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7-09-18 12:11韩俊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可行性必要性

韩俊强

摘 要 “翻转式课堂”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方式。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上性别和民族差异并不明显,但女生的学习意愿高于男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意愿高于非少数民族。将“翻转式课堂”应用于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度、拓宽学习渠道、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积极的师生学习意愿、快速发展的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具体路径可通过完善在线课程体系建设、转变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来实现。

关键词 “翻转式课堂” 公共管理专业 民族院校 可行性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翻转式课堂”成为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所谓“翻转式课堂”,英文专有名词为“The Flipped Classroom”,又可以译为“反转课堂”,是指将教师“课堂传授”与学生“课后消化”的传统学习范式进行翻转,变为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最早产生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高中校园,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以及知名网络学习平台“可汗学院”的推广下逐渐流行,2012年前后进入我国教育界的视野。

从国内研究动态来看,笔者基于中国知网采用主题模糊检索的方式,以“翻转式课堂”、“翻转课堂”、“反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等关键词进行了多重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有效研究文献起始于2012年,自2013年开始实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达到3047篇,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题。综述已有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偏重理论探讨,包括对“翻转式课堂”的定义、内涵、特征、实施意义等进行理论层面的讨论;另一方面是对如何应用“翻转式课堂”开展课程模式改革、如何进行有关平台建设等具体操作层面的探讨。整体而言,由于“翻转式课堂”在我国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已有研究呈现出关注度高,但聚焦点过于集中;涉及方面广泛,但缺乏就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受众的针对性深入分析等缺憾。本文基于某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群体展开调研,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互联网+”时代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在校生对“翻转式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的认知情况如何?接纳程度如何?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推广“翻转式课堂”新型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及主要障碍在哪里?

2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与学习意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与学习意愿,我们对某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校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开展,辅助以深度访谈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以及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接纳情况。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50份,实际回收问卷233份,有效问卷228份。剔除了某些重要信息缺失的不合格样本,共获得有效样本为217份,问卷有效率为86.4%。具体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2.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表1: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性别比例为1:1.06,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数比例为:1:1.26。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均占样本总人数的1/4以上,大四学生人数稍偏少,占样本的19.33%。从就读专业来看,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数均占样本的1/3以上,土地资源管理人数较少,占样本的9.78%。

2.2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情况与学习意愿

问卷中我们通过设计问题“你了解“翻转式课堂”吗?”来测度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情况,答案设计为“完全不了解”、“不了解”、“一般”、“了解”、“非常了解”5个层次。问卷中我们通过问题“你愿意采用“翻转式课堂”进行学习吗?”来测度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学习态度,答案设计为“非常不愿意”、“不愿意”、“一般”、“愿意”、“非常愿意”5个层次。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从认知情况来看,对“翻转式课堂”不了解及完全不了解的占群体总人数的18.03%,其中男生与女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28.46%和25.17%,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28.17%和25.66%。对MOOC了解及非常了解的占群体总人数的 24.73%,其中男生與女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22.42%和26.4%,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32.22%和35.55%。可见,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对MOOC的认知程度较好,男女性别和不同民族在认知情况上差异并不明显。

从学习意愿来看,不愿意及非常不愿意采用“翻转式课堂”学习的人数比例为23.46%,其中男生与女生分别占各自群体总人数的26.03%和21.81%,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25.17%和27.85%。愿意及非常愿意采用“翻转式课堂”学习的人数比例为12.57%,其中男生与女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30.73%%和36.54%,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各自群体的38.22%和33.9%。可见,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学习意愿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意愿高于男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意愿高于非少数民族。

3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应用翻转式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3.1 有利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实施endprint

公共管理教学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对公共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社会现象进行解释,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理念使学生了解、掌握公共管理领域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源自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多元文化中积极地相互学习、和谐共存,其主旨是倡导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平等性。翻转式课堂不同于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扩展了学生学习的平台与空间,有利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

3.2 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度

民族院校的生源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重远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无法完全理解、吸收课堂内容的情况。在翻转式课堂模式中,课程知识的学习采取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课前老师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案例材料等内容告知学生,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知识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接受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反复学习,直至充分理解掌握,而不再仅限于每次有限的课堂课时,这对于民族院校一些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尤为适用。

3.3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传统教学中,课堂讲授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完成,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包括课堂上使用的学习资料、学习案例一般由老师整体安排。区别于传统课堂,“翻转式课堂”改变了传统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受众——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中心,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中”两个时段,在“课前”自我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所学课程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关注焦点、擅长领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自学,大大拓宽了学习渠道,有利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4 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学习与互动

以“讲授”为中心的公共管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直接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较弱,师生之间的互动有限,再加上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各异,课堂效果往往不好。“翻转式课堂”采用课下与课上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师由单向传授者变为互动学习的主体,起到组织课堂、引导教学的作用。同时,为了便于老师答疑解惑,往往建立有与该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课堂,在网络学习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进行交流互动。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教授者与学习者的身份界限打破,师生交流的时间、地点不再受限,极大地增加了交流时间,拓宽了学习空间,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学习与互动。

4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应用翻转式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1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便捷的硬件条件

发达的互联网是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翻转式课堂”课程知识的重要传播载体。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活。在“翻转式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互联网作为重要的硬件条件,其虚拟性、时空分离性、便捷性,能够实现课程资料的即时传递,虚拟课堂空间的随时交流,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拓展交往,为学习掌握课程知识提供便捷的硬件保障。

4.2 积极的师生学习意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个体主动认识、研究、获取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它作为一种推动个体求知欲迸发的内在动力,对学习的促进、学习效果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从调查结果来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对采用“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意愿较高,学生对“翻转式课堂”的学习兴趣也普遍较高。师生积极的学习意愿能够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为翻转式课堂的顺利推行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其不断地投入时间、精力,并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3 快速发展的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丰富案例

公共管理学科根本上讲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应用性学科,丰富的案例能够生动地解释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提供保障。翻转式课堂课前与课上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也要求在课前学习阶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料以帮助其加深理解知识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发生了跨越式的变革,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政府公共职能边界的拓展、公民社会的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等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专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库。

5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应用翻转式课堂模式的路径选择

5.1 完善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在线课程体系建设

“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必须建设配套的在线课程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搭建配套的在线课程体系。在课题体系的设计中应该提供包括课程案例、教学视频、演示文稿、课后习题、参考书目等尽可能丰富的教学资料;其次,要创建方便课堂交流讨论、学生提问及自我展示、教师反馈问题等的网络课堂空间,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教师全程辅导的“翻转式课堂”创建基础条件。

5.1 转变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的自觉反映和价值取向。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翻转式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及时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变“讲授者”角色意识。从根本上认识“翻转式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意识到这一新载体对于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传播、学科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利用这一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科内涵。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适应“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节奏。

5.3 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指导和监督师生的教学行为。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应该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过程进行全面考核,以检测是否实现了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并依据此及时作出改进决策。具体设置中除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外,还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实践的评价,以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5.4 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

“翻转式课堂”的应用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放平等的学习态度,来应对全新教学模式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应自觉主動地利用学术平台、通讯工具、视频网站、学术论坛、个人网页等学术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尤其是突出民族特色和公共管理特色的案例分析,建立丰富的案例库,充实学科知识内容。

6 结语

总而言之,“翻转式课堂”的引入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颠覆了传统教学活动的课堂模式和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摇篮,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更是肩负着培养优秀少数民族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重要责任。通过“翻转式课堂”的新颖教学形式,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公共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Brunsell,E.,M.Horejsi.A Flipped Classroom in Action[M].Washington: The Science Teacher,2013.

[2] 何芳.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3).

[3] 刘红.大数据时代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 刘承焜.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5] 李小涛,张建武,蔡旻君.MOOC时代美国高校教育价值观的微变及其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可行性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