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兴
园艺治疗:概念、内涵与理论依据
陈仁兴
园艺治疗是一门集园艺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是指在园艺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专门的园艺活动,帮助残疾人获得情绪、认知、身体及精神等方面的改善。园艺治疗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它的主要适用对象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并大致可分为治愈型、社交型和职能型园艺治疗三类。栽植、手工艺和户外观赏活动是其主要活动内容,通常采用质性评估与量化评估两种评估方法。此外,园艺治疗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理论依据,主要有注意力恢复理论、压力缓解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及亲生命性理论。在经济“新常态”下,园艺治疗在我国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园艺治疗;残疾人;概念;内涵;理论依据
大自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天性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对大自然的依恋与欢喜。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大自然与人类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大自然不仅具备审美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园艺治疗(Horticultural Therapy)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医学治疗手段相比,园艺治疗更加环保,其成本低、无任何副作用,这也使得园艺治疗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青睐,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发展。与国外相比,中国园艺治疗的发展起步较晚,大陆地区园艺治疗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园艺治疗的学术研究大多集中于园艺治疗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国外园艺治疗经验的介绍等方面,但对园艺治疗的内涵研究相对不足,尚缺乏关于园艺治疗的理据研讨。因此,本文基于园艺治疗的概念与内涵的阐述,着重论述其理论依据,以寻求理据支撑与文化根基。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济南 250100
目前,园艺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称谓也有较大差异,如中国台湾称之为园艺福祉,日本称之为园艺疗法。根据美国园艺治疗协会的定义,园艺治疗是指对在身体以及精神方面有必要进行改善的人,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等活动,使其在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多方面进行调整与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郭毓仁等认为,园艺治疗是指通过有系统的园艺活动,如种植花卉、蔬果,或者从事干花手工艺、疗愈性景观设计等,让参与者在社交、情绪、身体、认知、精神及创意等方面获得改善。[2]综合来讲,园艺治疗区别于一般的园艺活动,园艺治疗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园艺治疗师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和能力后,设计具体可行的园艺治疗方案,帮助服务对象在整个园艺治疗过程中,获得生理、心理、精神与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裨益,从而恢复服务对象的身体机能与精神状态。可以看出,园艺治疗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不仅需要园艺学领域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不仅专注于参与者个体,更要着眼于园艺治疗的整体过程。
园艺治疗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其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群体。一是残障人士。园艺治疗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目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方式大多是药物控制,同时对其进行监视,避免出现意外状况。更有甚者,对精神病患者采取“铁链式的捆绑”等方式,将其终生监禁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以防止其外出伤人或走丢,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方法不仅对病情的康复无益,而且会导致其进一步恶化。而园艺治疗是让精神病患者在花园、园林中散步欣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从事一定的园艺活动,以达到缓解病情、逐渐康复的目的。残疾人由于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缺陷或阻碍而无法独立生活或者发展他们的潜能。[3]由于大自然所特有的亲生命性,使得残疾人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忘却了残疾的生理缺陷,从而有助于提升其自信心,改善精神状况。如1979年美国一慈善团体成立了“残疾人园艺促进联盟”(The Federation to Promote Horticulture for Disabled People,FPHDP) ,该组织旨在帮助残疾人参与园艺活动,提升自信心与自尊水平,从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
二是老年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从退休前的社会交往中退出,生活单调,普遍存在着心理孤寂、抑郁情绪等问题。因此,除了改善老年人的物质条件外,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与社会交往需求。园艺治疗让老年人参与一些简单的栽植、插花手艺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其平衡力和手脑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为老年人群体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改善了老年人的精神状况。此外,园艺治疗同样适用于亚健康群体、吸毒人员、犯罪人员、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以及具有心理问题的人群等。
园艺治疗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能力为基础,着眼于服务对象整体效能的提升,从而实现园艺治疗方案的“私人定制”。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对园艺治疗的分类方法,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园艺治疗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治愈型园艺治疗。该类型主要是在园艺治疗师的指导下,服务对象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植物的种植、栽培等园艺活动,在与植物进行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帮助参与者恢复身体健康,获得精神愉悦。
第二类为社交型园艺治疗。社交型园艺治疗是在园艺治疗师的指导与协助下,设计一些较为轻松以及带有娱乐性质的园艺活动,旨在增强参与者之间的彼此交流与互动,以达到促进参与者社会交往的目的。
第三类为职能型园艺治疗。该类型主要是面向有意习得园艺治疗知识与技能的人群。在园艺操作过程中,参与者通过学习与实践该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期发展成为园艺治疗师等专业人员。
园艺治疗的活动内容相当广泛,可以说,凡是与园艺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归入园艺治疗的范围之内。台湾学者郭毓仁将园艺治疗的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五类,即:室内栽种、室外种植、艺术品与手工艺、户外郊游、团体园艺活动等。[4]本文借鉴香港、台湾等地区园艺治疗的实践,将园艺治疗的活动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栽植活动,既包括室内栽植,也包括室外种植。如栽植花卉、蔬菜、水果等。二是工艺活动,主要是利用花卉等“半成品”,根据参与者个人的喜好与审美,进行插花、干燥花、盆栽组合设计等手工艺活动。三是户外观赏活动,主要是组织参与者进行远足与郊游活动,例如参观花卉展、动植物园、蔬菜博览会、园艺展、公园等,在户外观赏过程中,释放自我。四是其他衍生类活动,例如参与者可以将自己栽植的花卉、水果、蔬菜等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可以进行相关的烹饪活动等。
园艺治疗旨在鼓励服务对象主动参与由园艺治疗师设计的园艺活动,使参与者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等均有所改善。因此,园艺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目的是提升服务对象的健康与福祉。与传统的医学治疗相比,其见效较慢,但对服务对象的改变具有持久性,且无副作用。总的来说,园艺治疗的目标在于通过园艺治疗活动,使服务对象获得身体健康与精神层面的提升(如促进社会交往与增强自我价值感等),最终获得身体层面的康复与健康以及社会层面的接纳与共融。园艺治疗的目标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园艺治疗的目标
园艺治疗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两种:质性评估与量化评估。质性评估主要是采用观察法与个案访谈的方式,研究者需要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观察法是研究者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通过观察服务对象在参与园艺治疗项目前后的变化,来考察园艺活动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从而评估园艺治疗项目的有效性。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生理机能(动手操作能力、行走以及其他日常活动等)、情绪变化(自我形象、压力缓解、行为表现等)和社会功效(社会交往、独立工作能力等)。而个案访谈则是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深入交谈,考察服务对象的主观认同,包括服务意义、益处或价值以及服务满意度等,从服务对象自身的角度考量园艺治疗对其产生的影响。由于园艺治疗的服务对象大多是残障人士、老年人以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质性评估在园艺治疗的评估方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园艺治疗的发展,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也加入到园艺治疗的研究队伍中,推动了园艺治疗的量化评估的发展。量化评估是对评估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常采用现代的实验方法,并辅之以问卷法,对治疗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前测与后测的设计,评估治疗效果。其评估指标主要是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福祉感(Sense of well-being)、认知能力(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等。其中,自我效能感与福祉感主要是通过量表的形式,考察其提升程度是否达致社会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这种定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研究者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估更具有客观性。
园艺治疗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残障人士康复、老年人照护及其他身心障碍患者的康复中。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园艺治疗的可行性与成效性。园艺治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园艺治疗相关的理论主要有Kaplan R 与Kaplan S夫妇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乌尔里希(Ulrich)提出的压力缓解理论(Stress Recovery Theory,SRT)、生态系统理论以及亲生命性理论。
著名环境心理学家Kaplan R 与Kaplan S夫妇在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时,正式提出了具有影响力的注意力恢复理论。[5]注意力恢复理论是在威廉斯·詹姆士提出的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意注意是指人类在工作过程中为完成任务而需要注意力的参与,当个体对这个任务毫无兴趣时,个体需要耗费的注意力与精力会更多。Kaplan夫妇在此基础上,将注意力进一步分为定向注意(Directed Attention) 和 无 意 注 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无意注意不需要人们集中注意力,只需随意注意眼前的事物即可,可令人放松;而定向注意需要人们专注精神,尤其是面对对个体毫无吸引力的任务时,更是如此。因此,定向注意是人们有效地工作、学习以及从事其他事务的重要保障。然而,个体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减弱,造成难以集中注意力。[6]定向注意容易精神疲劳,从而导致工作的无效与失误,犯错率提高,抑制个体的创新性,给个人带来负面情绪等不良影响。如果长时间使用定向注意,达到一定强度后,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衰竭。[7]然而,当个体置身于恢复性环境中时,其注意力会慢慢恢复,因为个体的天性中存在着一种亲近大自然的属性,保留着对自然环境的本能反应,个体会在无意识下自动选择大自然的刺激物。当个体身处自然环境中时,除了能引起无意注意之外,还能达到降低使用定向注意的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自然环境有助于个体从注意疲劳中复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8]
Kaplan R 与Kaplan S夫妇进一步提出了恢复性环境的四个特征,即远离(Bing Away)、延展性(Extent)、魅力性(Fascination)和相容性(Compatibility)。[9]
3.1.1 远离。指个体暂时远离日常生活,或到平常不会去的地方,做一些不同于其日常的事情,从工作压力中释放自己。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森林、田野、公园等自然环境则成为注意力恢复的重要资源。[10]当然,个体不仅要身体离开原有的环境,心灵与精神上也要抽离原来的心境,彻底放空自己。如果置身自然环境中仍然想着日常的琐事,则不会达到疗愈的效果。
3.1.2 延展性。指具有延展性的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达到各元素之间的融合与协调。除了让个体完全放松心灵外,还能够使其产生探索的动机,比如空旷的田野、公园和大海等环境就十分具有延展性。如果空间有限,也可以经过一些特别的设计,人为扩大环境的延展性,如日本庭园中的缩景设计就充分增强了有限空间的延展性。
3.1.3 魅力性。指大自然蕴藏着一种天然的魅力,蓝天、白云、夕阳等为我们提供了独有的柔性魅力(Soft Fascination),当人们身处大自然中时会不自觉地被其所深深吸引,留下无限的空间,去反思自己。
3.1.4 相容性。指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容性,相容性的环境与个人喜好、倾向高度一致,很容易产生共鸣。当人类身处相容性较高的环境中时,便很快融入其中,放空自己,对注意力的恢复大有裨益。
当个体身处恢复性环境中时,头脑开始清净,注意力逐渐恢复,内心的私心杂念逐渐减少,从而达到彻底释放自己、帮助个体自我反省的目的。注意力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接触到自然环境,而个性化的园艺活动使个体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从而有效帮助病患者恢复健康。
1983年,乌尔里希(Ulrich)提出了压力缓解理论,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压力减少理论或压力恢复理论。每当个体面临应激性的挑战,承担超负荷的任务或处于危急的情形时,压力油然而生。[11]当个体身处压力之下时,其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压力作为消极情绪的来源,会给人们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造成个体幸福感降低,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与身体机能。然而,当个体身处自然环境中时,大自然中的一些环境因素会引导个体的注意力从原有的生活状态中抽离,从而远离压力源。更重要的是,自然环境往往给人以美的感受与体验,转移人的注意力,因此会给个体带来积极情绪的转变。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往往会诱发个体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上的良好反应,从而达到缓解个体压力的目的。若个体身处的自然环境符合恢复性环境的几大特征,与个体的兴趣与喜好相契合,则更有助于个体压力的缓解。[12]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上的压力源也与日俱增,整个社会充斥着焦虑、抑郁与浮躁。乌尔里希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病患者还是健康群体而言,与缺乏自然元素的建筑环境相比,绿色植被、花卉、水景等自然景观在舒缓压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13]园艺治疗根据服务对象自身的特点与需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园艺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服务对象的压力,进而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提升幸福感。
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其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模型。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理论视作人与环境系统的函数,环境系统又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该模型指出,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与复杂的环境系统持续互动和联系着,环境系统又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类生活,这种影响因人而异。生态系统理论注重环境系统对人们行为方式与个体成长的影响,试图通过改善个体所处的环境系统,达到促进个体各项身体机能改善的目的。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进一步划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及长期系统。[14]在园艺治疗中,微观系统是与个体联系最紧密的系统,因为它与个体接触较为频繁。植物栽培、插花景观等都属于微观系统。虽然布朗芬布伦纳系统地引入了生态系统理论,但是,对于如何将生态系统理论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及园艺治疗中,他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因此,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研究基础上,Germain 和Gitterman于1980年提出了生命模式(the Life Model),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布朗芬布伦纳研究的不足。生命模式专注于个体的生命历程,其主要观点为,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一个与环境持续交换与互动的过程,个人与环境通过彼此交换来达到互惠的目的。个体改变环境,也被环境所改变。[15]生命模式旨在通过充分发掘个体的优势与资源,协助其积极营造环境与个体的交互性适应,从而有效缓解个体在生命历程中遭遇的不幸与压力,以达到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的目的。[16]现代社会中,某些残障人士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接触到自然环境,而园艺治疗通过营造自然景观,使服务对象置身其中。在观赏以及从事简单的园艺活动过程中,服务对象回顾生命历程,从而产生与自然环境的交互性适应,有助于摆脱消极情绪,达到身心愉悦与复健的功效。
亲生命性理论(Biophilia)是由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的开创者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提出的。亲生命性理论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和居住地的偏好,并且与“热带稀树大草原假说”相一致。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史起源于热带稀树大草原和处于过渡区域的森林。可以说,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几乎都是在这些地区或者相似的地区完成的。因此,人类喜欢居住在类似于稀树大草原及森林地带的环境中,或者其他替代性自然景观中。亲生命性理论认为,人类在潜意识里有一种与大自然其他生物亲密联结的属性,喜欢大自然是人类的遗传特质。因此,每当人们面对生命和自然环境时,都有一种共同的欢喜感与敬畏感,爱德华·威尔逊认为这种特质有利于人类生存。即使人类现在居住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里,但人类依然对大自然充满着无限憧憬与向往。这种对大自然的偏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本性,它使我们被大草原、森林或者其他大自然的替代物所吸引。由于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命元素,如食物、水、空气等,所以每当人类处于自然环境中时,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等方面,它均给人类带来积极影响。
园艺治疗是一门集园艺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在中国,园艺治疗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理论渊源。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口快速老龄化、公众亚健康现象、竞争压力增大、公众心理焦虑等,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要求社会发展不再仅仅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更加注重民生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在经济“新常态”下,园艺治疗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新机遇。亲近大自然本就是人类的基本属性,而植物具有一定的疗愈功能,人们可从大自然获得平静与心理慰藉。当前社会亟待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人们逐渐意识到园艺治疗活动可以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指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虽然园艺治疗在我国才刚起步,但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来说,园艺治疗在我国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美国园艺疗法官方协会网站.http://www.ahta.org/content.cfm/id/faq.2009.06.26.
[2]郭毓仁,张滋佳.绿色医生——园艺治疗与个案故事.台北:文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45.
[3]丛晓峰,唐斌尧.转型期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
[4]郭毓仁.治疗景观与园艺疗法.台北:詹氏书局,2005:5—12.
[5]Scopelliti M, Giuliani M V.Choosing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across the life span:A matter of place experie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4, 24(4):423-437.
[6]Staats H, Hartig T.Alone or with a friend:A social context for psych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4, 24(2):199-211.
[7][9]Kaplan S.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5, 15(3): 169-182.
[8]Velarde M D, Fry G, Tveit M.Health effects of viewing landscapes—Landscape types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07, 6(4): 199- 212.
[10]张俊彦,陈炳锟.以脑电波探讨恢复力之环境对生心理影响之究,兴大园艺,2001(26):49—61.
[11]Han K.A reliable and valid self-rating measure of the restorative quali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4(4): 209-232.
[12]Linda S.Environmental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2012:58-65.
[13]Ulrich, R.S.Effects of gardens on health outcomes: Theory and research.In C.C.Marcus & M.Barnes(Eds.),Healing Gardens: 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New York: John Wiley,1999:27-86.
[14]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江海学刊,2013(3):113—119.
[15]Malcolm Payne.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55.
[16]Barbra Teater.Social work theory and method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余潇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3.
Horticultural Therapy: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CHEN Ren-xing
Horticultural Therapy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which integrates horticulture, medicine, psychology and some other disciplines.It helps disabled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cognitive, physical, mental and other conditions through the design of specialized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orticultural therapists.The development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ts main objects are the disabled and the elderly, and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 Social Horticulture and Vocational Horticulture.Planting, handicraft and outdoor ornamental activities are its main contents,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re usually adopted.In addition, Horticultural Therapy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Stress Recovery Theory, Ecosystem Theory and Biophilia.Under the " new normal " of China's economy, Horticultural Therapy in China will have a good opportunity and a lager development space.
Horticultural therapy; Disabled people; Concept; Connotation; Theoretical basis
C913.69
A
2095-0810(2017)27-0075-06
陈仁兴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残疾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