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2017-09-15 16:23夏毅鸣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7年7期
关键词:力帆摩托车重庆

夏毅鸣

他12岁因家庭贫困,不得不弃学从商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高三时,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被发配到工厂进行劳动改造,长达20年;他47岁下海创业,经营出版社挣得第一桶金60万;他54岁投入20万进入摩托车行业,经过8年发展,销量上百万;他65岁开始第三次转行造汽车,仅用5年时间打造出国内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

这个大器晚成的人是力帆集团的创始人尹明善。

弃学从商:

遭受20年劳动改造

1938年,尹明善出生在重庆市涪陵区,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又非常的贫穷,从小母亲就告诉他:不读书则无为。

所以和别的小孩子不同,尹明善从小就对书很执着,7岁的时候,他就抱着一本母亲送给他的《精忠说岳传》翻得津津有味,经常一看就是一整天。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50年,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12岁的尹明善和50多岁的母亲一起被发配到郊区的山上居住。当时住的是一间茅草房,盖的是破被子,用的是破碗,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12岁的尹明善求助无门,不得不弃学从商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于是,尹明善从一个好心人手里借了五角钱,步行到城里批发针,再回到乡下沿村叫卖。每天五角钱的针能卖一块多钱,每天赚得的钱,买够米后就存起来作“流动资本”。几个月后,他就“富裕”得拥有了好几块钱。尹明善说:最值得记住的就是,通过卖针,我居然懂得了今天所说的资金调用及拆借。

“我是在乡下卖掉针,获得资金,再到重庆进货;有一个相识的年轻人卖鸡蛋,是先在乡下拿钱收购鸡蛋,然后运到重庆卖掉。我主动找他商量,讲“融资”的办法:我们两人的资金可以合在一起用,我在乡下卖针卖得的每一分钱都交给你去买鸡蛋,你可以多几块钱多收购一些鸡蛋;到重庆你卖掉鸡蛋后把钱交给我,我就可以多购进一些针头线脑。现在看来,这其实是非常成功的资本运作,而我当时只有12岁。

生意做了一年多,赚了十几块钱。尹明善把钱都给了母亲,自己赤手空拳地到重庆求学读书。

考上中学的尹明善在学校可谓如鱼得水:高一上半学期便自修完高中阶段所有数学课程,下半学期学完大学数学专业的课程,高二甚至解答出当时数学界的一些顶尖难题。

为了“全面发展”,他还刻意在其他方面下功夫。中学时就能在报上发表文章;自学音乐、作曲,写了很多为同学称道的曲子;酷爱体育理论,对排兵布阵有天然兴趣;18岁,成为重庆一中女子篮球教练,率领球队比赛一举夺冠。

经过努力,尹明善第一次走出了命运的夹缝,驶入人生的快行道。

但,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1958年春天“反右”复查,正在读高三的尹明善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被赶出学校。1961年,尹明善被发配到工厂进行劳动改造,度过了难以想象的20年。

在工厂劳动期间,尹明善有两大怪:

一是学什么都特别快,当时学车工是三年出师,他只要一个星期,两星期就可以带徒弟。原因很简单,别人下班休息时,他却在苦读有关车工的书籍;

第二怪是工作效率特别高,别人给鞋修毛边一天最多30双,他却能修150双,因为他在工作前先花时间设计和改造工具,工具改进速度自然有保障。

下海创业:

终赚得人生的第一个60万

1979年,出来之后,已经41岁的尹明善一无所有,已然是穷途末路,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退缩放弃。

1980年,由于文字功底扎實,尹明善被安排到重庆电视大学当老师,并于2年后,成为重庆出版社的一名编辑。

在报社的日子,尹明善争分夺秒,一天当作两天过,“一年中光是采访过的人物就有200多”,“每天要写一篇经济评论,快赶上了经济学家”。

企业家见得多了,慢慢也就成了专家。1985年初,一位老朋友的公司连年亏损,尹明善被请去做经济顾问,结果半年不到的工夫,他就把公司所欠10多万给弥补上了,并实现盈利20多万。

在企业大发展之际,尹明善却递交了辞呈。1985年,47岁的尹明善成立“重庆职业教育书社”,搞渠道书刊批发经营,是当时重庆最早的书商。

伊明善编辑的第一套书是“中学生一角钱丛书”,当年该套丛书销量突破3000万套,伊明善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万。

他以20年特殊生活形成的拼搏精神,努力拓展他的事业。为了进书,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很快成为重庆最大的书商,一时间,在业内留下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然而在出版行业做了3年之后,尹明善突然宣布放弃,这让当时的许多人都大跌眼镜。而尹明善的想法是,尽管当时这个行业活跃异常,但就当时形势而言,它注定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

转战摩托车行业:

8年历练成行业先锋

1992年,54岁的尹明善成立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力帆的前身),以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摩托车制造。

说起成立重庆轰达的契机,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1992年春天,尹明善回涪陵老家看母亲,恰巧碰到一位经营摩托车厂的发小抱怨发动机难买,“总要跑到沿海省份去买,但是进口的价格太高,根本没有利润可赚”。“为什么不用本地的牌子呢?”“嘉陵、建设等牌子价格倒是适中,但是它们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小厂。”

“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尹明善灵光一现,“马上生产发动机!”

但是,不懂技术,又没有经验,要生产发动机谈何容易!好在9名员工中,有2位是东北一家汽车制造厂的高级工程师,对汽车发动机非常在行,“摩托车与汽车大同小异”。

不过,发动机涉及上万个零部件,等尹明善一个一个生产出来,黄花菜早就凉了。当然,这难不倒尹明善,他采用的绝招就是“拿来主义”,“买配件,自己组装”。

当时,同城有一家大型的摩托车配件厂,尹明善制定了采购游击战略,“今天去买1号到10号零件,后天去买11号到20号零件”,“尽可能把零件买齐全,还不能让对方察觉”。endprint

一个月后,第一批发动机问世,一检测,“神了,全部合格!”

尹明善的发动机品质有保证,价格还便宜。结果3个月后,订单满天飞。

1993年底,尹明善率领团队开发出独一无二的四冲程100型发动机,而当时国内摩托车厂生产的发动机用的都是脚踏方式启动。于是,凭借100型发动机,尹明善赚了1500万元。

紧接着轰达又开发出110mL立式机,每台赚200元,一年卖了50万台,又是1亿的纯利润。

此后,轰达几乎每半年就推出一个全国没有,甚至全球没有的新发动机。有一段时间,国内生产摩托车的大企业如新大洲、钱江、轻骑、富士达、港田等都采用轰达发动机。

2001年,重庆力帆完成了由“轰达”向“力帆”的变身。之所以叫“力帆”,是因为尹明善特别喜欢郭岚英唱的《我的祖国》中的一句歌词:“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穿上的白帆。”

此后,力帆开始发力生产摩托车,重点开发了KP系列和CC系列等运动、休闲、时尚的新品摩托车,并建立了“力帆”“轰轰烈”“气派”三不同排量的品牌。

2001年,力帆销售收入达18亿元,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二名,摩托车发动机年产销量15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力帆进入全国私营企业8强。

而这一年,尹明善也以5.2亿元人民币的个人净资产,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列为中国的50富豪之一。随后几年,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他年年榜上有名。

再换战场:

5年后公司成功上市

2003年以后,尹明善将触角伸向汽车行业。

2003年8月,力帆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后增持到95%),并将企业名称改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商标由“北泉牌”改为“力帆牌”。

接下来,力帆便开始在重庆北碚建设轿车生产基地,其所有厂房及生产线均由长春九院(曾为一汽-大众奥迪提供服务)设计,设备采购来自世界各地。

2005年3月23日,在德国国际汽车展上,第一代力帆520揭开神秘面纱。

第一款产品尹明善定位在8万元左右,由上海同济同捷公司做车形设计,名称为“520”,网络语言“我爱你”的意思,采用了宝马Mini Cooper的动力总成和发动机。

由此,67岁的尹明善开始了第三次转行之旅。

2006年1月,国家公布的“中国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上,“力帆LIFAN”商标价值高达21.333亿元,排名第78位,在汽车行业排名第六。力帆国家级技术中心在全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七。

此后,在尹明善的带领下,力帆相继推出了微型汽车、客车、卡车、工程车等5个序列,集团年产值翻了两番,达到200亿,尹明善被称为“继李书福之后的第二个汽车狂人”。

2010年11月25日,力帆在A股上市,彼时的尹明善已经72岁。不过,即使身价超过了110亿,他依然每天开着第一代的“力帆520”上下班。

贵在行动: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从企业的年龄来说,力帆算是最年轻的企业;从企业创办者的年龄来说,尹明善却是最年长者之一,但他可以算是后来居上的成功者。

对此,尹明善认为:“我的成功,我想是因为我个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会学习和懂得学习,能学习新的技术、管理方法甚至是新的生活理念。我年纪大,从事的又是传统产业,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不服老,多学习,唯一的经验就是绝不要以一种老年人的心态来怀旧,该怎么干就努力去干,否則绝不能在退休之前干出一番大事业。”

尹明善历尽磨难最终创业成功,用他的话来说,创业没有什么太难的,关键是要有胆识。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出: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编辑/张本科)endprint

猜你喜欢
力帆摩托车重庆
开摩托车的闪电小鸡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力帆汽车 下滑,包括新能源车
力帆老兵的新乐途
图侃天下
有心与无意
好玩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