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民
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内四科 571800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60例临床观察
邓国民
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内四科 571800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急性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未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开展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机械通气;急性重度;呼吸衰竭
急性重度引起的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性危重症,患者多因喉头水肿、喉部大量的分泌物、肺气肿、舌根后坠、中枢抑制及休克等导致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显示,对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急性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急性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4.9 ±3.6)岁。观察组6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46.2±4.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灌肠、洗胃、解毒及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具体如下:以BiPAP呼吸机与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患者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与呼气末正压通气,连接气管插管。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呼吸频率为14~16次/分,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比为1:1.5~2,呼吸末正压通气为5~9cmH2O,氧浓度为60%~100%。呼吸机参数初始值:吸气压力为14~16cmH2O,频率为16~18次/分,呼气压力为3~5 cmH2O,吸气时间为1~1.5s,氧气流量为5~8L/min。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对参数进行适时调整。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②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至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S)
组别 SaO2(%) PaO2(mmHg) PH CVP(mmHg) HR(mmHg) MAP(mmHg)观察组(n=60)治疗前 84.71±13.92 57.39±8.99 7.34±0.85 5.13±2.25 95.09±14.46 82.14±10.37治疗后 94.47±16.31 90.04±11.79 7.48±1.15 11.66±7.25 88.36±10.82 94.31±15.53对照组(n=60)治疗前 85.15±13.39 60.26±10.33 7.28±1.74 4.97±0.39 95.21±15.39 83.35±10.96治疗后 87.69±10.35 76.55±11.23 7.35±1.74 8.56±2.53 91.69±13.52 87.53±8.26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67%(P<0.05),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是在人体吸收毒物之后,出现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进而导致咽部大量分泌物、喉头水肿、休克及肺气肿等,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给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显示[2],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早期机械通气,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为后续的洗胃及解毒等治疗赢得时间。但是,只通过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不能够及时对患者的缺氧状态进行有效纠正,只能够通过机械通气改变患者的缺氧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证明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为确切。
总之,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享荣.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1):114-115
[2]伍静.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112-113
R823.4
A
1672-5018(2017)02-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