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7-09-15 11:39彭远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腰部手法腰椎

简 伟,彭远兰

(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重庆 400060)

悬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简 伟,彭远兰

(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重庆 400060)

目的:观察悬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用悬灸配合推拿手法,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89.56%、对照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腰部疼痛评分和功能活动评分两组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活动障碍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悬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悬灸;推拿手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腰痛,以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为主要症状,晨起、弯腰或劳累后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活动后可略减轻。多发于长久坐位工作者或体力劳动者,主要是由于第三腰椎(L3)横突及其周围肌肉组织的拉伤和劳损所引起的L3横突发生炎性反应、组织粘连、增厚和变性等,从而影响腰部神经导致疼痛[1-2]。笔者用悬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0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诊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男28例,女39例;年龄19~64岁,平均(46.7±10.4)岁;病程15~28个月,平均(22.6±8.7)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39例;年龄18~63岁,平均(44.5±11.4)岁;病程16~27个月,平均(20.0±9.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①有轻重不同的腰部劳损及外伤史;②L3椎横突尖部压痛,甚至可以触及条索状结节;③疼痛呈放射性,自腰部及臀部沿大腿放射至膝以上,或放射痛达小腿部;④腰部功能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多为阴性;⑤X片显示L3横突过长。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病程1年以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②意识不清,或有精神病;③正在接受其它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指标观测;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试验组用悬灸配合推拿手法。①推拿操作:a.局部松解法:首先在患侧L3横突周围施柔和的滚法,配合点按腰阳关、命门、肾俞等穴,以出现局部酸胀感为度。b.弹拨搓揉法:寻找腰三横突尖端条索状结节,用双手拇指在结节垂直方向做弹拨手法,手法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并配合搓揉法。c.下肢 按法:自患侧臂部向下,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施 按揉法3~5次,配合点按环跳、委中、承山等穴。d.扳法:取侧卧位,患侧肢体在上,自然伸直健侧肢体。双肘分别按于患者胸前、髋臀后部,将腰部旋转至最大幅度,嘱患者放松瞬间反向扳动。e.整理手法:沿腰部患侧膀胱经施 揉手法3~5min,待肌肉放松后,嘱患者作腰部后伸被动运动,随后以擦发作用于腰骶部,以透热为度。②悬灸:取L3椎横突点,施以雀啄灸15min,以皮肤潮红为度,有感传效果者更佳。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对照组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3062)0.15g,1日3次口服,5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

3 观察方法

腰部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用长约100mm的游动标尺,其中0mm代表无痛,10~30mm、40~60mm、70~90mm分别为轻、中、重度疼痛,而100mm代表极度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游动标尺上选择代表点,从0点到代表点的距离则为疼痛程度的分值,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腰部功能活动:用ODI量表[5]。由腰部疼痛指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交活动及旅游10部分组成。每个问题有6个选项(分值范围为0~5分,分别代表从无任何功能障碍到严重功能障碍)。指数越大则表示功能活动障碍程度越严重。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腰部疼痛消失,L3横突末端无压痛,腰部功能活动恢复。显效:腰部疼痛基本消失,L3横突末端基本无压痛,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有效:腰部疼痛稍减轻,L3横突末端轻度压痛,腰部功能活动稍微受限,劳累后仍有不适感。无效:疼痛无缓解及腰部功能活动障碍无变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67 75.12±7.38 20.13±6.37*△对照组 63 73.45±7.51 37.23±7.15*

两组ODI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ODI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ODI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67 21.08±9.29 15.17±8.25*△对照组 63 22.91±10.53 20.15±10.63

试验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轻度胃肠不适2例。

6 讨 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L3横突有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腰痛[6-7]。L3较其他椎体横突为长,为承受力传递的重要部位,同时L3位于腰椎的中心,是调控腰椎活动的核心[8]。当受到损伤后,附着在L3横突处的肌肉、筋膜等出现局部水肿、渗出甚至出血,日久则引起纤维化改变和粘连,最终形成肥厚结节或条索状物[9]。

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使L3横突尖端的纤维粘连得以松解[10]。推拿手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作用[11],包括按揉、弹拨、点穴等手法都能改善血管,调节血液流通,放松筋膜,改善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局部供氧和与挤压神经的修复,从而松解横突周围粘连的软组织,加速无菌炎症的消除,达到“通则不痛”。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关于推拿镇痛的作用原理,目前比较主流的学说是闸门控制学说。其最早由Malzack和Wall于1965年提出,发表于《Science》杂志的文章指出脊髓后角存在有疼痛的闸门控制系统[12]。推拿的镇痛原理可能在于按压、揉捏、震动、扳动等手法激发了大量外周粗神经的兴奋信号传递,关闭了“闸门”,阻断了疼痛信号的经过,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13]。研究发现疼痛在高级中枢可能激活情感控制脑区,在疼痛下行传导通路中包含了情绪成分[14]。有学者运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分析推拿镇痛的脑区[15],发现通过按揉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激活部分与情绪密切相关脑区,如杏仁核、伏隔核、下丘脑等,提示推拿可能通过共同调控疼痛与情绪回路而发挥镇痛作用。章瑛等[16]认为L3横突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可能存在一定障碍,而推拿手法的松解作用可调节相应的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功能。

本病属中医“腰腿痛”、“腰部伤筋”范畴,多由于肾气亏虚、气滞血瘀或寒湿外侵而致。《诸病源候论》认为“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博,故腰痛也”。《景岳全书》提出“跌扑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也”。悬灸法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之功,可将热效应直接传递到病变组织,以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除、解除肌肉痉挛、消散条索状硬结。灸法镇痛作用的基础研究也表明,艾灸可能通过抑制穴位局部ATP降解、调控嘌呤受体(P2X3)含量等参与对内脏痛觉的调制过程[17-18]。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激活部分脑区疼痛下行调控通路,这种内源性调节作用参与了镇痛效应的发挥[19]。

推拿手法“松解”作用与悬灸疗法“温通”作用结合,可松解L3横突局部粘连,使病变处气血调畅而通则不痛。

[1] Li H,Shang XJ,Dong QR.Effect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rats with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e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J].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15,33(5):400-405.

[2] Yu JN,Guo CQ,Hu B,et al.Effects of acupuncture knife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pain in third lumbar vertebrae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model rat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4,2014:89240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Nicola Crichton.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9,10(5):706.

[5] 刘绮,麦明泉,肖灵君,等.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621-624.

[6] 王庆甫.中医筋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7] 林丽蓉.医学综合征大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 胡波,刘琳,郭长青,等.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下丘脑与脊髓P物质、八肽胆囊收缩素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33(1):22-25.

[9] 郭长青,李石良,乔晋琳,等.针刀松解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20-23.

[10] 王进.理筋推拿法结合扬刺滞针温针灸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9):1960-1.

[11] 王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治疗体会点滴谈[J].光明中医,2015,30(10):2163-2164.

[12] Melzack R,Wall PD.Pain Mechanisms:A New Theory[J].Science,1965,5(1):3-11.

[13] 张昊,房敏,蒋诗超,等.推拿干预疼痛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71-174.

[14] Ploner M,Lee MC,Wiech K,et al.Flexible cerebral connectivity patterns subserve contextual modulations of pain[J].Cerebral Cortex,2011,21(3):719-726.

[15] 李征宇,孙兮文,张效初,等.推拿镇痛的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6):329-332.

[16] 章瑛,李家邦,周中焕,等.腰三横突松解治疗腰腿痛及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中国医学工程,2004,12(6):47-49.

[17] 吴焕淦,翁志军,刘慧荣,等.基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艾灸镇痛与抗炎免疫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505-2514,2520.

[18] 范亚朋.穴位局部ATP参与艾灸镇痛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9] 刘娟.穴位局部嘌呤物质对针刺艾灸反应差异[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20] You HJ,Lei J,Ye G,et al.Influence of intramuscular heat stimulation on modulation of nociception:complex role of central opioid receptors in descending facilitation and inhibition[J].Journal of Physiology,2014,592(19):4365-4380.

R244.181.53

B

1004-2814(2017)08-0972-02

2017-05-24

重庆市南岸区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简 伟

猜你喜欢
腰部手法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