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摘要】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表现为: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健全统计信息资料,确保统计信息质量。但目前统计管理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制度、人员等方面。为弥补这些不足,需要采取完善和改进措施: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统计队伍法制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综合技能,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统计管理工作 规范化 制度 人员
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行,离不开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促进统计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完善管理制度与措施,加强统计管理是必要的。作为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确保各项活动按规范要求进行,最终为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创造便利。本文就如何实现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一、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统计管理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活动,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完善统计管理制度。规范统计管理活动,可以构建精简、高效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推动统计管理方法得到有效利用。进而建立起健全的制度与措施,提高统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2)健全统计信息资料。规范事业单位统计管理,有利于详细搜集统计信息资料,构建统一的数据库,获取全面的数据信息。并构建跨专业、跨部门的数据库,健全统计信息资料,促进统计数据信息资料更加有效的发挥效用。
(3)确保统计信息质量。规范统计管理活动能够推动事业单位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数据信息完整,减少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干扰,提高数据精准度,最终保障统计信息质量。
二、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的不足
由于相关制度没有落实,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影响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制度不完善。例如,一些事业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现有制度照搬照抄,未能有效适应具体情况。进而制约统计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不利于提升工作水平。
(2)法律意识淡薄。统计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相应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再加上一些领导不注重统计管理活动,未能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强,不利于提升统计管理工作效率。
(3)工作人员技能偏低。现有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偏低,忽视加强自身学习,对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未能严格按要求开展统计管理活动。因此,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统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
三、提高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的对策
为提升统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进行,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1)完善统计管理制度。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制定健全的统计管理规章制度,有效约束和规范各项活动,推动统计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要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及时根据变化发展情况,对统计管理制度优化和调整,促进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更好规范统计管理活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统计队伍法制教育。完善统计管理机构设置,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明确他们的职责,让统计管理人员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加强管理培训,注重对统计管理人员开展法制教育,让他们学法、懂法、守法。采用讲座、进修、交流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并保证统计管理有法可依,以严谨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精准与可靠,促进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3)提高统计人员综合技能。严格统计人员的从业准入制度,只有基础扎实,责任心强,具备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开展统计管理的各项活动。采用专业培训、讲座、交流学习等形式,为工作人员进修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统计管理流程,遵循规章制度,有效提升工作水平,为统计管理活动开展和工作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统计管理活动,普及现代化核算方法,增强统计数据处理效率和生成速度,保證数据准确可靠,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统计管理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可以弥补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水平,对事业单位统计管理效率提高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从制度、人员、信息技术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提高统计管理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琼.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统计分析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7,(05).
[2]贾秀萍.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5,(11).
[3]赵宏波.林国智.试论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