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杂志型民生类节目的板块设置与编排探讨

2017-09-18 04:33郭磊
商情 2017年30期

郭磊

【摘要】开办民生类电视节目几乎是每一家地方电视台除了时政新闻即联播节目的第一首选,民生节目反映百姓身边事、关心事,受众面广,办好一档民生类节目,容易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说民生节目是一道菜,如何把这些食材加工好,让观众喜欢“吃”,是栏目需要认真考量的指标。节目的编排效果体现在栏目这一“厨师”角色是否到位,可以说,电视编辑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堪称节目的“灵魂”。为此,栏目制片人、编辑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巧。笔者多年来作为民生类电视新闻栏目的编辑,感受颇深。

【关键词】板块设置 特色板块 推陈出新 整合专栏

近两年,为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栏目除了继续把常规新闻做好、做活外,也渐渐地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的版块,根据不同群体的收视需求,打造专业化版块,努力实现栏目的升级和转型。

一、打造特色板块,集聚不同收视群体

特色版块体现“特”,内容定位清晰。如《你忙我帮》是目前栏目最具影响力的版块,立足为百姓办实事,通过帮忙记者关注民生急事、难事、烦心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民生视点》是与毕节当地另一家都市报纸《乌蒙新报》联合打造的一档对社会热点进行深度报道的子栏目,该节目的前期采访由两家媒体派记者进行联合采访,并于同一天刊播。《食品安全之眼》主要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曝光追踪;此外《健康直通车》关注市民健康;《毕节家园》关注房产家装;《科普视窗》关注科技动态,探求新闻事件真相;《阳光119》关注消防救援;微纪录片《七十二行》关注各行业百姓的生存状态、人生感悟,体现人文关怀;《媒体时空》关注媒体资讯;这些子板块都有独特而精确的定位。

二、栏目整体编排和布局

(一)认真选择好头条,布局好专栏节目。

头条新闻很重要,堪称“排头兵”,可以起到节目的旗帜作用。头条新闻选好了,整档节目就会有分量,收视率就会高;反之,会直接影响观众对节目的整体印象,从而影响收视兴趣。

曾经有的编辑在编排稿件时先把时效性强的动态性新闻放在开始部分,但后来大家也都形成了共识,就是选取头条的原则不是时效性因素,而是重要性因素,要把最吸引人、新闻价值最高的放在前面,而且头条新闻既要代表栏目的特色,又要能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所以,通常来说,90%的头条新闻须是体现栏目特点的社会民生类新闻。其它才是重要资讯,突发事件和动态新闻。

根据栏目的时长情况,我们在编排节目时,前四条通常为“头条+突发动态+常规民生新闻”,接下来是《你忙我帮》,可以说《你忙我帮》及之前的节目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接下来是一般的常规动态报道,最后是服务性专栏,如《健康直通车》、《毕节家园》等。由于另外的多个专栏为周播节目,为了平衡每天的专栏节目,分别从周一至周日固定安排播出时间,在原有的编排顺序基础之上追加在《你忙我帮》之后的时间段。根据内容或时效性的不同,对新闻信息进行归类,然后再把若干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节目组合成板块,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串连成节目的编排方式。板块化编排可以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有序,取得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明确对县区通讯员稿件的编排原则

(1)编排好重要的新闻。重要新闻靠前播出,甚至头条播出。这类新闻主要是地方成就性报道,包括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对于做得很好的节目,我们也会进行重点的推出。由于市台的节目覆盖已经涵盖了全市200多个乡镇,市台播出的节目有了地方台不具备的收视群体,这个平台也让各地方台很重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节目质量的提升。

(2)找好规律,对稿件进行组合编排。将一组可以找到内在联系的新闻组合在一起播出。包括同类、综合、对比、回顾、背景链接等多种方式。比如同是涉及“三农”的题材可以进行组合编排,有效串接,同时归纳出共同的地方,延伸一些政策法规的普及等。

(3)利用好新闻线索,延伸采訪内容。地方台提供的新闻稿件有的单从新闻价值上很一般,但是往往会蕴含一些较重要信息量在里面,我们的处理方式就是派出记者去把这些隐藏的线索挖掘出来,或者直接向该作者约稿,做相关的延伸内容的报道。比如某县给我们传来了一条关于表彰孝亲敬老的动态报道,其中提到几个受表彰人物的事迹,文字说得很少,但我们认为这些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代表性,于是,我们派记者对其中的两个人物进行了跟拍式采访报道,挖掘一些感人的细节。再比如某县举行了一个开工仪式,将对一处天然的瀑布进行打造,文稿通篇讲仪式上的内容,对该景区描述不多,我们记者后来专门就此景区的打造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报道,节目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吸引了众多的网友关注点赞。相关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毕节城区的棚户区改造,通讯员传来的稿件主要立足点是介绍相关部门如何加快进度开展拆迁工作的内容,后经过我们的深入采访后,抓住了城区水库周边居民纳入改造范围的这个点,把多年来未有效解决的水库周边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这个点进行放大。在编排这类稿件时,我们不急于把动态的内容发出,而是在增加深度采访的内容延伸后,作为一个话题式组合报道集中推出,体现了较大的力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民生类节目的编排代表着栏目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体现栏目的个性特征。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信息的共享性日益突出,传统媒体已经不是一家独大,资料显示,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广告的变化其实是一个风向标,提示传统媒体要不断的变革、创新,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强化新闻的深度、独家,同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掘新闻节目编排手段,使新闻编排真正成为新闻的再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汤国兴.民生新闻的板块结构与编排创新探讨[J].青年记者,2013.

[2]车达.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的板块策划[J].新闻传播,2014.)

[3]王应军.民生之道[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