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中外繁复丰厚的文学资源既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写作经验,但由这些文学经验积累到现在所形成的巨大成规,也给了我们写作带来了一种似乎无法突破的壁垒和难以逾越的障碍,于是,时至今日,我们看看林林总总的散文家的创作,总觉得他们都写得太老实了,总在一种既定的圈子里转圈,鲜有明显的探索和突破。
由此,我们看到这些作品的一字一句、一笔一画、一招一式,虽然都很是合乎前辈为文的要求,比如讲究情真味长气胜,比如讲究咏物为工、言志为本,比如讲究韵度与气格,等等,但是,这样写多了,只能说明我们写作中除了越来越多的暮气之外,就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因此,文章还是要放开一些文学的胆子,拿出更多的写作野心来写为好。记得南宋黄彻在《巩溪诗话》中称赞说:“韦应物《赠李侍御》云:‘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又《杂言送人》云:‘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此可为用事之法,盖不拘故常也。”话虽然这样说,但这两首诗到底不拘故常到了什么地步,现在看的话,就不好说了,但不论怎么说,一个作家只要有这样的意识,就有突破前人的可能性,就有写出好作品的可能性,这点确实是要值得肯定和学習的。
其实说到文学创作要尽量从现实的常态写作中脱离出来,这就又牵扯到一个话题,是弗莱书评讲到其中的假设性语辞结构。对于写作而言,这应该是文学创作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因为这个语辞结构要求作者笔下的文学世界是独立的,是唯一的,是有别于其他作家所构建的文学世界的,它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结果。理解这点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有意识地从我们前辈的文学世界里走出来,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摸爬滚打,这也就可以拥有创作的更大自由。我们说写文章要有作家的透彻之悟,但如果只是在别人走过的道路上老老实实地行走,容易倒是容易些,轻松倒是轻松些,但道路抵达的地方终究不是自己的文学世界,所以,写文章,还是不要太老实了,否则就要吃亏。这与做老实人,行老实事,是两种道理。
本来,这期主持语我想写得短小一些,好合乎版面的要求,但是写着写着又写多了,而且似乎也抛开了本期所选的这些散文来写,似乎也有点小小的不老实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