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7-09-20 10:11:09金益多
关键词:生源意愿显著性

金益多

(华北理工大学 招生就业处,河北 唐山 063000)

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金益多

(华北理工大学 招生就业处,河北 唐山 063000)

农村生源大学生;创业意愿;Logistic模型

基于调查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改善家里经济状况,创业的各项技能,政府的优惠政策,获得创业基金,家庭的精神和物质支持,银行贷款,多种融资渠道对是否返乡创业有显著影响。进而为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主文新农村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逐步拉大,一方面是形成了发达大中城市群,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落后的乡村。这种差距也就造成了毕业生争相留在大中城市发展,其中也包括农村生源大学生,人才流动不均衡。但是面对近几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创业是缓解日益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好的措施,而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有很好的优势。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列鼓励支持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创业专项教育,鼓励大学生结合"互联网+"、"有机农业"等挖掘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热情。因此,研究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对策建议能够促进更多的农村生源大学生投身到返乡创业的大军中,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有力举措。

一、理论分析

(一)创业的定义

对于"创业"还未形成一个统一解释,因为创业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也涉及到资源整合与创新,对机会的认知和把 握。不同的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者的领域不同,对创业的定义也就有所不同。研究认为创业是发现机会并以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以及获取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承担一定风险的一种带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

(二)创业意愿的定义

意愿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过程,意愿引导着一个人的行动力,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对创业的态度、心情、能力的主观描述。它往往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并要存在着信念和勇气。

(三)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

Bergman 和Stemberg(2007)发现个人因素和地区因素是影响德国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因素。其中个人因素与性别,年龄,就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地区因素与当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产品的需求,当地就业率以及创业氛围都有关系。Masuda(2006)基于日本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分析,指出了性别、失业率、劳动要素(包括智力支持、资金、劳动力)和政府的就业政策这四类因素影响创业行为与意愿。蔡颖和李永杰(2015)对1773名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财富和禀赋、人力及社会资本、商业的感知、创业教育及服务等因素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创业具有重要影响。钟云华、吴立堡和夏姣(2016)通过实证模型结论,发现大学生性别、创业经历、社会实践经历、亲朋有创业、家庭是否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刘志侃和唐萍萍(2014)通过对陕西省十所地方高校的488份调查数据,研究得出:院校返乡创业教育引导、家乡贷款和税收优惠程度、家庭精神支持、显著影响是否返乡创业。结合国内外有关创业意向和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个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个方面研究影响其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

1.个人因素。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性别、学历等会影响其是否返乡创业,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出,男生返乡创业意愿普遍要高于女生,学历相比越低的农村生源大学生越愿意返乡创业。也有部分想建设家乡的大学生愿意返乡创业。

2.学校因素。一般认为,理论与实训结合的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扎实的创业知识,创新的创造意识,灵活的创业实训、配套的专家指导和真实的创业者经历等因素皆可能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但研究者对这些要素选择的偏向性有所不同。而学校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教育引导也起着很大作用。

3.政府因素。政府如果在创业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例如创业优惠政策、返乡创业补贴、创业专向资金,这些扶持政策的力度越大越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越高。

4.家庭因素。现在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对返乡创业的各种支持和身边亲朋好友正在创业对返乡创业意向有较大影响。家庭收入低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返乡创业。更多的研究发现有着家庭的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可能性越大。有家人或者朋友创业并已创业成功的,能获得较多的创业指导及经验,创业的道路较为平坦,更愿意自己创业。

5.社会因素。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有积极影响,舆论媒体对创业事迹的报道,群众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包容和支持,社会资金筹集及贷款难易程度都影响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

二、模型构建及分析

基于现有的创业理论及相关研究文献,根据文献查阅法和专家意见法对问卷表格进行了设计,初步的问卷设计出来后,在华北理工大学发放50份进行预调查,来完善问卷内容。在河北省部分高校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03份。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 Logistic 回归处理,将"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同时从大学生自身条件、学校教育情况、政府相关政策、家庭情况和社会影响五个方面纳入16个自变量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表1)。

表1 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自变量表

(一)模型构建

解释变量Xj代表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系数βj表示解释变量Xj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方向与程度。

(二)模型结果

表2 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0.1和0.05的显著性检验

(三)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个人因素分析。从大学生个人因素变量看,性别和学历有负向影响。性别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影响为负向,说明在返乡创业问题上男大学生的热情要高于女大学生;学历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影响为负,说明专科学生创业意愿较高,学历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时相比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倾向于毕业后参加工作,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较低;改善经济状况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部分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家庭并不富裕,他们更希望通过返乡创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进而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2.学校影响因素分析。创业技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1的检验,表明掌握了更多创业知识和技能,有参加过创业模拟训练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创业基础,愿意返乡创业;接受创业课程和创业讲座及指导有着不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课程能让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综合素质,但课程仅仅局限在书本教育上,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有些高校的创业课程还仅限于选修课程,所以该变量并未成为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显著因素。

3.政府影响因素分析。政府的政策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愿,政府的优惠政策及鼓励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正向影响且通过了0.1的显著性检验,但影响并不显著,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针对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较少,优惠力度对返乡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力度不够;创业基金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它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较大,说明在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资金是影响创业的重要问题。

4.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家庭的支持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正向显著的影响,通过了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大学生如果返乡创业中能得到家庭无论是精神上、物质上还是人脉上的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减少了心里负担和压力,更能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来,大学生创业意愿高;亲朋创业对该问题也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了水平为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当大学生有家人或朋友创业办公司时,家人朋友的创业经验和人脉,都会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帮助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对于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大学生来说影响相对较低的。

5.社会影响因素分析。社会资源和银行贷款都通过了水平为0.1的显著性检验,在创业的道路上能有志同道合的创业合伙人或者同样创业的群体更能增加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如果在银行能够享受到贷款从而减轻资金压力,也会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返乡创业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选择为主变量以正向影响且影响显著;咨询指导和舆论媒体的系数较小,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社会舆论或者媒体对于创业的报道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自已要积极树立创业意识和学习创业技能

随着社会上创业氛围不断趋好,大学生自己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创业意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机遇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相对较小的农村。因此,只要大学生自身有这种意识,发现机遇,未来投身到创业中时,成功的几率就会增大。同时,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学习创业技能,在校期间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业实践经验。

(二)政府制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

1.完善创业政策。政府制定的各种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法规,要符合大学生群体现状,更加的实用,在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核心技术转让等方面,都要为大学生营造更有秩序的政策环境和利益保证,提供更坚实的制度法规保障。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放宽大学生享受创业优惠政策的条件,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同样享受创业优惠政策,放宽对创业者贷款的地域要求及申请条件,加大对创新研发项目产权保护,为回乡创业大学生建立全面的特殊优惠保障体系。政府只有制定出更加贴近大学生返乡创业需求,切合实际和有保障的政策,才能促进更多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投入到返乡创业大军中来。

2.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整合资源,建成符合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科技成果、政府基金、企业风投和孵化器等资源有效集中,"政策、场地、创新、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物流"于一体完整的创新创业产业生态圈。切实做到在大学城(大学校园)周围有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信息发布、风险评估、法律援助、项目对接、融资贷款、市场开发、跟踪指导等"一条龙"式创业服务机构。主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线上或实体交流合作平台,比如: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吧、创新工场、创新创业者联盟等,实现创业人才、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3.降低对创业贷款的门槛。资金是阻碍大学生创业前进的因素之一。虽然市面上的银行较多,金融机制灵活,贷款政策合理,但是针对刚起步、无经济基础和抵押担保的创业大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创业贷款服务并不多。政府和银行等相关部门应该改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金融环境,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制定出台专门适合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贷款政策。

4.积极搭建投资平台。除政府创建的创业投资机构外,目前涌现出的民间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和大公司所属的投资机构也把投资目标放到了具有创新及科技含量的项目,这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个机会,但是对于没有高新自主技术、相关专业指导以及丰富的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也是很难吸引风险投资的。因此风投可以在资金、增值服务等方面采用"以大助小,共同盈利"的方式,资助有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学生的小企业稳步发展,投资企业也会得到回报。

(三)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

首先,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学校要改革教育理念和方法,根据地域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发展需要,建立"点、线、面"教学体系,通过建立系统的专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个性化培养方案,采用讲堂教育、商业模拟实训、基地实践见习、导师一对一辅导、线上线下交流等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必修和选修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课程系统要齐备,内容涵盖金融、财务、市场营销、商务贸易、设计等专业教育,积极培养未来的企业家。第二、建成创新创业实训(模拟)平台。通过建立创业实训(模拟)平台,在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小企业管理经营全过程,通过市场运营及杠杆调节,及时修正平台中模拟的企业运营的方向和管理模式。创业实训(模拟)平台将有利于增长创业学生的实操技能,使创业少走弯路。而创新实训平台,主要是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为训练项目,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设计、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第三,做好创业指导。地方高校必须进行创业前的指导,帮助大学生熟悉农村环境,发现农村机遇,建立好社会联系。此外,还应该建立专业的创业导师队伍,为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继续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提供创业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等,全力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和困难

(四)家庭对于勇于创业的大学生要给予支持

家庭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长辈要摒弃固有的所谓"铁饭碗"等就业观念,要支持大学生勇于尝试。家庭也给予大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如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也一定要精神要予以鼓励。如果家庭中有创业成功的成员,要积极对大学生予以创业上的指导。

(五)社会要培育良好的全社会创业环境

全社会应为创业者尤其是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培育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媒体应该加强创业政策宣传,这样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农村本地的政府更应该宣传本地的地域优势,政策优势,这样会增强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同时,媒体也要科学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创业,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迟早要发光的"的积极信念,坚持用正确舆论引导创业。

[1]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2009(2):87-90.

[2]郭晓杰.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J]. 经济论坛,2016(4):132-137.

[3]蓝德富,张国喜,赵世友. 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意愿调研与认知度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89-90.

[4]赵军,马腾.基于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5(11):82-86.

[5]罗建河,张赣萍.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困境[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16-118.

AnalysisofEntrepreneurialIntentionandAffectingFactorsofRuralCollegeGraduatesReturningtoHometown

JIN Yi-duo

(Admission and Employment Offic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210, China)

rural college graduat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logistic model

The paper uses the binary logistic model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college graduates returning to hometown to start a business,which i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data. The study finds: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college graduates returning to hometown to start a busines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including the economical situation of home,the skills of starting a business, the venture fund available, the mental and material supports from family, banking loans and more financing channels. Furthermore,the paper gives some measures and advice on improving the rural college graduates returning to hometown to start a business, realiz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2095-2708(2017)05-0095-05

2017-03-21

:2017-05-26

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3040154)。

金益多(1981-),女,汉族,华北理工大学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G647

:A

猜你喜欢
生源意愿显著性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26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知识产权(2016年8期)2016-12-01 07:01:32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