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涂擦预防PICC术后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9-15 10:1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金黄

李 婷

(甘肃省肿瘤医院血液科,甘肃 兰州 730050)

中药涂擦预防PICC术后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 婷

(甘肃省肿瘤医院血液科,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金黄散加蜂蜜)对PICC术后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血液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置管后使用中药涂擦(金黄散加蜂蜜)3天;对照组40例,置管后使用Mgso4湿热敷3天,分别观察两组术后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6%;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对比后,中药涂擦(金黄散加蜂蜜)更有效的预防了PICC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使用方便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中药涂擦;静脉炎预防;PICC术后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是近几年肿瘤患者为保护血管,防止药物外渗而选择的一种安全、方便、无痛性的输液通路,但却有相关性并发症,使得患者又增添了一份痛苦。PICC并发症之一的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常发生于置管后48~72小时,好发生于穿刺点上方8~10 cm处,且发生率可达15.15%~17.0%[1]。化疗药物静滴所致的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率也达84%,为了进一步预防、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我们必须先掌握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并以“预防为主、护理为辅”的认知理念,确保患者能使用PICC达到最大、最安全的临床输液效果,并有效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血液肿瘤科2016年06月~2017年02月,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法抽取83例,分为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淋巴瘤30例,白血病9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淋巴瘤35例,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采用的PICC由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康新”4F开口标准型导管套装)。导管均采用了进口硅胶材料,组织相容性优异,全长约65 cm,可根据实际置管长度修剪,导管在X光下可显影,导管头有造影堵头,加重了显影,方便定位,并配有进口亲水性导丝,方便置管等优点。

1.2 方法

(1)观察组采用中药涂擦,选用金黄散适量加蜂蜜调成糊状,沿患者穿刺侧置管静脉走形,涂擦于皮肤(穿刺点上8~10 cm处),用无菌纱布包裹;对照组采用Mgso4浸湿无菌纱布湿敷于PICC穿刺点上8~10 cm处,并嘱其家属同时给予患者温毛巾湿敷。(2)两组患者外敷或涂擦均在PICC置管术后1小时开始及术后第一、二天化疗静滴后2h开始(化疗药物输注后均有0.9%NS或5%GS静脉冲管),涂擦或外敷3天结束,每次涂擦持续24小时,外敷持续3~4小时,两组患者外敷或涂擦范围均为长8~10 cm,宽5~6 cm。

1.3 观察指标

(1)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对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I级:穿刺点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2)两组患者均在置管后开始临床观察及预防,重点观察患者有无以上静脉炎的临床症状或中药涂擦及Mgso4局部湿热敷的效果。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ICC术后静脉炎预防的效果比较

3 讨 论

中医认为[2],静脉炎是反复穿刺以及药物刺激等多种原因导致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血淤滞阻,不通则痛;气血不畅。津液输入受阻肿胀;淤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治疗应以清热、化淤血、散结、通脉为主。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在临床使用较广泛,但置管后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的静脉炎使得患者又增加了一份痛苦,为更好的预防、防止PICC术后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的进展,做好健康宣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理。此次,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早期预防,临床观察,我们发现PICC术后,给予患者中药涂擦(置管后1小时开始),选用金黄散加蜂蜜,其中,金黄散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蜂蜜具有消热、解毒、润燥、止痛等作用,将金黄散加蜂蜜调成糊状,沿患者穿刺侧置管静脉走形涂擦(穿刺点上8~10 cm处),能够大大降低PICC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3];而Mgso4局部湿热敷,能够经皮肤可直接吸收至皮下,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4],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水肿消退,对静脉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Mgso4易结晶,容易使患者受凉。经两组比较,对照组通过Mgso4局部湿热敷,Ⅱ、Ⅲ级静脉炎患者较多,发生率达75%。而观察组PICC置管后中药涂擦,选用金黄散加蜂蜜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率只有6%,且无Ⅱ、Ⅲ级静脉炎发生。两种干预法对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预防均有一定的疗效。但通过临床实际对比表明中药涂擦(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效果更好,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1]朱 桔,胡振娟,彭慧婷,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致静脉炎预防方案研究[J].上海护理,2010,10(4):27-29.

[2]祥 平,王晓翠,俞 玲,等.海带湿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46.

[3]李金华,范爱飞,钟春嫦.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0):1245-1246.

[4]范祖燕,林金香,郭细妹.硫酸镁不同用法治疗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8,22(11):2977.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2.113.02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金黄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乡村,那一抹金黄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