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印度陆军能否打赢山地战争

2017-09-19 18:24易芳谢永亮
军事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印军山地陆军

易芳++谢永亮

近1个多月以来,印度在洞朗地区越过边境线侵占我方领土,与我军形成对峙状态。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曾宣称,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就是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此外,印度军方紧急采购弹药、物资和一些武器装备,以为一场“短促的高强度战争”做准备。印度之所以敢于叫板,在于印度目前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部队。除此之外,印度陆军依据作战和冲突经验,提出了诸如“冷启动”作战理论、“两面作战”思想、“战区联合作战”等新的作战理论,牵引陆军进行体制编制调整和武器装备换代以及战术思想转变。

1999年印巴卡吉爾冲突中,在前线作战的印度士兵

印度炮兵进行火力军演

从呆板到先发制人,实现作战理论与思想的飞跃

军事理论是指导或解释军队作战的一整套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战术思想的重要前提基础。1947年独立以来的印度陆军有鲜明的防御色彩,呆板的兵力部署与运用是其曾经在中印战争中惨败的重要原因。在吸收中印战争和三次印巴战争以及几场小规模冲突经验的基础上,印度重新调整兵力运用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先发制人的主动打击。

适应山地战需要。一般认为,海拔在500米以上有一定高差的地形就可以称为山地。而印军则把在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或丘陵地带实施的作战行动称为山地作战。受地形环境的影响,山地作战具有独特的性质,对战术思想与行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生理适应性是山地战术思想运用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高山高海拔地区(军事上一般认为大于900米以上)。1984年印巴冲突之前,双方都没有了解高海拔作战的特点,在冲突中冻伤、晒伤以及高海拔疾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而基本的攀登、导航、自救、生存、绳索运用等技能是战术思想的基础。其次,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构成巨大的挑战。据试验显示,高山寒地低氧、低温的环境使装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一般功率要降低30%,载重要降低25%,时速要降低50%,油耗要增大30%。低温环境还使得装备启动困难、故障率增加、仪表失灵,对作战的局限性影响较大。因此,印军更加强调步兵的运用。再次,山地作战对作战指挥、机动、通信、火力支援和后勤保障的要求都非常苛刻,是影响战术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印军认为只有根据山地特点,灵活运用一般战术原则,才能取得山地作战的胜利。

提出“冷启动”思想。针对山地作战的特点,以及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中印军首战失利和2002年的印巴对峙无功而返,特别是“桑搭吉”作战理论在“帕拉克拉姆”作战行动中的失败,加速了印军作战思想的转变。印军意识到,数量巨大的山地打击军分散配置会难以调遣和机动,进攻行动缺乏战略突然性,防御行动缺乏进攻力量。因此,2004年在“有限战争”作战理论的指导下,陆军提出了“冷启动”作战思想。印军把“冷启动”作战方式比喻成计算机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重新启动,相对热启动,其速度更快。该理论要求在不泄露动员迹象的情况下,减少对对手准备的时间,减少动员和部署时间,在对手来不及向前沿调动军队时就先发打击,并阻止对手寻求国际干预。该作战理论,一是突出对陆军重组,组建8个一体化战斗群,靠前配置的师级规模作战部队时刻保持待命状态;二是模糊进攻力量与打击力量的界限,放弃了桑搭吉“要么按兵不动要么全军出动”的作战方式,而是根据敌人挑衅的行为和程度采取灵活的处置措施,强调打击军和防御军之间的灵活使用;三是强调作战力量的前沿存在,即靠前部署、逼近边境、即时行动,以多个独立行动的作战师打乱敌方作战体系,不给对手留有思考、准备和决策时间。

强化“闪击战”演练。“冷启动”是印军参考和借鉴美军“空地一体”“快速决定性”“瘫痪战”等新式作战理论提出的一种先发制人的作战理论,落实在战术层次实质是一个典型的“闪击战”理论范畴,即通过以一系列连贯而猛烈的打击行动,企图在对方境内就能击败对手,以便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作战目标。2011年5月,印度在印巴边境举行了代号为“胜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印度媒体公然宣称此次演习是为了演练“闪击战”式行动。实际上,印度陆军在2005年—2017年,已举行10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检验印度版“闪击战”的效能,这些演习包括“胜利”“苏达尔尚·沙克蒂”和“桑格·沙克蒂”军事演习等。从演习情况看,陆军注重迷惑敌人,通过“闪击战”的方式袭占敌后方的战略要地、交通要冲,以阻断敌军的反击和后勤补给线,制造恐慌。除此之外,为了支持陆军的闪击作战,2009年印度批准在边境修筑了73条公路,总长3808千米,能够通过“战略山峰和山谷”,原计划在2012年—2013年全部竣工,但由于中印边界地区地形复杂、地面崎岖以及海拔高等因素,已经竣工24条,46条正在修建,计划2020年全部完工。

重点改进指挥与控制,打造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指挥与控制思想是山地战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陆军认为,战场的指挥与控制已经成为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由于受到山地作战地形的影响,指挥与控制一直是印军山地部队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近些年来,印军在指挥控制的原则与方法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更加注重情报侦察。印军认为,在山地作战中,周到细致的侦察极为重要。通过侦察不仅可以了解山地的地形、气候以及敌军的部署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现敌军行动而先敌行动。印军强调战术指挥官亲自到现场侦察,要派出各种规模的侦察分队,要深入敌纵深进行侦察,要狙击手和观察哨不间断观察,要查明预定的机降地点与条件。同时,印军中的师、旅级战术单位还可以获得太空情报支援。除此之外,为了建立完善的空地情报侦察体系,陆军自行研制了尼尚特无人机,还从以色列购买了4架搜索者Ⅱ无人机;2013年印度陆军计划采购49架NK小型无人机用于收集情报和实施侦察任务;2016年,印度计划为陆军所有的步兵营和机械化营装备共计1800架小型无人机,建立600支无人机编队,用于更深入的战场探测。endprint

印度陆军计划引进美制阿帕奇直升机

由上而下集中控制。在中印边境,负责对华作战的山地陆军主要有第4、第15、第33军,以及正在组建的第17山地打击军。战时,在军区组建有陆空联合司令部,在军、师组建有联合作战中心,在旅级由空军派出的前方对空控制员与旅相关人员组成了对空控制组。除此以外,2004年印度在《陆军作战条令》中新增“网络中心战”内容。《印军2015愿景规划》明确提出,陆军战术级网络用户数量不少于24个,并能对火炮等武器装备以及单兵实施精确指挥与控制。印军建立了首个战术级MAKE通信系统项目,并于2014年达成作战能力,是印军数字化网络战场的骨干力量。因此不难看出,无论是从陆军的指挥体制还是陆空联合指挥体制,以及相关的手段,都体现了由上而下的集中控制思想。

适当放权灵活指挥。山地作战战场容易被分割,指挥与通信比较困难,很容易陷入孤军奋战。鉴于历史的教训和山地作战的特殊环境,印军《现代作战手册》中指出,在实施集中指挥的同时,必须发挥中下层指挥军官的独创性和主观能动性,即便是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中下层指挥军官也要勇于负责、大胆指挥。印军指挥权的下放,提高了指挥的时效性,也体现了指挥与控制的灵活性。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印军认为,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作战环境中,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变得极其重要。印度陆军要求采取加密以及其他电子手段来保护己方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以防止敌识别并利用诱导控制信号操纵己方网络,特别要求部队必须采取抗干扰措施,尤其防止某个平台发射的电磁信号暴露友台和友邻部队。印军还要求,如果部队指挥官被确认无法正常行使指挥权,应能通过信息系统顺利地移交指挥权,同时原部队的数据库和处理系统也一并移交。1998年,印军为了围剿克什米尔游击队,其通信情报分队一直跟踪游击队电台,鉴于种种原因,游击队多次从印军的眼皮底下溜走。几经周折,印度陆军最终测准了游击队的准确位置,并发起猛烈袭击,造成游击队伤亡惨重,这是印军的重要经验。

着眼联合作战,强化军兵种战斗与协同行动

战斗与协同的原则和方法是战术思想的主体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前,印军山地作战囿于各种条件限制,通常按照“兵力为主,火力为辅”的样式实施,强调依托地形、工事和前沿部队层层抗击、稳扎稳打。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机动能力和突防能力的增强,印军吸收借鉴美军“空地一体”等作战思想,更加强调“火力为主,纵深打击”的打击方式,综合运用特种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等对敌实施全纵深、多方位、高精度的立体打击,一举达成作战目的。

兵力行动孤注一掷。印军1个典型的山步师,步兵约6200余人,占编制员额的40%;有9个营,占营编制的50%;考虑装甲兵山地受限较大,师不编制装甲团;重点增加9种类型的勤务兵种,员额5000余人,占编制员额的35%。装备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90余门,自动步枪4500余支、卡宾枪4500余支、狙击步枪140余支、轻机枪400余挺、中型机枪80余挺等。印军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在進攻作战思想的指导下,印军强调在主要方向、关键时节投入压倒性兵力兵器,力求孤注一掷、速战速决。一般而言,进攻兵力为敌方的2~3倍,首次投入的兵力约为进攻兵力的2/3,预备队约为1/3,不设第2梯队。一个山地步兵营的进攻正面为1000~1500米,仅为美军第10山地师的步兵营的1/3。印度山地步兵师有包围、突破、渗透、正面进攻等机动作战样式,按照开进与展开、突破、混战、纵深战斗与追击实施。其中,混战是印军独创的决定性转换阶段,目的是严格控制防止敌反冲击,并继续向纵深发展攻击。而在阵地防御战中,则依托支撑点组织环形防御。目前,根据印军战场的建设计划,2017年底之前就能完成边境高海拔地区50多个据点的哨所、营房、弹药库、火炮阵地和直升机机降点的全面升级。

印度精锐廓尔唁山地部队在美国本土受训

火力行动注重综合。近年来,印度山地作战更加注重空地一体火力打击。山地师属炮兵旅编有适宜山地作战的120毫米迫击炮、105/155毫米榴弹炮、130毫米火箭炮等多种火炮。2012年底,印军正式向美国购买了145门155毫米39倍口径的M777式轻型榴弹炮,该炮可以由牵引车拉动,也可以由直升机运输,非常适合山地作战。而升级后的俄制火炮,射程可达40千米。印军还组建了新的无人机中队,为炮兵提供引导和打击数据。印军山地师在主攻方向作战,可得到上级1个炮兵旅的火力支援。此外,还能得到空军1~2个飞行联队的火力加强。印度陆军航空兵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锐力量,2013年,印度陆军为下辖的13个军都组建了1个武装直升机中队、1个侦察直升机中队、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并在6个地区司令部各组建了1支由5架运输机组成的战术性空运支援支队,计划2015年—2017年升级为陆军航空兵旅。

联合行动多维打击。2011年,印军提出“战区联合作战”理论,在作战样式上更加注重实施以陆军为主的陆空联合作战。“战区联合作战”理论客观要求印军在山地作战时,以“攻势作战、立体作战和纵深打击”为立足点,在战争初始就利用广阔的战场空间,综合运用陆军航空兵、空军航空兵、野战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实施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在兵力火力打击的同时,运用电磁“软杀伤”的方式争夺主动权。印军要求强化陆军与空军的协调,在攻击发起之前,歼击轰炸航空兵轰炸敌纵深重要军事目标,迟滞敌纵深支援部队,夺取战场制空权;在进攻作战中,歼击轰炸航空兵为陆军部队提供近距离的空对地支援,配合地面炮兵不间断地对敌预备队、指挥所、一线阵地实施强大火力突击,以瘫痪敌防御体系。印军要求在必要时,特别是空军无法出动的恶劣天气时,通过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打击敌方“脆弱地区”和“脆弱点”。要求特种部队能够袭击敌后方的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阻滞敌军反击和后勤补给,并迷惑敌军,制造恐慌。

结 语

山地作战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近年来,印度陆军的战略任务从本土防御向战略打击转型,加强山地作战是印度陆军改革调整的重要内容,陆军3个打击军与10个守备军更倾向于执行多样化的作战任务。并且,山地作战部队也并非孤立的作战部队,它是联合作战背景下遂行山地作战的主体性兵种,目前印军80%的演习均为联合演习,师以上规模的演习几乎都要空军参加。由于印军山地部队更多依赖于自身的保障,而且以“孤注一掷”的方式作战,其对后勤的依赖性较小。总之,印度在中巴两个战略方向集中了100多万陆军部队,主要还是以山地作战为主,虽然近些年陆军转型使山地打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受制于国内的军工、技术以及山地作战的特殊战场,还未能超越“人海战术”,想要打赢山地战争,更显一厢情愿。

责任编辑:葛 妍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军山地陆军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一天全歼“王牌旅”
巴基斯坦释放被俘印军飞行员
1967年,解放军一个月内两次打退印军入侵
浅析山地别墅的景观设计及施工特点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克什米尔雪崩 17名印军士兵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