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项目承包管理(PMC)也称代建制,作为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对于项目的整体推进、投资控制及设计合理优化等方面起到大力的促进作用。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方面。究其原因,除了相对应管理文件不完善、业主与代建单位责权划分不清晰、项目管理公司能力经验不足、研究准备不充分之外,没有掌握PMC管理模式的特点,且未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灵活调整,是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为此,以一工程案例为背景,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PMC管理模式;优势
Discussion of PMC management mod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Cai Xiaoyun
Abstract: The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PMC), also known as Agent System, as the new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se the" core idea of ??sepa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oject's overall progress, investment control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has played reasonably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Bu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still some unsatisfactory aspects. The reason, in addition to managing files corresponding imperfect, landlord and unclear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Daijiandanwei, project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experienced companies, researchers inadequate preparation, there is no master PMC management features, and no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be flexib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is one source of the problem arising. Therefore, as the background to a Project,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PMC management model; advantage
引言
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事实证明,一个项目如果采用先进的技术或设备只能使工程利润提高3%~5%,而依靠良好的管理方式却能使工程利润增加10%~20%,因此,PMC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一个项目的投资额越高、项目越复杂且难度越大,业主提供的资产担保能力越低就越有必要选择PMC进行项目管理。
1.PMC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优点
PMC项目模式的优点体现在:
1.1 PMC项目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而且有利于帮助业主节约项目投资和协助业主融资。PMC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在各个阶段对各项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及时制订防范措施,使项目风险能够及时规避。南海某项目业主与PMC签订的合同中就有节约投资给予PMC一定比例奖励的约定。PMC有利于业主融资,降低贷款银行项目实施的风险评价等级。南海某石化项目上,BSF是由国际知名工程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对国际融资机构及出口信贷机构较为熟悉,协助业主在选择这些机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PMC能有效地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PMC从一开始就会制订一系列的项目标准及程序文件,对各项目参与方做出全面的统一管理规定,使项目各方工作都建立在一致的平台上,确保项目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为顺利实现项目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1.3 PMC能够组织和整合各种项目管理资源,能够利用本身的专业经验、能力对项目的集成化进行管理。
2.改进之处
要想更好的应用PMC管理模式,我们需要学习和改進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深入到项目最低层,每个细节有详细规章可循。
2.2管理层抓合同执行策略,抓项目执行力。
2.3强调在管理上下功夫,分工十分明确,责任清楚。
2.4在员工职责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各级管理层的协调作用显得非常突出,10~20%的精英管理着80%的员工。
2.5优秀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是学习型的,知识的自我更新通过团队的运作来实现。多渠道引入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人才推动项目。不提倡“一专多能”,而是单点责任,做好分内之事,员工专注自己的分内之事。制订公司本部外执行项目的适宜政策,确保项目的平稳运行。不断积累和完善项目基础数据库,做任何工作都随时可以提供充分的数据分析支持。
2.6要正确处理PMC管理模式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关系。项目前期工作、项目EPC服务,仍是国内工程公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PMC管理的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并没有改变。在管理方式上,只是根据项目投资大小,风险分担方式,业主项目管理人员多少决定最优的项目执行模式。并不是PMC来了,项目管理的其它形式就落后了。因此,就国内工程公司的任务来说,继续提高项目水平,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仍然是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应该积极行动,不能认为国内EPC还没有被认识,PMC还很遥远,放弃发展机会。从政府角度看,也应该支持国内大型工程公司向PMC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提高国内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是走向国际大市场的需要,是带动我国工程建设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endprint
3.PMC管理的优势
通过项目设计优化,来实现项目寿命期成本最低。PMC会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盘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以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目标,对整个设计进行优化。
基础设计完成之后,选用合适的合同方式进行招标。首先根据需要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模块分包时应遵循如下原则:由地域来划分(布置较接近的装置放在一个模块内);減少及简化接口;每个模块限定一定的投资,以化解或减少EPC带来的风险。主要考虑的合同形式为EPC、EP+C、E+PC三种,PMC会根据不同模块设计深度、技术复杂程度、工期长短、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哪种合同形式,从而从整体上给建设单位节约投资。某原油商业储备库PMC项目部,主管5个大型项目,即主管5个EPC,从项目的招标到项目的交工验收,综合考虑了地域、投资等众多因素,为业主大大节约了投资。
通过PMC的多项目采购协议及统一的项目采购策略,降低投资。多项目采购协议是建设单位就一种商品与制造商签订的供货协议。与建设单位签订该协议的制造商在该项目中是这种商品的唯一供应商。建设单位通过此协议获得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惠。各个EPC承包商须按业主所提供的协议去采购相应的设备。多项目采购协议是PMC项目采办策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项目中,商品的类别选择不宜过多,以免对EPC承包商限制过多,影响其积极性。PMC还应协调各承包商之间的合作,以符合建设单位降低项目总投资的目标。在某原油商业储备库PMC管理过程中,5个项目的大宗采购协议,既便于管理,也能保证采购的质量,最终也实现了节约总投资的目的。
PMC对项目管理的优化。PMC可通过其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行优化。储备库PMC项目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管理总承包的优势,从施工质量、进度、资料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目标,EPC若不能按期实现,则工程款给予延期支付,甚至给予扣除。此举充分发挥了PMC的管理优势,使“业主”的延伸也得以充分证明。
与国内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相比,PMC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有助于提高建设期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确保项目一次投产成功。建设单位所选用承担PMC的公司大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工程公司,他们有着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多年从事PMC的背景,因其专业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其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均是一般工程公司所不能比的;第二,有利于建设单位节约项目投资。建设单位和PMC签定的合同中大都有节约投资给予相应比例奖励的规定,PMC在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前提下,从基础设计开始,他们就可以本着节约的方针进行投资控制,从而为项目的采购、施工等降低费用,以达到节约总投资的目的;第三,有利于精简建设单位建设期管理机构。对于传统的大型项目,建设单位均选用建设指挥部进行管理,其人数众多,组织机构复杂。而且工程竣工后对这些人员如何进行安置,也是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但PMC和建设单位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在工程建设期,PMC会针对项目特点组织其人员的增减,而建设单位仅需保留较少的人员管理项目,从而使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得以精简。
4.结语
总得来说,在国内全面推行PMC项目管理模式,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建设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各个部门的广泛支持。只要稳步地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PMC管理模式,将其优势在中国具体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来,那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步融合必将指日可待,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行业必定能够适应建设市场全球化的需求。这样,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仅会在国内发展壮大,也会在国际建设领域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杨光发、马丽婧.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华北管网工程管理实践[J].项目管理技术.2008(9)
[2] 张伟、朱宏亮.政府工程管理模式综述及改革方向[J].政策与市场,2005(7)
[3] 辛治海.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2008(10)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编号】1006-2688(2017)08-0077-02
【作者简介】蔡小云(1973-),男,广东中山人,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理企业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