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文江·吐尔逊
新疆一直在新闻聚光灯下,但客观而全面的报道却不多见。外界涉疆报道喜欢往政治、宗教方面引申,外媒尤其明显,前两天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后出现的杂音便是一例。一些人提起新疆,就想到单一的民族、宗教、文化,而忽略新疆早在古丝绸之路繁盛时就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交融之地。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这种多元性带来了新疆音乐歌舞、饮食、服装、人文景观、商品以及社会行为的多样化,培育了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超越民族范畴的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地方文化。这些特点使得新疆对外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比如,新疆的音乐就是多民族的,除各民族传统的音乐外,新疆还有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现代音乐形式,但外界所知甚少。更不用说新疆近年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明显进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将新疆定位为桥头堡与核心区。
目前国内其他地区的民众对新疆的认识仍与真实情况有不小的差距。他们对新疆的印象更多是自然与文化风格独特,以及相对严峻的安全形势。这除了新疆距离遥远之外,也与媒体及舆论场对于新疆话题的忽视和猎奇式、选择式、偏见式报道与讨论有关。
国外对于新疆的认识更是模糊甚至是扭曲的。境外媒体提到新疆时,使用最多的一句话是“新疆是位于中国西部遥远边陲以穆斯林为主的地区”,可见他们对于一些完全可以在公开文献中查到的情况都不知道,或者是不想知道。
当前在中国内地舆论场上,有个突出现象,一提到新疆,话题就聚焦于维稳、反恐、宗教、民族问题,似乎政治问题是新疆的全部。一些人把国家出台有关新疆的方略、政策,甚至是明显与经济、文化建设、对外开放、民生建设紧密相关的政策解读为简单的维稳措施,外媒更是如此。这既有对新疆的误解,也不排除是别有用心。
内地社会仍需加强对新疆的了解,偏见来自于无知,我们需要更多客观介绍新疆的平台和内容。新疆的多民族社会对外界的了解同样需要提升。全球化时代,互联网大幅缩短物理距离,新疆各民族也需要从心理、行为、理念上融入国家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与内地社会的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是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