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人群而言,相比于间隔年,间隔月、间隔周是更易于实现的目标,不需要面对人生切换的难题,也不需要鼓足勇气,恰当地利用每一个年假、长假,就可以去享受一场像样的停顿。这次,我们对话了18位度假者,也许他们的度假观,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迷人的夏季假期,已经过去,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值得激赏的季节,自然万物蓬勃,逃离都市,置身其间,恍如一场回归。
但更多的人群,并无法投入这明快的假期,依旧勤勤恳恳地完成工作,在周末的间隙,去尽力缓解工作时间积压的焦虑,混淆了公共时间和私人时间。
所以,当年Gap Year概念在中国流行的时候,一个个敢于停下来,切断稳定工作的人,都被推崇为英雄——他们在路上,他们的灵魂鲜活,他们活得更有滋有味。那些年流行的旅行图书,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在路上的英雄,多少人捧着犹如圣经般的指南,比照眼前的苟且,慨叹日常的平庸,没有勇气去追求诗和远方。也有人开始效仿,潇洒地递了辞职信,抱着“不去就死”这掷地有声的信念上了路。像是一场轰轰烈烈又极其浪漫的启蒙运动,间隔年的出行,被视为珍贵的成年礼,人们在路上回望过去,思考未来。对青年的感召力,好似欧洲历史上的壮游,没有完成,是人生的缺憾。
也许是期待太高的缘故,间隔年归来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新的人生难题,有的人比出发前更加焦虑。如何重新面对平凡的日常?成了一些人的困惑。环游世界归来,似乎并没有改变人生。这样的失落,让一些人无法接受,现实的经济压力也迅速扯掉了浪漫面纱,有人质疑这样带着奇幻色彩的间隔年,批评它是一种逃避。我们需要承认,间隔年不是拯救自我和人生的灵丹妙药,它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彰显,更多价值在于对世界的体验,而不是去镀金。失落,不过是因为,对它寄予了不恰当的期待。
尽管如此,能够间隔年的人,依旧令人艳羡。只不过大家逐渐趋于理智,把这样的人生间隔,打散在更多的日常生活里,于是有了Gap Month,Gap Week的概念。
对大部分人群而言,相比于间隔年,间隔月、间隔周是更易于实现的目标,不需要面对人生切换的难题,也不需要鼓足勇气,恰当地利用每一个年假、长假,就可以去享受一场像样的停顿。都市里的工作节奏,让人们越发渴望拥有假期,跳脱出固化的生活模式,不去计较时间的理性使用,不去用时间兑换利润,而是期待更加感性地挥霍它。
去度假的人群越来越庞大,有别于大众旅游的打卡游览,这个人群更懂得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过分计较花费更多的金钱,经常出没于国內外的度假酒店里,享受被视为尊贵的待遇,躺在一片蔚蓝海岸的沙滩上,或是面对火山口的野奢丛林边。
度假成了一种具有阶层意味的消费品,甚至是价值观的表述载体,它取决于时间的自由度,经济实力,和审美品味,并被时代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或是流于俗套,或是先锋时尚。
度假还成了抚慰心灵的刚需。与度假相关的产业链,营销手法也越发细致,在大数据的加持下,针对客群打出不同的幌子,极具煽动性。还未等到大众追随的步伐整体到位,又有些人开始质疑国人度假的单一性:除了沙滩、酒店,我们还可以拥有怎样的假期?不被商业绑架,不被阶层绑架,忠于自我需求的假期,又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什么都不做,到一处能够让人安宁的地方,调整作息;去同一个地方度假,不追求观赏更多美景,而是深入了解那个地方的社区和邻里;或者完成自己的阅读、创作计划,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带着家人、孩子,在陪伴中修复亲情……用一种不着急的状态去度假,不计算时间效益,不急着表达态度和审美,不一味追求奢华。
即便这样的需求,在目前国人的旅行消费习惯上还未完全爆发,但它有着成为一个强需求的潜力。我们对话了18位度假者,他们的度假观,也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