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冷凉灌区藜麦栽培技术

2017-09-18 07:31彭锋尚永军段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彭锋 尚永军 段亮

摘要 介绍了藜麦的特征特性,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与轮作倒茬、精细整地与施底肥、适时播种、查苗补苗与间苗定苗、中耕锄草与深耕培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玉门市冷凉灌区藜麦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藜麦;栽培技术;冷凉灌区;甘肃玉门

中图分类号 S5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037-01

藜麦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唯一的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被誉为“谷物之王”和“营养黄金”[1]。藜麦在1980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藜麦适宜所有人群食用,特别是对于高血脂、高血压、乳糜泻(对面筋蛋白过敏)、慢性病、糖尿病患者,对减肥塑身、素食者、运动员、婴幼儿、孕产妇、病后康复者非常适宜;对于健康人群,藜麦也是难得的营养美食。

1 主要特征特性

藜麦原产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为短日照植物,性喜强光;具有耐低温、耐干旱以及耐盐碱的特性。适合生长于海拔3 000~4 000 m的山地或高原上[2]。其生長适温14~18 ℃,生长气温为2~35 ℃,在营养生长阶段可耐轻度霜冻(-1~0 ℃),在种子结实之后可耐16 ℃低温[3]。藜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分类属藜科,双子叶植物,株高60~300 cm不等[4]。根系属浅根系,穗状花序,自花授粉,种子为圆形药片状,直径1.5~2.0 mm,千粒重2.4~3.0 g,表皮有一层水溶性的皂角苷,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和颜色有差异,大多为灰白色、乳黄色,也有部分品种的种子为黑色、紫色等深色。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可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等品种。

2.2 地块选择与轮作倒茬

海拔在1 500~2 400 m区域范围内均适宜种植。选择地势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避风、肥力中等的地块种植。

藜麦不宜重茬,连作病虫害严重,杂草多,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消耗量大,易造成减产。以豆类、薯类、小麦、玉米等作物轮茬,易提高藜麦产量,轮作年限至少2年。前茬喷洒过除草剂的土地不能种植藜麦。

2.3 精细整地与施底肥

在早春土壤解冻可以进行农事操作时,及时耙耱并镇压,做到地平土细。播种前3~5 d覆盖地膜,以保证土壤墒情有利出苗。

播前要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45~60 t/hm2,高效三元复合肥300 kg/hm2,将肥料混匀后均匀撒于地面,然后用犁铧或旋耕机将肥料施入土中。

2.4 适时播种

一般在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5~20 ℃时播种。采用覆膜平作穴播,人工点播或机械点播皆可,行距50 cm,株距25 cm。播种深度要均匀,过深出苗困难,过浅不防旱,不抗倒,一般播种深度为1~2 cm。用种量以6 kg/hm2为宜。

2.5 查苗补苗与间苗定苗

播种后3~10 d内即可出苗,发现缺苗断垄或漏种时,应补种。将种子浸入水中3~4 h捞出,用湿布盖上,放在20~25 ℃环境下催芽,露白后补种。也可在4~5叶时,雨后移苗补栽,连续3 d早晚用水浇苗。

出苗后注意铲锄杂草,并应及早间苗,幼苗长到10 cm时,进行第1次间苗,穴留3~4株。幼苗长到20~30 cm时,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留1株,留壮苗,保全苗。保苗密度7.5万株/hm2。

2.6 中耕锄草与深耕培土

中耕锄草与深耕培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藜麦幼苗生长缓慢,忌草荒,第1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应掌握破碎土块、围正幼苗、浅锄、细锄,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中耕后如遇大雨,应在雨后表土稍干时破除板结。

在8叶龄时逐垄逐株检查,拔除病株,残株。进行根部培土,促进茎基部次生根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支撑能力,有利于防止后期倒伏。藜麦从拔节期起,进入旺盛生长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茎杆生长速度加快,在清垄后,应进行中耕,刨断部分侧根,促进主根系发育,控制基部茎节生长,促进茎杆粗壮[5]。

2.7 水肥管理

藜麦对氮肥敏感,在生长前期不宜浇水追肥。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显穗前15~20 d。肥力较好的地块追肥1次,结合灌头水追施高塔硝酸磷或高塔硝酸磷钾75 kg/hm2。肥力较差的地块,在拔节期追施坐胎肥,施高塔硝酸磷75 kg/hm2,孕穗期追施攻粒肥,施高塔硝硫基(15-15-15)75 kg/hm2。藜麦开花后,每隔7~10 d喷磷酸二氢钾1次,连续喷2次,以促进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对于长势较强的田块,在初花期可用矮壮素100倍液或多效唑1 500倍液喷雾,防止倒伏[6]。

2.8 病虫害防治

藜麦在玉门市通常无病害,生长期主要是潜叶蝇、斑潜蝇、蚜虫等危害。防治潜叶蝇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喷雾。在田间初见斑潜蝇被害叶时,立即用药,应早晚施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48%毒杀蜱乳油1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2 500倍液喷雾[7]。

2.9 适时收获

藜麦成熟的标准是外观看叶大多脱落,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变干,叶变黄、变红,种子用指甲掐已无水分,即可收获[8]。收获前必须将病穗、杂穗去掉。

藜麦成熟时应及时收割,避开雨季。收获时采用人工收割,收割后放在打谷场晾晒7~10 d后脱粒,让籽粒有一个后熟的过程。种子入库前充分晾晒,当籽粒含水量低于12%时,及时进行精选包装入库。

3 参考文献

[1] 成明锁,刘增玉,李玉春.藜麦的种植与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3(11):43.

[2] 顾娴,黄杰,魏玉明,等.藜麦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15(30):202.

[3] 王晨静,赵习武,陆国权,等.藜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297.

[4] 肖正春,张广伦.藜麦及其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2):62.

[5] 朱玉红.通渭县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1):54.

[6] 李进才.藜麦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6(3):23-26.

[7] 李素军,宋胜普.宣化县藜麦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2.

[8] 魏玉明,黄杰,顾娴,等.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5(12):77-80.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