個縮影。據悉,受2017年出口和本土訂單增加的影響,一季度製造業就業崗位需求增加顯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資料顯示,一季度用人需求占比最大的是製造業,達到35.2%,製造業用人需求也同比增加9.3%,這是2015年以來製造業用人需求的首次季度同比正增長。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訊息監測中心此前公佈的數字也顯示,一季度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約為1.13,比2016年同期上升0.06,與上季度持平,市場需求略大於供給。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指出,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製造業用人需求就在增加,目前大陸大力推動企業降成本工作,製造業發展形勢開始好轉。
「經濟有改變過去脫實向虛的跡象。但是要大力發展製造業的話,需要繼續降低成本,同時要提高製造業的附加值水準。」張麗賓認為。
製造業用人需求兩年來首現正增長
根據人力資源部的調查,從2015年一季度開始,製造業用人需求同比增速就是負數。不過,最近幾個季度出現了好轉。
比如2014年第四季度製造業用人需求同比增速是8.2%,但是到了2015年,各季度受調查城市的製造業用人需求分別同比下降了17.1%、7.7%、14.7%、14.5%。2016年的四個季度製造業用人需求分別同比下降11.3%、12.3%、8.9%、5.1%。因此2017年一季度製造業用人需求增長9.3%是近兩年來首現出現正增長。
武漢勞動力市場高級職業指導師李永洪指出,過去是第三產業的一些崗位需求多,2017年一季度製造業用人需求突然加快,這的確是2017年一季度的一個亮點。
根據調查,這與很多製造業企業獲得了訂單有關,比如武漢的一家製造業企業獲得了共享單車的大筆訂單,目前在加快生產。
「在經濟轉好後,很多冷門的製造業也活了。」李永洪說起共享單車這個案例時說。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賴德認為,製造業用人需求增加,「這可能是經濟回暖的信號」。
國家統計局近期公佈的資料也顯示出製造業正在加快發展的情況。2017年3月份,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0%,高於2017年1~2月的增長6.9%的增速,也高於2016年和2015年全年的增速。一些先進製造業,比如像高技術產業,2017年一季度增長了13.4%,裝備製造業增長了12%。
實體經濟回歸?
製造業用人需求恢復正增長,說明經濟正在向「脫虛向實」回歸。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指出,製造業用人需求2016年四季度已經開始增加,在大陸加大力度促進實體經濟的政策帶動下,實體經濟會回歸。她認為,高房價對製造業產生了擠出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製造業更需要提高技術水準,比如自動化程度。
但是目前製造業產業工人跟不上,比如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整個職業教育應該進行市場化轉型,以滿足市場對高層次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據了解,2017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是6.5%,製造業增加值增速是7%。同期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是4.4%和7.8%。
相比2016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5.7%、8.6%的情況,2017年一季度工業(主要製造業)作為實體經濟,其增速超過了金融業增速,但是仍低於房地產業增速。
這也說明,經濟脫實向虛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
如何解決經濟脫實向虛的問題?
人力資源部調查顯示,2017年一季度製造業用人需求增速為9.3%,低於金融業用人需求32.1%的增速,也低於房地產業用人需求增速。
根據中央確定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各個城市已進行多輪房地產調控。
李永洪認為,高房價對製造業的負面影響很大,核心是要解決炒作房地產的問題,「城市應該大力增加廉租房和公租房,特別是對於農民工要增加公租房,」他說,「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的話,房價不斷上升,實體經濟將面臨很多困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