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宁,崔岢丰,徐丹洋
(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病房,河南 郑州 450000)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观察
魏 宁,崔岢丰,徐丹洋
(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病房,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观察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口腔运动干预+腹部按摩)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经口喂养进程、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的方法可以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
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腹部按摩;早产儿经口喂养
随着围产期医疗技术和新生儿监护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被成功救治,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显著提高,科学的营养供应是影响其存活率和远期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有效的全经口喂养是早产儿喂养要达到的终极目标[1],而且是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早产儿出院标准之一[2]。有研究表明,口腔运动干预可影响早产儿口腔机制的生理功能并改善其功能[3]。本研究通过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实施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的方法,观察该方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出生胎龄(30.16±2.01)周;平均出生体重(1325.5±52.0)g;Apgar评分(8.73±1.24)分;平均辅助通气时间(10.48±1.62)天。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出生胎龄(30.94±2.72)周;平均出生体重(1261.4±53.6)g;Apgar评分(8.80±0.75);平均辅助通气时间(10.15±2.08)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早产儿适于胎龄儿;(2)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500 g;(3)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8分。
1.3 排除标准
(1)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室内出血Ⅲ~Ⅳ级,室周白质软化等;(2)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遗传代谢病无法经口喂养者;(3)重度窒息;(4)严重感染;(5)其他严重合并症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6)已可以完全经口喂养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喂养时的口腔支持和体位支持。
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口腔运动干预+腹部按摩。入组早产儿开奶后即开始进行干预,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早产儿,则在辅助通气撤去48 h后开始干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采用美国学者Fucile等[4]制定,国内吕天婵等[5]翻译的中文版方案,该方案共包括12分钟的口腔刺激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选取8:00~17:00的一次喂养前15~30 min进行干预,1次/d,持续到其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结束。操作者洗手,依次对早产儿脸颊、嘴唇、牙龈、脸颊口腔内侧、舌头、硬腭等部位进行刺激,涉及到口腔内操作时操作者要带无菌手套。腹部按摩时早产儿取仰卧位,操作者四指并拢,涂抹抚触油,用手掌自早产儿右下腹开始进行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100次,力度及速度要适中,1次/d。所有操作由受过培训的研究者本人完成。如果早产儿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和(或)发生窒息、心动过缓、氧饱和度下降等则停止操作。
1.5 观察指标
1.5.1 经口喂养进程:即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本研究将首次经口奶瓶喂养≥5 mL为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为经口喂养奶量120ml/(kg d),且无需管饲达48 h[1]。记录两组早产儿这两个关键时间点的纠正胎龄(PMA)、留置胃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1.5.2 经口喂养表现:由责任护士在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这两个时间点分别选择1次喂养活动进行观察,记录经口摄入量和所用时间,并计算喂养效率(平均每分钟摄入奶量)和摄入奶量比(单次经口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的比例)。
1.5.3 喂养不耐受情况:记录经口喂养时两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例数。喂养不耐受症状指标:频繁呕吐≥3次/d;腹胀,24 h腹围增加1.5 cm;奶量不增或奶量减少持续3天以上;胃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1/3,出现以上任一症状即认为喂养不耐受[6]。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喂养进程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过渡时间、住院时间、达到全经口喂养时的P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P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喂养进程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喂养进程比较(±s)
组别 n 过渡时间(d) 住院时间(d) 开始经口喂养时的PMA(周) 全经口喂养时的PMA(周)实验组 30 9.26±4.52 18.28±3.02 33.55±0.12 35.70±1.03对照组 30 13.57±6.22 21.26±4.13 33.89±1.02 36.86±1.55
2.2 喂养表现比较 实验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喂养表现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喂养表现比较(±s)
组别 n 开始经口喂养 全经口喂养喂养效率(ml/min) 摄入奶量比(%) 喂养效率(ml/min) 摄入奶量比(%)实验组 30 4.56±1.16 81.36±5.06 9.86±1.86 95.36±3.42对照组 30 2.89±1.08 61.13±4.72 7.75±1.66 89.62±5.12
2.3 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早产儿在出生后常常面临重重问题,尤其是营养问题是主要的挑战,对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来说,由于吸允-吞咽-呼吸不调,不能实现完全经口喂养,需要给予静脉营养及管饲,因此,有必要评估这种口腔运动干预胎龄<34周的早产的经口喂养是否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早产儿开始管饲喂养后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可缩短其从开始经口喂养达到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及住院时间,与陶亚琴等[7]研究一致。该干预方法对口周肌肉组织进行主动刺激,提高口腔肌张力,增加吸吮能力,从而促进经口喂养进程,缩短住院时间。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的PMA没有差别,但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PMA差别显著,实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PMA较小,营养摄入效率随之增加,这与吕天婵等[5]研究结果类似。
本研究中,实验组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及摄入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与肖文等[8]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的干预方法增加早产儿对乳头刺激的敏感性,带来视觉、感觉的刺激,增强吸吮力和摄入奶量,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进行干预,刺激迷走神经,促进吸吮反射和胃肠道激素分泌,提高胃肠动力,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9]。
综上所述,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可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改善喂养表现,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实施性强。
[1] 彭文涛.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2010:1.
[2]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Hospital Discharge of the High-risk Neonate [J]. Pediatri cs,2008,122(5):1119-1126.
[3] 司徒妙琼,李智英,谢巧庆,等.口腔运动干预对吸吮吞咽功能障碍早产儿喂养表现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3):36-39.
[4] Fucile S, Gisel EG, Lau C. Oral stimulation accelerates the transition from tube to oral feeding in preterm infants[J]. J Pediatr,2002,141(2):230-236.
[5] 吕天婵,张玉侠,胡晓静,等.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01-105.
[6] 张玉琴.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功能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6-8.
[7] 陶亚琴,马 兰,邓晓洁.口腔功能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4):3479-3482.
[8] 肖 文,王卫平,徐燕飞,等.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0):78-81.
[9] 顾建伟,龚小慧,范巧玲,等.腹部按摩改善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5):1351-1353.
本文编辑:张 钰
R722.6
B
ISSN.2096-2479.2017.28.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