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海,潘志民,季天伊,许 健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中细粒二长花岗岩(ηγT1):分布于测区小赛什腾山中、西部及赛什腾山北部一带。出露面积21.27 km2,占测区总面积的1.77%。其侵入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寒武纪—奥陶纪滩间山群及晚二叠世赛什腾火山岩、晚志留世片麻状细中粒斑状二长花岗岩、早石炭世细中粒辉长闪长岩、晚二叠世细中粒斑状石英二长岩。包括6个侵入体,呈岩滴、岩株状产出,形态为不规则状、椭圆状,岩体内接触带多见围岩捕掳体。岩体中可见闪长质包体,大小一般30 cm×50 cm,大者(50~100)cm×(100~250)cm,包体长轴走向340(°),椭圆状—近圆形,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较均匀,岩体地貌明显[1-2]。
岩石新鲜面为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斜长石呈半自形宽板状,大小一般为0.2~2 mm,少数2.2 mm左右,杂乱分布,少嵌布在钾长石粒内,环带构造发育,局部高岭土化、绢云母化,少被钾长石蠕虫状、蚕蚀状交代,聚片双晶不发育,NP′∧(010)=8,An=25,属于更长石,含量<40%;钾长石主要为条纹长石,少量为微斜长石,呈半自形宽板状,大小一般为0.3~2 mm,少部分2~4 mm,杂乱分布,局部高岭土化,粒内少包嵌斜长石等,少交代斜长石,含量约35%左右;石英呈他形粒状,大小一般为0.2~2 mm,部分2~3.5 mm,堆状、杂乱状分布,部分颗粒间缝合线状接触,粒内波状消光,含量约20%;黑云母呈片状,大小一般为0.2~1.8 mm,零散分布,少部分绿泥石化、白云母化,颗粒表面析出少量铁质,多色性显著:Ng′=褐色,Np′=淡黄色,含量>5%。副矿物为不透明矿物及磷灰石、锆石等。次生矿物为高岭土、绢云母、绿泥石、白云母、铁质等[3]。
与中国花岗岩相比,该侵入体SiO2、Al2O3、CaO、Na2O含量相近,TiO2含量偏低,Fe2O3、FeO、MnO、MgO、P2O5含量明显低,K2O含量则偏高;Al2O3>CaO+Na2O+K2O,属铝过饱和类型;分异指数DI=87.37~89.64,平均88.50,固结指数SI=3.52~4.76,平均4.34,反映岩浆结晶分异程度高;里特曼指数σ=2.22~2.25,平均2.23,属钙碱性系列[4]。
中细粒二长花岗岩∑REE=79.18×10-6~97.84×10-6,平均86.60×10-6,稀土总量偏低;LREE/HREE=10.39~15.21,平均12.55,(La/Yb)N比值为13.01~22.55,平均17.15,(Ce/Yb)N比值为9.34~16.34,平均12.36,稀土配分模式图为向右陡倾曲线(图1),说明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属轻稀土富集型;δEu值0.77~0.87,平均值0.82,具弱的铕负异常;δCe值为0.92~0.94,平均值0.93,铈负异常不明显[5]。
图1 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稀土配分
微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与维氏花岗岩微量元素丰度相比,Th、Zr、Ti含量相近;K、Ba、U、Nb含量相近;Rb、Sr、P含量明显低;Ta含量偏高;Hf含量明显高。Rb/Sr=0.593~1.046,平均0.842,明显高于地壳平均值(0.44)。从微量元素蛛网图(图2)可以看出,强不相容元素K、Rb和弱不相容元素Zr、Hf相对富集,亏损强不相容元素Nb、Sr、Ba、Th和弱不相容元素P、Ti。(Rb/Yb)N比值为206,属于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6]。
将本区三叠纪侵入岩样品分析结果投在Ol′-Ne′-Q′图解及硅—碱图解中,其成分点均落入亚碱性区。进一步投在AFM图解上,均落入钙碱性系列区,说明本区志留纪侵入岩属钙碱性系列。
图2 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微量元素
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无论在岩石学、岩石化学,还是地球化学等方面,均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相当于地壳同熔型花岗岩)。依据如下:
1)Chappell和White(1974、1983)以Al2O3/(Na2O+K2O+CaO)=1.1(分子数)(A/NKC)作为分界,该比值>1.1的为“S”型花岗岩;该比值<1.1的为“I”型花岗岩。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A/NKC=1.026~1.055,平均1.04,小于1.1,表明岩石富钠,系“I”型花岗岩。在A-C-F图解中,样品成分点落于I型花岗岩区域(图3)。
图3 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S型、I型岩浆岩判别
2)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副矿物以富含磁铁矿为特征,系“I”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
3)研究表明“I”型花岗岩岩石中Na2O(ωB%)>3.2。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Na2O(ωB%)平均含量为3.95%,系“I”型花岗岩的典型标志。
4)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标准矿物刚玉C=0.51~0.93,平均0.67,C<1,氧化率Ox=0.54~0.55,平均0.55,较高,显示“I”型花岗岩特征。
5)研究表明“I”型花岗岩岩石中Fe2O3/(Fe2O3+FeO)相对较高,比值平均数为0.46;“S”型花岗岩该比值平均数为0.21。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该比值平均值为0.40,系“I”型花岗岩特征。
6)在(Al-Na-K)-Ca-(Fe2++Mg)三角图解中(图4),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多数成分点均落入斜长石—堇青石—黑云母区与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区分界处,显示“I”型花岗岩与“S”型花岗岩双重特征。说明岩浆物质来源于下地壳。
图4 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Al-Na-K)-Ca-(Fe2+Mg)图解
综上所述,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成因类型属“I”型花岗岩,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为地壳重熔作用的产物。
1)构造环境分析
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总体呈北西向—近东西向展布,受区域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在R1-R2图解中,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3个成分点均落入同碰撞期花岗岩区;在里特曼—戈蒂里图解中,其成分点均落入B区,显示其所处造山带构造背景;在Rb-Yb+Nb图解和Rb-Yb+Ta图解中,其成分点均落在同碰撞期花岗岩区,且靠同碰撞期花岗岩区与火山弧花岗岩区两区界线。综合上述特征,本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陆内造山挤压构造背景。
2)就位机制分析
野外宏观特征显示,测区早三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平面形态较规则,多呈椭圆形,与围岩之间界线比较圆滑、清晰;局部岩体边部发育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晚二叠世赛什腾火山岩的捕虏体,且捕虏体多呈椭圆状;该岩体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岩体边部矿物和包体定向排列明显,且平行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岩体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以上特征说明晚二叠世侵入岩具有强力就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