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票
在彝良县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无论是返乡农民工还是当地的种养殖大户,他们均通过成立专业的合作社来运营。
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在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数百家专业的合作社。正成为彝良县脱贫攻坚的有力“武器”。
多条产业多条路
站在种植基地的大棚前,彝良县两河镇大竹村金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科琼脸上乐开了花。
新鲜的竹笋、香菇、松茸正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冒出来,这些味道鲜美的食材,不仅是张科琼眼中的“宝贝”,而目.还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张科琼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与彝良县加强县域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改造密不可分。
到今年5月,彝良县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到527个,随着农发产业发展协会的建立,彝良县的电子商务也步入了快车道。通过专业合作社和电子商务,架起“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桥梁。
在合作社这股“春风”的吹拂下,彝良县的返乡农民工、本地种养殖大户,正策马扬鞭一路前行。
张科琼是一名返乡农民工,也是借“风”前行的受益者。
她曾经开过餐馆,也经营过天麻生意,但效益总是不尽人意。后来,张科琼跑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
离家越远,故乡的情结越浓,张科琼也一样。
在打工期间,张科琼打听到—个种植食用菌的项目,于是她便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她高薪聘请了食用菌种植技术人员到家乡进行技术指导,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她在自己家的地里进行食用菌种植实验,并获得了成功。
之后,张科琼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获得了22亩土地的使用权,建起了25个大棚,种植香菇30万筒,竹荪1亩,松茸0.6亩,仅香菇就实现年产值300万元。
一个地方多一项产业,就多一条发展的路子。
张科琼找到了产业发展的路子后,自己虽然富裕了,但村里还有很多困难户,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办法。
成立专业的农村合作社,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
去年,金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以香菇、竹荪、松茸、羊球菌种植推广为主。
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大户+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实行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及统一保底回收。
合作社还组建了党支部,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充分调动了群众和贫困户的种植积极性,纷纷踊跃加入到合作社中,从而实现扩大规模、带领并帮助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的目标。
金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股东5人,长期用工20多人。
在种植香菇的大棚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在采摘食用菌,他乐呵呵地说:“前些年自己也出去打工,现在年纪大了,出去也找不到工作,正在犯愁之际,张科琼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不但有了土地流转的收入,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一天有80元的纯收入,日子越来越好过。”
去年,张科琼把松茸的种植面积扩大了40亩,其中就有13位贫困户受益。
张科娣是张科琼的妹妹,几年前,她也曾四处打工,一年四季到处奔波,却赚不到几个钱。
而且家里老人的年纪也大了,孩子也需要照顾,在这样的状况下,张科娣也萌发了回乡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念头。
也就在这个时候,姐姐把回乡种植食用菌的计划告诉了她,于是,姐妹俩一起回乡创业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采访时,天空正飘着几丝细雨,张科娣从种植基地的大棚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刚刚采摘的蔬菜,看样子是要准备当天的午餐。
采访中,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跑过来,拉着张科娣的手,张科娣用手摸摸儿子的头,场面温馨而感人。
张科娣说:“如果在外面打工,根本照顧不了孩子,现在好了,不用到处跑了。”
谈到合作社的发展,张科琼信心百倍地说:“到今年年底,合作社预计带动群众及贫困户种植香菇60万筒,实现产值600万元;带动种植竹荪1000亩,实现产值1500万元,惠及340户贫困户。”
实际上,一个产业要健康陕速地发展,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两河镇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都是靠体力劳动吃饭,特别是偏远的贫困乡村更是如此。
这不是两河镇特有的现象,而是中国大多数乡村的一个缩影。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两河镇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让有就业意愿的尽量就业,为有创业意愿的铺好路。
两河镇党委书记雷勇说:“张科琼回来创业的时候,面临资金短缺、土地流转等困难,为了给他们信心,两河镇党委、政府对他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为他们搭建好平台。”
张科琼的合作社成立后,两河镇党委、政府还出资对合作社的路面进行硬化,交通得到改善后,合作社种植出来的产品也能陕速销往各地。
正是在这样的支持下,合作社的发展才如此快速。
如今,竹荪、松茸、香菇这些美味可口的山珍在两河镇落地生根,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种植食用菌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有力支撑。
先把家乡的产业做好
“世界天麻看中国,中国天麻看昭通,昭通天麻看小草坝。”提到天麻,人们首先就会联想到彝良县小草坝。
在某种意义匕来说,小草坝已经成为天麻的“代名词”。
不过,小草坝天麻的质量虽然好,但不容易种植。
但总有不服输的人,他通过自己数年的悉心研究,突破了天麻种植难的瓶颈,最终让这门技术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有力“帮手”,他就是昭通市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洪述。endprint
在小草坝的一个山头上,记者见到了杨洪述,胖胖的身材,戴一副近视眼镜,天蓝色的衬衣沾了几处泥土,看样子刚从地里回来。
杨洪述是小草坝镇人,曾经是当地的一名代课教师。
在此之前,曾有多名专家到小草坝镇研究天麻种植技术,在这些专家的影响下,他从此与天麻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好的研究天麻,他辞去了代课教师的工作,悉心上山种植天麻。
他在山上经过十多年的辛苦摸索和相关专家的指导,成功总结集中给菌法和集中育种法,掌握正确使用纯正蜜环菌技术。
“原来的天麻是有性繁殖,自从这两种技术取得突破之后,天麻变成了无性繁殖,而且生产周期也从3年半缩减到2年半,原来有性繁殖的成功率万分之五,现在能达到百分之九十。”杨洪述说。
为了真实感受这个过程,杨洪述带领记者来到他的育种基地里,在一个简易的棚子里,几位当地的村民正在给天麻人工授粉。
其中有一位妇女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孩子,嘴里不时地哼上几声童谣,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用针刺破花蕊之后,将花粉放置在芽孢上。”杨洪述一边示范一边解说。
通过杨洪述的方法,天麻种植取得了方便种植、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短等效果。
除此之外,杨洪述的天麻种植方法还利于保护环境,原来种植天麻时需要砍一些粗壮的树干来埋在地下,为天麻芽孢正常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但这两种技术突破之后,只需要细小的树枝就可以达到天麻芽孢的生长要求。
靠着这两种技术,杨洪述种下的天麻喜获丰收,第一次他卖出的天麻就获得18万元的收入。
这也是他种植天麻收获的第一桶金,从此之后,杨洪述成为小草坝镇的天麻种植大户。
“刚开始我和自己兄弟一起做,后来发展壮大了,我就邀请了村民加入进来。”杨洪述说,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算富。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2008年,杨洪述注册了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在林地里种植天麻。
目前,天麻合作社有会员135户,辐射带动海子等10多个村民小组500余户群众发展天麻种植,常年解决150多人的就业问题。
“对于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我以赊销的形式提供天麻种植种苗,待天麻成熟后再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然后减去之前的种苗价格,让贫困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杨洪述说,按照一亩7000元的投资计算,天麻成熟后,除去投资成本,贫困户能有30000多元的收入,脱贫致富的效果非常好。
在天麻种植基地的库房里,杨洪述拿着一个天麻说:“这个是特级天麻,个头大,价格高,每市斤价值100元。”
有外地的企业曾出高薪聘请他去当技术指导,他总是说:“我还是先把家乡的产业做好,这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
现在,杨洪述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天麻种植培训,让更多的老百姓掌握天麻的种植技术。
“小草坝镇有2.6万人口,有12000人在外打工,天麻种植得到技术上的突破后,现在已有数千农民工返乡创业了。”小草坝镇党委书记董建华说。
小草坝天麻已经长成乡亲们致富的一个大产业。
爱心成就事业
放养的鸡在林子里散步,每当有人来参观,这些放养的鸡就从围栏中伸出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
彝良县两河镇大竹村万物生合作社由11位股东组成,与其他合作社不同,这11位股东都在外地打工,而且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
一次爱心捐赠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两河镇大河村有一个学校的学生缺少桌椅,有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号召外出打工的兄弟姐妹们为家乡出一份力,看到这份倡议后,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纷纷慷慨解囊,为学校送来了各种教学用品。
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这11名股东相遇了。
“家乡虽然穷,但家乡很美,我们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吕才勇是万物生合作社电商部总监,也是其中一名股东。
基于这样的想法,大家萌發了成立一个养鸡合作社的念头。
刚开始,万物生合作社只养了3000只鸡,但刚出栏就被抢购一空。
知道万物生合作社有放养的土鸡之后,爱心午餐发起人邓飞曾到合作社考察。
通过考察,邓飞还希望万物生合作社养的鸡能提供给学校,让学生吃上健康营养的鸡肉。
去年,万物生合作社存栏土鸡3万只,出栏2万只,产值140万元,带动周边3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仅在大竹村,万物生合作社就与28户贫困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养殖土鸡1.5万只,实现产值225万元,并对大竹村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将150户贫困户纳入帮扶台账,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精准脱贫。
吕才勇说:“今年计划带动1000户贫困户养鸡,实现全县30万只土鸡养殖,实现产值2160万元至2400万元,实现贫困户增收1350万元,户均增收1.35万元,解决就业1100人。”
现在彝良县已经有6个乡镇的村民参与进来,万物生合作社为村民免费提供鸡苗,并提供养殖技术的指导。一支由30名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定期巡回,为村民养的鸡打疫苗。
今年六一儿童节,万物生合作社再次到大竹村中心小学给小朋友们送去节日的礼包。
万物生合作社成立两年来,已先后在家乡发起8次爱心行动,共计为大竹中心小学和全村贫困家庭捐款捐物价值20万元。
而今,在两河镇大竹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万物生伸出的援手献出的爱心。
张女士是大竹村的一名村民,突发疾病后送到医院,需要缴纳4万元的治疗费,但家里根本凑不出这笔钱,万物生合作社知道后,为张女士送来了4万元的“救命钱”。
通过治疗之后,张女士已经康复出院。
在万物生合作社,记者见到消毒室、防疫兽医室、粮食储存室和隔离区等设施一应俱全。endprint
在离万物生合作社—公里左右的毛家沟景区,一条瀑布从山涧垂直落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潭。瀑布在水潭打了几个圈之后,顺着水潭的缺口流出山涧。
“我们已在山涧投放了细鳞鱼,对面的山已经通过流转的方式承包下来了,准备开辟养兔、养猪的基地,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吕才勇笑着说。
合作才能“共赢”
供销社,这一个很有时代感的名词,在上世纪曾风光一时,也成为城乡消费交流中很重要的驿站。后来伴随市场经济的汹涌大潮,供销社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彝良县供销社主任陈辉跃说:“原来供销社的职工出去办事没底气,不敢对外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供销社的职工,为了改变职工的想法,陈辉跃每次开会都拿着—个印有‘供销社字样的包,就是为了给职工打气。”
如今,互联网的出现,给供销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彝良县加强县域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改造,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家店,对正在运营的乡村服务站点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电商营销服务、物流中转等为—体的综合平台。
为了促进这个平台的建设,彝良县成立了农业产业发展协会,这个任务正是由彝良县供销社来运营。
“农业产业发展协会的建立,解决全县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差,与大市场衔接不到位等问题,很多专业合作社知道这件事,纷纷要求加入进来。一时之间,彝良县供销社‘火了起来,咨询的、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陈辉跃说:“供销社的职工原来出门没底气,这下不一样,每次出去办事,都会表明自己在供销社工作的身份。”
彝良縣在农业产业发展协会办公区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物流、电子商务、县域农特产品商户入驻。
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有天麻、酒类、食品等众多商品陈列在柜台里。
陈辉跃说:“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就是整合农特产品集中展示,农业产业发展协会通过对申请入驻的商家进行考察和指导,成熟一家人驻一家,通过这种方式,为客户打造智慧生活体验馆。”
在彝良县农业产业发展协会龙安分会场,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个高大的服务柜台,柜台上印有“供销社e家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的字样,显得格外醒目。
陈辉跃介绍,通过供销社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目前,谷生种植公司通过微信下单116.5万元,带动贫困户21户105人走上合作社的道路。
彝良县自然庄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业务已销售土鸡、鸡蛋240万元,预计年销售额达360万元以上。
彝良县万物生专业合作社通过县供销社引导,去年已销售土鸡1万多只,销售额80余万元。
初步统计,去年1至9月份,彝良县电商农产品交易额3168万元,销售额达到2.3亿元。
今年年底,彝良县将完成农业产业发展协会所有村级联络点的建设,形成以县协会为中心、乡镇协会、村级分会整合移动服务网点为终端的服务网络,实现物联网服务全覆盖。
彝良县城垣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农业产业发展协会的会员单位,这是一群来自四川盆地的拓荒者,他们当中有的从事过矿产开发,有的从事商业贸易。
去年,他们来到彝良县,准备从事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屠宰为一体的农业产业。
知道他们的想法后,彝良县给予了大力支持,公司注册后,面临土地流转、厂房用地、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今年4月,彝良县供销社、彝良县人社局专门召开了就业、创业贷款协调工作会议,通过这次会议,陈辉跃为彝良县龙头企业协调到1800万元的贴息贷款,其中城垣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获得500万的贴息贷款支持。
有了这笔资金支持后,城垣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在龙安、小草坝、海子等地建设了蔬菜基地,并设立了6个分拣站。
在龙安分拣站,一车车蔬菜正在等待交货,已经过磅的蔬菜经过工人分级在进行打包,菜农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今年的莲花白市场价是0.4元每斤,但公司开出的收购价是0.5元每斤。”
这样做公司不是亏本了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城垣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陈光文说:“为了提高菜农的积极性,公司和菜农签订了保护价格,当蔬菜价格下跌时,公司仍然按照保护价收购菜农的蔬菜。”
目前,城垣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和当地农民签订了1857份“订单合同”,涉及合作社32个。
公司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现在公司直接吸收本地农民工189人,同时也带动4563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公司的种植经营中。
在彝良县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无论是返乡农民工还是当地的种养殖大户,他们均通过成立专业的合作社来运营。
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在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数百家专业的合作社,正成为彝良县脱贫攻坚的有力“武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