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皓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诊疗警示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赵 皓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方法:对45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的一般情况、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类型等进行统计。结果:发生不良反应年龄段较为广泛,但以年龄大于等于60岁者居多(35.11%)。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及附件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61.56%)。联合用药128例(28.44%),口服给药374例(83.11%)。结论:应开展不良反应监测,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中成药是我国各时代医药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总结的精华[1]。广泛应用于临床,然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备受关注。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合格药物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2]。ADR分析报告是研究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发生及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临床ADR防治及安全用药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不良反应资料,以分析中成药ADR的规律及特点,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中成药ADR报告共计450份,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对450例ADR患者的一般情况、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类型等进行统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一般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段较为广泛,以年龄大于等于60岁居多、占35.1%。50~59岁、40~49岁、30~39岁、19~29岁分别为22.44%、17.33%、14.22%、7.11%,小于19岁为3.78%。性别之间对比分别为77∶81、49∶52、19∶20、31∶33、14∶18、8∶9,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类型、构成比及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类型、构成比及临床表现 例(%)
给药方式及药物联用情况:联合用药128例、占28.4%,其中2种及以上中成药联用61例、占47.7%,中西药联用67例、占52.3%。口服给药374例、占83.1%,静脉滴注76例、占16.9%。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占不良反应事件中较高比重,表明老年患者用中成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退化,血浆中蛋白含量降低,药物在体内代谢及排泄速度较慢[3]。同时老年患者临床用药复杂,长期用药和联合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提示老年患者尤其是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应谨慎用药,对不良反应高发人群应加强用药监控。
研究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中对皮肤及附件造成的损害最多,瘙痒及皮疹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可能是由于皮肤损害这一现象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易于诊断及观察。皮疹多为变态反应所致[4],说明中成药组分中含有的成分不明确物质为半抗原或全抗原,易引起变态反应。因此,应慎重选择药物剂量及种类,询问患者用药过敏史,密切关注用药后的临床表现。
450例中,联合用药占28.4%,发生率约1/4以上。提示用中成药应遵循增效减毒及药效互补的原则。若无明显禁忌可考虑中西药联合应用,分开使用给药途径相同的药物[5]。中药制剂由于生产工艺、原辅料的控制、质量标准等环节问题,导致中药注射剂稳定性差,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稳定剂、助溶剂等,这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6-7]。同时贮藏时易浑浊、沉淀的药品也易引起不良反应,故应合理选择中成药给药途径,尽量不选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等途径。
改变患者对中成药片面的认识,让患者清楚不可为了增强药效自行增加药物剂量,并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更为合理、准确的使用中成药。
[1] 王宇光,史新元,金锐.基于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的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通则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6(4):1192-1197.
[2] 陈丽华,朱江,张吉菲,等.3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4(2):109-111.
[3] 陈笑媚.中成药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2(8):204-206.
[4] 张碧华,胡欣,金鹏飞.我院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利用分析和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3,13(5):1126-1129.
[5] 杨延音,董志,朱舒兵.2005至2011年重庆市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2,23(8):3659-3663.
[6] 秦庆芳,陆卫英,谭柳英.2010—2012年1237例中成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3(6):262-264.
[7] 王淑斌,隋芯,黄蕊,等.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6(2):362-365.
R285.6
B
1004-2814(2017)08-0986-01
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