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孙琪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
浅谈伍蠡甫画论研究与山水画创作中的传统与创新
文_孙琪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
伍蠡甫Wu Lifu
伍蠡甫(1900—1992),广东新会人,又名伍范,画名敬庵,室名尊受斋。现代著名的西方文论家、美学理论家、国画家、翻译家,与其父伍光健被称为“中国译坛双子星”。新中国成立前曾任私立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北平故宫博物院顾问。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上海画院兼职画师,《辞海》编委及美术学科主编,中华全国美术学会、全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上海社联、上海文联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卷编委,著有《谈艺录》(1942)、《中国画论研究》(1983)、《名画家论》(1988)、《欧洲文论简史》(1985)等书。
伍蠡甫的艺术成就由其画论研究和山水画创作两方面构成。伍蠡甫出生于上海,从小在父亲的书房里养成对绘画的兴趣。他先是学习西洋画,后来转为国画,曾受教于近代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1923年伍蠡甫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北上工作,适逢故宫博物院成立,他一有闲暇即去泡博物院,浸淫于皇室秘藏历代字画之中,这为其艺术创作和画论研究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基础。
在西方文化冲击下,20世纪的中国美术开始跳出文人画的视域进入大美术的广阔空间,开始以“西方”这一他者的角度和眼光来反观自身、发展自身。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中国进入了“无一画家不参加论争”的国画改良运动活跃时期。伍蠡甫在这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和画论研究。
总体来看,伍蠡甫的创作和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师法传统、积累功底为主。第二个阶段是40年代至“文革”结束,伍蠡甫试图以西方的概念和体系创造出国画的哲学,以现代事物入画反映时代精神,实现国画创新。他此时的画作呈现两种风格,一为继承传统一路,一为摸索创新一路。“文革”结束至晚年为第三阶段,此时的绘画不再表现时髦事物,而是追求平淡写心、朴拙内美的境界,他对国画创新的思考也复归传统。
1928年,伍蠡甫回到上海,在复旦执教,同时兼任暨南、中国公学等校外文教授,授课之余,沉浸绘事。这一时期为其创作的第一阶段,他的作品沿着传统方向探寻,自明清而上溯宋元,追踪石涛、董源诸家,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功底,画风古朴稳健。
1936年,伍蠡甫赴伦敦大学攻读西洋文学。1937年在英国举办中国画展,受邀到英国皇家学会和牛津大学做《中国绘画流派》的专题演讲。留学闲暇之余遍览大量西方名画和外流中国名画,从而两相比较,不断借鉴、提升创作理念和技巧。
1937年,伍蠡甫中断学业回国。1938年任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又被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院顾问,同院长马衡一同到贵州安顺鉴定故宫寄存的名画,揣摩院藏大量真迹,著有《故宫读画记》追述所见。全民族抗日期间,他在重庆、成都、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将所得展款捐献抗日圣战,被誉为“艺人楷模”。
1.伍蠡甫 新安江水电站87cm×54cm1966
2.伍蠡甫 秋收图127.5cm×62cm1963
在其勤奋不倦的一生中,伍蠡甫“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理论做了持久深入研究”(蒋孔阳语),尤其是尝试解决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达成中国画第一要义“意境”。他第二阶段的创作和画论研究,受西方话语体系影响较大。他认为,当下“国画家大都墨守成法,不很愿意兼通艺术的一般理论”,“国画研究者太过囿于历代权威的意见,充其量只不过是这些意见的零星重述,抑即旧材料的累积,不能使读者从中看出什么系统的解释”。他把改革矛头直指“气韵生动”“笔致高古”等传统艺术内涵,试图引入西方的思维方式解构传统,创建一门科学的国画哲学体系,以使创作者和读者能够掌握国画的发展规律,预测、指导国画的发展未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国画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中国社会的发展。当然,拿来主义常常导致格而不化,伍蠡甫未能建成系统的国画哲学。
在绘画实践上,伍蠡甫开始了大胆创新。为了反映时代精神,他成为了国画家中将当代事物搬入山水画作的第一人。1941年,伍蠡甫在重庆举行抗战献机个人画展,首次公开了他革新后的山水画。洋房、工厂、军舰、枪炮,寇机被击落或我机侦察等场景都成为其笔下的创作对象,以此实现国画的变革。他的观点是:“本来现代的题材是没有不可入画的道理。唐宋画中所表现的衣、食、住、行,在唐宋时难道不是‘现代’的吗?”“我们如果一味学习唐宋的画法,我们的眼前心上,便很可能地只有一些皴、擦、渲、染的形式,伏在形式后面的东西—内容反都消灭了。于是乎形式一代一代留下来……它便能蒙蔽人的心眼,使人想不起或看不见当前的生命内涵。”
3.伍蠡甫 工人的乐园64cm×45cm1965
4.伍蠡甫 番瓜弄90cm×71cm1965
伍蠡甫并不反对师古,但是反对仅是搬运前人的一丘一壑、一山一水到自己的结构之中,零乱地堆砌画面。这种绘画方式并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境。他梳理了意境、内容(山、石、水等真实存在之物)与形式(笔法)的关系,认为文人山水画与诗歌和音乐一样,都是儒家治世的工具。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种种“意境”,是象征治道下的某一标准人品,所谓“幽淡”“浑厚”“古朴”“清雅”等意境,都是从为人之道观照自然所得的结果。而为了实现完满的意境,内容具有率先的决定性,其次才是形式。
1948年在广州举办画展后,岭南派创始人高剑父赞其云:“伍先生的画除了其笔墨近寻往古而外,自有其自己面目。”“胸次有万卷书而画之气象益博,此之谓充实之美。此乃中国艺术精神,非徒从浮面而描写者也。”当然,对于他这种革新后的山水画和创作理论,并非全部观众都能认可,他甚至被推上“离经叛道”的高台,但是伍蠡甫仍然“抱定这种精神,朝着这一取向走去”(陈子展语)。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伍蠡甫的绘画始终保持两种风格,即传统的和革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无产阶级和工农兵服务这种政治方向成为中国画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上海画院的画师,伍蠡甫创作了《新安江水电站》《上海炼油厂》《工人的乐园》《南汇县三灶李桥公社秋收的一个画面》等作品。水库、烟囱、发电厂、拉木材的火车、忙碌的工人以及秋收的农民,都成为描绘的内容,塑造出新中国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画作中不乏新事物与山水融合的佳作,如设色山水画《新安江水电站》(1966)。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发电站,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的桐宫峡中。水电站气势宏伟,大坝之西,因拦截江水而形成了现在著名的旅游景观千岛湖。这幅图画构思精巧,并没有刻画水电站的正面,而是立足北岸,侧面构图。水电站大坝从画面右侧开始,向上延伸,触及桐宫峡南山之后依势转折向左从山体中穿过。庞大的水电站占据了画面的主体,画面上段是桐宫峡南侧的群山,中段右侧是大坝的部分主结构,左侧是大坝围体及其截断的山脉,下段是从大坝中泄出的江水和桐宫峡北侧山岭峦头的一角。新安江大坝稳坐画面中央,伸出宽厚阔大的手臂将湍急的江流和南北山纳入怀中,形成环抱之势。山夹坝,坝环山,画面布局雄伟壮观,实中有虚,颇可把玩。画面中段,一列运载木材的火车从山上盘旋而下,车头蒸汽缭绕,同银色的水面衔接,缓解了山石水泥的迫塞,上段与中段的南侧山脉似断实连,形成了从水电站内景到远处山石的自然过渡。水电站宛如嵌入自然山水之中,毫无挂碍。山石树木着花青、赭石、石绿和朱砂色,浑厚庄重,从形式到内容都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作品的主题。
6.伍蠡甫 江流有声68cm×46cm 1980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伍蠡甫的绘画创作和理论著述不多。“文革”结束后,伍蠡甫的画笔开始活跃起来,进入了他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后来,他对自己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反思,重新审视了关于传统与革新的问题。借昆明、贵阳、西安之行,仿古探幽,创作有《黔南道中》《墨池与影壁图》《幽谷清泉》《车过渭河》等作,意境郁勃,笔墨拙重,“自我”出之。此时的伍蠡甫一反早年所为,不再画时髦的题材, “笔墨当随时代”,乃时代精神风貌在笔墨上的反映,而非斤斤于现代事物入画。
他不再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创建中国画论,而是重新进入传统的宝库,总结历史上中国画发展的经验,思考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他指出历代名画家中,董源和石涛等人艺术成就的取得就在于既能够师有所古、外师造化,又可以创新,做到画中有我,借物写心;渐江虽有创新,但又时时不忘云林“家宝”,无法摆脱古人窠臼;他批评清初复古派王鉴“以临古、摹古为起步,以学古为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并没有消化遗产,给自己寻出一条新路……没有什么崇高的旨趣”,认为声望不如王鉴的吴历具有脱去古人窠臼的意图和实践,画作更能表达真意。
因此,决定画家艺术成就的不仅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在突破传统之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非有真实之“自我”不能达到。画家要有真性情、真感情,也就是“画家之我”,然后才能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意境,这个意境是画家内心的真实写照。为了达成这种意境,石涛的“一画”,是很好的方式。“一画明而画可以从心。”所谓的“一画”就是心与手、造型与达意之间,了无隔阂,遂觉一管在握,可熔铸千变万化的自然形象,成为画中山水,以表现作者的创造精神、创作动力和创作想象。绘画既要师有所古,又要外师造化,重要的是对传统与造化了然于胸,以心导之,实现情与景的高度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呼应,并能落诸笔端,实现物我为一。形式与内容不再是隔阂与主次的关系,意境也不仅是儒家的“执中之用”,每一位画家的天性禀赋、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不同,其创作精神、创作动力和想象也千差万别,画家能够借物抒情,直写其心,便达成了绘画的意境,实现对传统的突破和时代的创新。
7.伍蠡甫 春山骀荡44cm×40cm1980
8.伍蠡甫 杭州屏风山休养所41cm×45cm1980
9.伍蠡甫 上海炼油厂一角32cm×45cm1962
10.伍蠡甫 晓耕图69cm×69cm1962
如果说画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以最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思意境谓之“过关”的话,伍蠡甫自认其晚年已经步入“解脱”之门。其1980年题画云:“六法所云,随类赋彩。文人画存而勿论,余试拈出一澹字,过关者知之。” 此画浅绛设色,气势笔法类似石涛,追求酣厚拙朴的境界,淡而不薄。画面正中以折带皴法绘制一山石,位于崖边溪旁。石身突出,石势向左探向溪水,石脚纤细而筋脉有力,牢牢抓住石岸,写出了饱经风雨冲洗而又充满张力的老石之态。此石以浓墨勾取轮廓,着淡石青及赭石色,石质厚重,纹理清晰,层次变化富有节奏。深浅不一的大小圆点落于石隙、石脚及石后,间杂黄色夹叶,深景是两座淡色没骨的远山,笔触清晰,意态朦胧,更突出前景老石的筋脉层次。此图着色似淡实绚,山石骨立,气脉不衰,正是伍蠡甫坚忍的个性、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自己终生坚持绘画理论研究和创作成绩的认可。
约稿、责编:徐琳祺、史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