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蕴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这样定义共享经济:“就是说当出来一个产品,用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作为共享经济中的典型应用,共享单车到底有多火?
100亿的估值,阿里巴巴达到这个数字用了6年,腾讯用了7年,而现居共享单车榜首的摩拜单车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我国首家共享单车ofo截止目前已投放单车800万辆,日订单量超过2500万单,为全球7个国家170座城市的居民,提供了超过30亿次的出行服务。
排在第三的小蓝单车,7月用户活跃度也已达到233万人。
火热应用的背后恰恰体现了共享的价值。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这样定义共享经济:“就是说当出来一个产品,用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共享的核心是什么
在不久前的一档电视节目录制中,胡玮炜与小蓝车CEO李刚及酷骑单车CEO高唯伟同台竞技,但谈到共享单车发展的核心,观点出奇一致,都认为用户体验最为重要。
李刚说:“我们一直想打造这个世界上最好骑的单车。因为,对用户来说,车就是用来骑的。它长成什么样子、多少钱,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为此,李刚骑过市面上的每一代小蓝车。“我始终相信车是骑过来的,不仅要试而且要听用户的。为此,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做这件事情,甚至推出了一款带变速的共享单车,很多用户骑到这款车之后,都会拍照片发到朋友圈说今天竟然骑到了共享单车里的‘法拉利,这就是我们要给用户带来的体验。”
胡玮炜认为,在众多的体验里有几个基本点,好骑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首先要能让用户找到车。第二,当用户找到车的时候,它是一辆好车。第三,就是好骑。
作为供给方,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更好的服务?胡玮炜认为,这个背后更多的是大数据的分析、收集,以及我们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去做的很多事情。
比如,在一条街上相差500米这个热点的需求是5万个,但是对面50米的距离只有5000个需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把自行车放在需求最大的地方,从而提高单车的使用效率。
随着进入者的增加,共享单车的市场也不断扩大,竞争也进入了“下半场”。高唯伟认为,“上半场比的是车辆的投放数量。沒有车的时候,只要有车,用户就会骑,因为没有选择。当竞争进入下半场的时候,就会考验我们的运维服务。我们的车子不可能做到免维护,因为3-5天,或者是10天、半个月,会有小广告,包括每天的灰尘,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破坏,这对我们的运维服务的考验非常关键。”
有别于传统的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的火爆的确有点出人意料。胡玮炜回忆,“在我眼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很多人最开始不相信这件事情(运营共享单车)能成,说车会被破坏光,甚至不见了。”她因此有过如果不成功就当是做了一场公益的念头。
但共享单车却迅速得到市场青睐,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分析指出,共享单车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它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困局,满足了人们的根本需求。“在大城市里面,共享单车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京为例,主要公共交通为地铁和公交车,但这两样交通工具,始终是离我们的居住地还差那么一点距离,共享单车的出现实际上解决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介绍,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也曾把共享单车和网约车模式进行了许多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网约车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下的出租汽车的形态,本身没有更多的技术创新,也没有带动实体经济,汽车还是汽车,运输业还是运输业,只是把一个人从甲地拉到乙的移动活动。但共享单车有自己的独立产品,比如说车跟传统的自行车是不一样的,它的锁不一样,所以它是锁业、自行车业、交通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
如果从共享模式上进行深度解剖,共享单车也有异于传统的共享。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认为,“严格来讲,我认为像摩拜等共享单车并不像滴滴或者像Uber、Airbnb等传统的共享经济,传统的共享经济存在着社会闲置资源的二次利用,而摩拜单车等供给其实都是由企业来提供的,这样的共享更像分时租赁,而且把车次的分时跟碎片化经济利用起来了,是共享经济跟更高层次互联网化的结合。”
在当前的互联网浪潮中,传统行业如何跟互联网结合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但余晨发现,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就是做互联网化了。“实际上这只是最低层次的互联网化,是工具层面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化的第二个层面是平台层面的互联网化,包括共享单车这样的工具,他们从需求上改变了传统行业,并重构价值链。第三层次的互联网化就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是真正将互联网的理念渗透到公司的运营跟管理中。”
随着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胡玮炜相信共享经济的价值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释放,远非传统经济可以比拟。“传统经济中,可能是卖了一杯水,世界上就少了一份。而在共享经济中的一个产品,用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就是让很多很多人用。当有了用户基础的时候,这个背后可以创造的价值,可以盈利的方法就有很多。”
要避免恶性竞争
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加入者也越来越多,如何避免恶性竞争,引导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良性发展,成为迫切的课题。
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理事长吕本富认为,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肯定要有规则。有的行业发展之所以越来越差,肯定是后来者的底线越来越低,使得行业平均水平下降。
因此,第一个是要防止后来者的底线不能越来越乱。吕本富说:“从共享单车的角度来说,你的竞争是正向的,没有问题。大家现在都在跑马圈地,后来的就不能乱放,这些规矩,大家要立起来,要有一个正常竞争的规矩。”endprint
第二,跑马圈地阶段,后加入者不能完全模仿别人的东西,要有创新。“比如,胡阿姨(胡玮炜)的锁,你的锁跟她的差不多,但总得有一点创新吧。”
谈起共享单车的创新,吕本富建议现在可以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思考,比如如何盘活数目巨大的存量自行车?举个例子,“你们家旧的自行车给我,我可以给你免费骑行1000次,这不是更好的创新吗?”
此外,他认为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在运营方面多下功夫。“大家重圈地,不重运营,这是有问题的。其实现在竞争的焦点不是你投了多少车,而是看谁运营的感觉比较好,这可能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管住底线最重要
色彩多元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乱停乱放影响道路交通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余晨说,中国市场上监管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管就死、一松就乱,怎样把握监管的尺度?一个最大的原则是要去管住底线,而不是管上限。用通俗的话来讲,“杀人放火的事你不能干,但是别人穿什么衣服、留什么發型,可以自由创新,但是底线一定要守住。”
在余晨看来,监管一定管的是游戏规则,而不是游戏的结果。游戏结果是让市场来决定的,监管者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大家按照游戏规则去玩,这样才能保持市场的良性循环。
对于管理者而言,还需要考虑如何引导一个行业去合理有序的竞争。交通运输部交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张柱庭说:“在共享单车大量投放的过程中,我们的城市空间尤其是地铁站周边还没有这么多的停车位,或者说本来这个地铁站可能是需要1000辆,但大家都想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都往这儿放,可能加起来都达到2000辆。”
这时候怎么办?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办事处主任杨杰说,一是要跟企业建立起科学的沟通机制,找到“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需求点,为共享单车划出一个圈;二是利用好街道特色——群众志愿者,把单车的管理和志愿者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使用者共同维护、规范单车的使用。
张柱庭说:“要让共享单车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去做一些工作,更需要政府以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会把这件事情做好。”
据悉,为了规范共享单车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10部门不久前也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该指导意见肯定了共享单车这一分享经济新业态,从正面、积极的态度对行业发展给予了鼓励和指导,采用了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相结合、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相结合的监管办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标志着中国在新经济形态领域公共政策供给的进步。
企业层面的相关人士则表示,共享单车指导意见的发布令企业振奋、很受鼓舞,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细则的时候也能体现出包容审慎的态度。endprint
财经界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