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贵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张家贵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目的 对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4月就诊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被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为联用丁苯酞注射液于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46例,对照组为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46例。依据NIHHSS减分率评估效果。结果 经治疗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患者在观察组占80.5%明显高于对照组56.5%(x2=14.107,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方案,建议临床多加应用与推广。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
《中国急性脑梗死诊疗指南2010》将丁苯酞软胶囊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药物,虽然该药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良好改善作用,但经口服用生物利用度低,并且对于急性期存在吞咽障碍患者并不适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神经功能具有促进恢复作用的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笔者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单用丁苯酞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基本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方法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4.2±5.3)岁;NIHSS评分(12.6±2.5)分,Barthel指数(34.6±2.3)。对照组女24例,男22例;年龄最小的为46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64.7±6.2)岁;NIHSS评分(12.3±2.1)分,Barthel指数(35.2±2.4)。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拜阿司匹林或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丹红或灯盏花活血化瘀治疗基础上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将25 mg丁苯酞注射液分两次静脉滴注完,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方案治疗,丁苯酞注射液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30 mg依达拉奉与100 ml生理盐水配合使用,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每天静滴两次,连续给药2周[1]。
1.3 疗效评价标准
在完成为期两周治疗后的第一天采用NIHSS评分表评定患者功能缺损程度,根据治疗后NIHSS减分率评估疗效。治疗后NIHSS减分率达或超过91%判定基本痊愈;NIHSS减分率达或超过46%但不足91%判定显著进步;NIHSS减分率达或超过18%但不足46%判定进步;NIHSS减分率不足18%判定为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5%明显高于对照组5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0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钙过量內流、氧自由基反应等一系列缺血性代谢紊乱连锁反应所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继发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开通侧支循环,及时补充脑组织所需血氧,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抗氧化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
人工合成的丁苯酞注射液是左旋芹菜甲素,对急性脑梗死所起到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上调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水平,致使谷氨酸释放受抑,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发挥自由基抑制作用的同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很好地保护线粒体,避免神经受损,进而使脑部血供得到相应改善。高脂溶性且易到达脑组织的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活性抗氧化剂。通过清除细胞与血管内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受抑,脑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氧化损伤过程在其药理作用下被成功阻断,进而减轻脑缺血所致组织水肿与损伤[2]。本文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说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案,两药联用更好抑制脑梗死后的多个反应环节,增加脑血流量,使神经功能尽早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进而降低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1] 闫洪娟,张 颖,李 丽,等.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6(1): 72-74.
[2] 郭晓敏,杨 谦,陈 博.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693-69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43.3
B
ISSN.2095-6681.2017.2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