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指数与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之间的相关性

2017-09-18 01:28:42赵应丹
关键词:黄疸感染性胆红素

赵应丹

(盘州市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37

探讨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指数与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之间的相关性

赵应丹

(盘州市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37

目的 就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数与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感染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患儿81例,其中感染性黄疸患儿38例(观察组),生理性黄疸患儿43例(对照组)。将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指数作以比较,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前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数、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指标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前述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诊断中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可根据前述监测指标掌握患儿病情并判断黄疸预后。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新生儿黄疸分两种,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另一种是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发病诱因较多,绝大多数病理性黄疸多系于感染。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标记物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否存在密切相关性,可否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有效指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患儿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比较生理性黄疸与感染性黄疸患儿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1例基本临床资料收集齐全。观察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日龄5~17 d,平均日龄(3.4±0.5)d;16例肺炎,18例脐炎,4例新生儿败血症。对照组43,男23例,女20例;日龄4~16 d,平均日龄(3.3±0.4)d。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与日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别检测两组患儿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指标。观察组患儿接受抗感染治疗与蓝光照射治疗,同时口服肝酶诱导剂与金双歧退黄[1]。上述治疗实施5 d后再复查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指标。对照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前述指标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将观察组治疗前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指标值与对照组作以比较,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值。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前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指标同对照组呈现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述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值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值比较(±s)

组别 n 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观察组 38 - - - -治疗前 - 384.1±34.7 342.4±29.7 64.7±18.6 18.8±3.5治疗后 - 128.8±14.5 114.8±14.7 7.3±1.7 11.2±2.4对照组 43 102.7±15.5 92.4±13.5 5.4±1.1 10.7±2.1

偏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即白细胞计数与感染性黄疸间的关系,以总胆红素作为控制变量,经分析得到二者偏相关系数为(P<0.05)。据此我们认为C-反应蛋白鸡白细胞计数与感染性黄疸存在密切相关性。

3 讨 论

肝脏在炎性分子刺激下所合成的C-反应蛋白是一种相对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含量较低,细菌感染初期呈明显升高趋势,感染程度越严重其增幅越大,与此同时白细胞计数也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呈明显上升态势,一旦感染情况得以有效控制,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即呈下降趋势[2]。杨惠聪报道C-反应蛋白可用于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治中,临床通过监测该指标变化情况能准确评估婴幼儿感染程度与治疗效果。笔者对照比较了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发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并且观察组前述指标在治疗后明显降低。由此反映早期感染性黄疸患儿普遍存在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指数升高表现,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指标值明显降低表示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感染性黄疸诊断中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可作为早期诊断重要监测指标,临床密切监测前述指标有助于准确掌握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判断黄疸预后。

[1] 陈正莉.新生儿C反应蛋白与感染性病理性黄疸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2):31-32.

[2] 田爱存,尹彦姝,宋存红,等.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病理性黄疸患儿感染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74-17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46.11

B

ISSN.2095-6681.2017.20.197.02

猜你喜欢
黄疸感染性胆红素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34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6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