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应对味觉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味觉会出现退化,也就是味觉迟钝的情况。这其中,对咸味的感知迟钝得最为明显,因此一些老年人做菜时若放入和以前同样多的调料会觉得“饭菜不香”,等觉得合适时,往往已无意中多加了糖、盐等调味品。那么,老年人味觉减退的原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应对呢?
使老年人味觉减退的因素有很多,因为食物的滋味不仅来自于舌头的基本味觉,而且与嗅觉、视觉、神经等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进入老年后,舌乳头开始萎缩,味蕾也大大减少,因此易出现味觉障碍,甚至味觉逐渐丧失。此外,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唾液腺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因而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进食乏味、食欲减退等现象。同时,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加快味觉退化,如漱口水使用不当、经常刷刮舌苔等。
有研究称,老年人对咸味、甜味、苦味、酸味的敏感度均比年轻时降低了很多。因此即使老人身体健康,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味觉减退,口味变重,越吃越咸。而这些变化都是逐渐发生的,老人自己很难察觉,一般都是在老人为儿女做菜时,被家人发现的。在日常生活中,为应对味觉减退,老年人主要应从营养补充、生活习惯和烹调手法三方面进行调整。
营养补充:与味觉关系密切的营养素主要有锌、铁、维生素A和烟酸,补充这些营养素可显著延缓味觉减退。海鲜与肉类是锌含量较高的食物,其中,以牡蛎含锌量最高。但此类食物热量太高,老年人不宜多吃。含铁质丰富的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鱼、虾和豆类。绿叶蔬菜中含铁多的有苜蓿、菠菜、芹菜、油菜等。而维生素A多存在黄绿色蔬菜和蛋黄中,烟酸则蕴含在动物内脏或坚果中。
生活习惯:①加强锻炼,延缓全身衰老过程;②尽量少刷舌苔,减少对舌乳头的刺激,漱口水建议用生理盐水代替;③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尤其已经出现味觉退化的老年人不能为了口感,而吃过咸、过辣的食品;④多喝绿茶等清淡的饮料,不喝甜腻的饮料,以减少甜物在口腔中停留而产生酸性物质。
烹调手法: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多于6克,所以烹调宜采取低盐烹调法,可通过一些调味品和食材来给菜肴增色添香提味,如用醋和酱油替代部分食盐。一般而言,5匙醋与1匙盐的含钠量大约相等,两汤匙酱油的钠含量约相当于1茶匙盐。此外,老年人对酸的敏感度退化较慢,因此在烹调时加点柠檬汁是不错的调味方式。煮汤时若加上排骨,做成高汤即可增味,便可少用点盐,也可另外加点蛤蜊等海鲜,或是加入一两朵香菇,都能增加汤的味道。最后,调料如咖喱、蒜头、八角或芥末等都可明显增加菜肴的味道。
这里给老年人推荐一个“舌保健操”,每天让舌头做个简单的“体操”,能明显延缓味觉的退化。首先,让舌尖在口腔内由前向后卷动12次;然后,用舌尖舔左颊或右颊,由后向前来回各12次;最后,将舌前半部顶在上腭,吞咽口水12次。每日起床后和睡前做这套操,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并加强其流动,保持舌部湿润,从而延缓味觉退化。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