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文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275)
书院制团建的长效机制探索
何婉文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275)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多样化,高校共青团建设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但目前高校共青团建设普遍面临形式单一,组织效率低及学生归属感弱的问题,学生归属感弱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高校改革的趋势中,书院制改革被认为是一大创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书院制改革的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书院制改革将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归属感,同时提高组织效率,丰富团建形式。书院制的优势将是团建很大的一个补充。基于实地调研的数据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团建和书院制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一套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组织体系、学习体系和评价体系。
书院制; 共青团建设; 长效机制设计
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书院制改革成为近年来的新趋势,书院制下的团建工作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全面分析团建的现状与书院制对团建的契合度的基础上,拟对团建和书院制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一些新看法,实现团建和书院制的长期发展,对团建和书院制的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共青团是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而高校作为弘扬共青团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其团建工作在全国团建工作中的地位举重若轻。长期来看,高校团建工作总体上成效显著。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团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如廖颖[1]认为新时期高校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团建工作内在动力不足;组织运作落后于新时期高校团建工作发展的要求。并着重指出高校团建工作运作方面的五个“落后”表现,分别为组织设置落后、活动模式落后、制度建设落后、考评机制落后、工作手段落后。赵文志[2]认为新形式下高校团建工作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理论与实际相互脱离等问题。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学者们纷纷提出可行性对策。廖颖[1]提出加强新时期高校团建工作,既要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又要精益求精、强化功能手段,还要与时俱进、创新运作模式。在有关高校团建工作文献查询过程中,引人关注的是,“创新模式”被多次提及。如陈仲凯[3]对独立学院团建工作新模式进行探索。颜娟[4]对高校团建进学生社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高校学生宿舍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发挥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领域。团建引入社区有利于弥补传统班年级模式下团建工作的不足,有利于正确把握青少年的时代方位,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为青年权益方面的作用。
将高校团建引入学生社区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改革的重要创新模式,引起广泛探讨,并被一些高校采用试行。“书院制”就是团建工作进入学生社区的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关于学生管理与培养体系日益与国际接轨,源自西方教育体系的现代书院制(又称“住宿学院制”)陆续被国内多所高校引入并采用。其中,以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为突出代表。书院制的引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各方的研究分析。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书院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有关书院制的概况和历史沿袭,并从学生社区管理和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论证书院制本身的优越性及其被引入中国高校的必要性。例如,续智丹[5]以耶鲁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实行的书院制为例分析书院制的特点和工作体系,并与我国传统高校学生工作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我国更大范围实行住宿学院值得必要性和可行性。卢仙凤[6]通过论述现今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然后再以剑桥、牛津、哈佛和耶鲁的书院制为例进一步梳理其制度运行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书院制在我国高校应该被广泛推广的必要性。李翠芳、朱迎玲等[7]介绍了现代高校书院制的实施概况,并对其实施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二是通过对国内采用书院制的高校进行实地调研,研究书院制被引入我国高校后取得的成果及其在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就我国书院制建设提出启示和建议。启示和建议主要强调我国书院制建设下的团建工作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例如,王剑敏[8]以苏州大学敬文书院为实践基础,提出了关于国内新型书院建设的启示:提升书院对一流学生成长意义的认识,理顺书院与专业学院的关系,建设兼容并蓄的书院多元文化,完善书院核心制度之导师制和共膳制,培养健康积极的书院校友文化。顾虹、田茜[9]在阐述目前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的特征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实现国内专业化书院制建设的启示和建议:在“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建设外紧内松的管理制度,运用学生自治的管理方法,推进学生在住宿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我国书院制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沈栩[10]将我国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所实施的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美国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深化了对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学生发展功能的认识,提出了有关我国书院制建设的启示和改革措施。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书院制的研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体现为:将西方学生管理制度书院制与中国学生管理制度进行比较、把国内有关高校在书院制引入前后的思政工作、团建工作状况进行比较。案例分析法则体现为在研究国内外书院制建设时,学者们多采用代表性的高校作为实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国外书院制主要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例子,国内书院制则主要以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为案例代表。
以上两种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缺乏数据的支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尽力克服此缺点,在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中派发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648份,了解同学对书院制下团建工作的看法和态度。
书院制团建的框架建构见图1。
图1 书院制团建的框架建构图
我们基于的基本理论假设是,现行的团建制度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它渐渐出现了一些不足,而书院制的相关特点可能很好地弥补团建的工作。将团建和书院制结合起来进行长效机制设计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团建自身的不断发展,也有助于书院制的引进。
具体而言,岭南学院现阶段的团建工作总体上是非常稳定且有成效的,但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团建的形式单一,学生归属感不强,而我们认为书院制新颖灵活的形式和更有凝聚力的建构方式将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归属感,丰富团建的形式。
其次,团建的组织架构一定程度上缺乏效率和次序,而书院制的组织形式也能够有利于整个学院行政及组织效率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在岭南学院将书院制和团建相结合并试图建立一套长效发展机制,将弥补现行团建制度的不足,促进学院更好的发展。
最后,我们认为要共同发挥团建和书院制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够设计出一套长效机制,我们设想长效机制要主要囊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四个方面,而每个方面都要形成稳定的学生喜爱的活动或机构,这样既能够丰富形式的多样性,也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解决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为了印证上述的论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学生的意见并进行数据分析,以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证明我们的假设。我们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展开调研,并设计了《岭南学院团建书院制长效机制调查问卷》,围绕对团建的看法、对书院制的态度和关于长效机制的建议,在本科的四个年级发放。为了确保问卷可靠、有效,问卷由课题组和团委富有经验的老师共同制作,并采取纸质版形式在学生课间填好回收。共收回648份问卷,男生占40.9%,女生占59.1%,样本的性别比例较平衡,而且遍及四个年级。
因为这次研究的主题与团建紧密相关,我们以“团龄”为指标对样本进行分析,直方图如2。
图2 样本团龄直方图
从样本可以看出,团龄大致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团龄为6~7年。考虑到样本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学生基本在初一、初二入团,在同龄人中入团较早。
2.1 团 建
这部分通过10道自陈量表题,了解学生对岭南学院团委在制度、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的看法,每题1~5分:1表示对岭南学院在这个维度的团建不认可,5表示非常认可,下面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题目进行统计报告,见表1。
表1 学生对目前团建工作的看法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岭南学院目前团建工作比较满意,相比之下,可能在归属感的营造和形式有趣方面有待提高,可以作为长效机制的着力点。最后一个题目体现出学生参与团建的积极性,不难看出,岭南学院学生愿意为团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进一步研究团建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我们按性别和是否团干分样本研究积极性,见表2。
表2 分样本研究团建积极性
从表2看出,学生的团建积极性普遍较高,女生表现得相对突出。而团干和非团干之间对于团建的积极性并没有差别,团建积极性不受是否在团内有职位的影响。
进一步,我们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团龄是否对团建积极性有显著影响,即分析不同团龄的学生的团建积极性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见表3。
表3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说明不存在系统性差异,团龄对团建积极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2.2 书院制
这部分通过10道自陈量表题,了解学生对书院制的看法。每题1~5分:1表示对书院制在这个维度不认可,5表示非常认可,下面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题目进行统计报告,见表4。
表4 学生对书院制的看法
从表4可以看出,岭南学院学生对书院制普遍表示欢迎,相比而言,书院制在管理效率和有序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长效机制
这部分通过4道多选题和1道填空题,了解学生对团建书院制长效机制的看法和建议。我们借鉴党建的措施,将团建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四部分,每部分用1道多选题,并给出A-E共5个选项,选项是具体措施。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长效机制具体措施
思想建设方面,集体观影(30.71%)和专题讲座(28.26%)两个活动受到学生青睐,在书院制确立之后,可以在书院设立电影放映室,定期播放新近的题材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电影。而每个书院应该有自己的讲演厅,由书院同学投票决定讲座的主题和嘉宾。
组织建设方面,楼层交流联谊(38.13%)和推优入党(22.92%)两个活动较受欢迎。在团建书院制下,每层楼应该有团支部,每个书院应该有团总支,由团支部、团总支负责,组织联谊活动。而学生目前入党积极性较高,可以发展条件优秀的学生入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优应该以书院团总支为单位,先票选然后团委开会决定。
作风建设方面,民主生活会(25.78%)和早睡早起打卡活动(22.58%)受到多数同学们支持。书院可以定期举办民主生活会,由团总支委员主持,大家畅所欲言,发表对学院建设和生活条件的建议。“早睡早起”在高校成为一种“奢侈品”,需要集体的力量推动,书院的团总支文体部可以采取打卡积分、月末奖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制度建设方面,院长书记午餐会(38.44%)、学习打卡(19.58%)比较受欢迎。各楼层团支部每次可以推荐1名同学参加书院的午餐会,向院领导提出建设意见。而书院的团总支学术部则可以定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集体泡图书馆。不同书院可以在学习上竞争合作。
综上所述,岭南学院学生对团建书院制的推行非常支持,并且具有主动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这种积极性不受团龄、是否在团内担任职务的影响,性别差异较小,女生积极性略高。目前岭南学院团建的主要问题在于归属感的营造,而书院制的引入恰好是一种补充。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组织的确立,每个楼层都有团支部,每个书院都有团总支,隶属于团委,团支部和团总支的委员由学生票选然后团委开会决定。最后,由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三层机构开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具体活动形式如上所述。
在对调研数据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本章从书院制团建长效机制的落实方面对研究进行总结。
3.1 组织结构的创新
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行,班级与团支部概念的淡化,高校共青团依托校、院、班的分级形成的团委-团总支-团支部结构渐感无力,而引入书院制后独立于团委之外的一套行政机构可能使得管理系统更加混乱。因此建立长效机制的第一步,是创新组织架构。将书院制的宿舍楼-楼层-寝室制度与共青团的团委-团总支-团支部有机结合起来,突破专业、年级、班级的限制,在简化结构的同时也方便工作的开展,并且使得团支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团建的生活化。
3.2 管理方式的融合
高校共青团的传统管理模式偏向行政化,管理与被管理的划分明显但缺少交流,团建的开展很多时候变成一种任务,这一点从“团建积极性不受团龄和是否团干影响”的调研结果可以得到验证,虽然本次调研中得出的团建积极性结果较高,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团干是要有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如此才能实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书院制团建长效机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上传下达”变成“从下而上”,如通过民主生活会、院长午餐会等方式,增强团员对于团建活动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要发挥团干的纽带作用,如通过楼层交流联谊、推优入党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中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这实际是把有形的管理“无形化”的一个过程,由于书院制模式下,学生从“单位人”更多地转向“社会人”,人以及人所营造出来的氛围的影响也要比各种条例规定来得更为有效深刻,这样的转变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领袖意识,并增强团员对组织的认同感。
3.3 组织活动的开展
书院制团建长效机制强调组织活动的创新性和丰富性。由于书院制打破了院系年级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上和日常接触到的内容都更为广泛,这为更多的创意碰撞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以宿舍为依托的组织结构使得团支部内部、各团支部之间的联系都更为密切,交流更为频繁,从而方便了诸如集体观影、专题讲座等很多活动的开展。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书院制团建是将团建渗透到日常的书院活动,又把书院制的自由、民主、服务等意识强化到团建工作中,既实现有效管理,又能增强学生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内部的凝聚力,弥补了传统团建工作在归属感营造和形式创新上的不足。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必须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而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组织接班人的培育基地,其工作在全国共青团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定位,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变化,高校团建的改革创新更显重要。
书院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团员比例超过90%,因此在书院制模式下开展好团建工作是推动书院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书院制区别于传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理念也为团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团建工作调整适应时代需求有重要启示。本文把书院制和团建结合起来,提出书院制团建长效机制,是对这两项工作的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书院制或团建的进一步研究。
[1] 廖颖. 新时期高校团建工作状况分析与对策[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3-35.
[2] 赵文志. 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的几点建议[J]. 才智,2015(5):239.
[3] 陈仲凯. 独立学院团建工作新模式探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45-49.
[4] 颜娟. 高校团建进学生社区模式的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222-223.
[5] 续智丹. 中外住宿学院制探索及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10-212.
[6] 卢凤仙.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住宿学院模式初探[D]. 广州:广州大学,2014.
[7] 李翠芳,朱迎玲. 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及原因追溯[J]. 煤炭高等教育,2009(3):49-51.
[8] 王剑敏. 英美大学住宿学院对“两院”共同育人模式的启示[J]. 唯实(现代管理),2015(3):45-48.
[9] 顾虹,田茜. 美国高校宿舍教育对我国书院制建设的启示[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5-109.
[10] 沈栩. 我国高校书院制与美国高校住宿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2011(4):97-99.
[11] 李守刚. 完全学分制、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团建初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110-112.
[12] 魏国华. 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J]. 中国青年研究,2014(5):46-50.
[13] 刘佳,时南. 书院制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路径探索[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1):68-72.
[14] 刘平昌,周清华,王建琼. 书院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探索[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4-98.
[责任编辑:杨立平]
Explor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Academy System in the Censtruc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HE Wan-wen
(School of Marxism,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it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generally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for example,singular form,low efficiency of organization and weak attribution of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the reform of academy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 major innovation.Therefore,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egin to explore this reform.Through field research,we find that the reform of the academy system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improve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and enrich the form of reorganization.The advantages of the academy system will be a great complement to the regiment.Based on the data of field research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ngnan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we design a long-term mechanism which comb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nd the academy system,and establish a set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learning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cademy system; communist Youth League; long-term mechanism
2017-04-20
2017-07-08
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团建长效机制探索”(2015LX271)资助。
何婉文(1983— ),女,广东佛山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D297
A
2096-2371(2017)04-0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