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7-09-15 03:46魏红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洲形象思维空间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发展初中生的地理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地理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则是我们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形象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本文将从形象思维的养成以及教师形象教学法的实施角度出发,并通过实际教学经验来论述如和实施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形象教学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形象思维;思维培养;教学创新

一、利用地理模型来培育地理观念

我们的教学辅助工具(纸笔、语言、地图、多媒体、表格、计算机信息系统等)都可以被用来当作教学课堂中的有力帮手。地理模型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地球和地球仪一章中,我们的教学难点是教会学生定位经纬网,我们的传统安排是三个学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学生甚至分不清楚我们所处在地球的哪个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对策分三个步骤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方向感,通过自制简易地球仪让学生们动手操作,自主发现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分布构成和特点,并告诉学生们地球实体并不存在这样南北走向的经线和东西走向的纬线。

第二,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让同学们脑海中生成一个地球的形象,要让他们提到地球就在脑海中构造出一个类似的球体出来。这种自制地球仪是具体生活的表象,学生获得的思维素材更加感性,更加容易培养地球的空间概念。

第三,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以及经度纬度。指导学生自行标出经纬线的度数,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是硬性要求同学们记忆其中的区别和联系,而是通过柔性的方法和探索思考进行深刻的记忆。对于南北半球的划分,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场地,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在操场上画出南北半球,标出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每队的两组同学通过互相给点的方式,互相跳到对应的地理位置。充分的练习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二、利用多媒体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提高地理思维

空间思维素材的积累离不开观察和操作等各项活动。我们在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为例子做说明,本章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地再造地理空间,使得地理事物直观化可视化。借助计算机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们置身浩瀚的宇宙中观察地球的运动。学生容易看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交替的现象。对于地球的公转部分,我们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动画把完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模拟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归纳总结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和四季形成的关系。这种虚拟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空间形象,展现地理规律。在分组教学中派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例如,地球如何在自转的同时实现公转?同学又该如何演示?怎样演示春夏秋冬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这样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让学生在短期内获取地理知识并加以巩固,实现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升华。

三、融合地理学科特征来培养地理思维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事物来活跃课堂气氛,用邮票、新闻里出现的地名、自然传奇等日常事物作为切入点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比如山的一面和另一面出现了植被茂密和稀疏的不同情况,我们提出问题假设是降水导致了这一现象。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亲自带领学生登上山调研从而得出植被的分布情况是和山上的降水直接关联的。学生用直接的观察和抽象的思维双管齐下的方法出色地将课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了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对同学们地理思维的培养。

其次,我们再对地理事物进行简化分解。多要素的简化有助于培养出抽象思维,以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中大洋与大洲的教学参考示范,课标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写出各大洲大洋的大致位置。我们将其中的大洲大洋的信息进行分解,把握其各个地理的相对位置,从而简化分解成为七大洲四大洋。同时我们勾勒出该大洋或者大洲的轮廓,用三角形来替代大洲,先记住它们的相对位置和大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动手绘画出属于自己脑海中的概念图。与此同时,在慢慢地掌握了大洲地理位置的情况下,老师简单的提示出各个大洋的相对位置,比如,用贴近学生的口语表达出北冰洋是亚洲的邻居,大西洋与欧洲是近邻,印度洋的南边是亚洲。这样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提示使得记忆效果深刻显著。

四、通过知识结构化的方法实现形象教学

鉴于初中生对于地理图像的分析不到位,动手能力不够重视,以至于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差,地理图表的生硬背诵,地理图表解析能力不足,联想创新发散思维匮乏。我们让思维在空间里游走,解析每张图每张表的构成以及代表意义,达到心中有图,心中有空间方位的能力。对于区域地理和它们的人文特征,我们在指导学生认识国家、区域还有大洋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用知识点示意图的方式加以整理。知识的结构在这种方法下变得井井有条,使得复杂的碎片化的知识成为可视化的一个整体。这种高效的归纳体系如果应用熟练将实现学生的综合复习能力的稳步提升。学生在此基础上快速掌握人文与自然环境构成要素并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框架,心中有方法。但我们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在现实空间中辨别方向,不做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做一个现实中的小能手。这样我们的地理教育才是成功的可以持续创新的模式。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育阶段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不可忽视。学生利用脑中的抽象概念和思维结合地图表格,更好地认识地理事物,掌握科学发展规律,从而达到一种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新境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摸索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葛恒巧.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

[2]黄良英.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5,36(12):153

作者簡介:

魏红(1983.3—),女,汉族,山东德州武城人,本科,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赛博中学,中一,研究方向:初中地理。

猜你喜欢
大洲形象思维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动物“萌主”在澳洲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不讲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