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理想伴侣偏好的内隐—外显性差异研究*

2017-09-15 08:12娟黄佳妮方晓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质伴侣理想

侯 娟黄佳妮方晓义

(1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 230039)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

个体理想伴侣偏好的内隐—外显性差异研究*

侯 娟1黄佳妮1方晓义2

(1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 230039)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

为了探讨个体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内隐与外显偏好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本研究以14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伴侣品质偏好问卷以及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测量工具,结果发现: (1)个体对于伴侣品质具有内隐偏好,更倾向于将伴侣与积极的个人品质相联系; (2)个体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外显偏好与内隐偏好之间具有差异性,其中男性在9个伴侣品质的内隐-外显偏好上达到显著差异,女性在18个伴侣品质上达到显著差异。从对理想伴侣品质期待程度来说,女性对于理想伴侣品质追求更高于男性。

理想伴侣,伴侣品质,内隐联想测验,择偶偏好。

1 问题提出

大量针对伴侣选择的研究发现,无论实验过程中被试来源、文化背景或者外部条件等因素是否相同,男性和女性所报告的伴侣偏好 (partner preference)之间的差异是具有一致性的:男性 (相对于女性)更加注重与伴侣外表吸引力 (physical attractiveness)有关的特质,而女性 (相对于男性)则更注重与个体的经济潜力 (earning prospect)等有关的特质 (Buss,1989;Kenrick,Groth,Trost,& Sadalla,1993;刘永芳,苏丽娜,王怀勇,2011)。Buss(1989)在 Trivers(1972)亲本投资理论(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的基础上,认为男性更注重与外表吸引力相关的品质,是由于这种品质体现了女性繁殖后代的能力,而女性重视伴侣经济潜力等资源方面的特质,则是认为后代在好的经济条件 (男性给予的)中能更好地生存以及发展,这种在择偶偏好上的性别差异,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Souza,Conroy-Beam和 Buss(2016),Kamble,Shackelford,Pham和Buss(2014),Chang,Wang,Shackelford和 Buss(2011)分别在巴西、印度及中国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伴侣偏好与30年前的个体伴侣偏好相对比,均发现了研究结果能很好地支持进化心理学理论中对于择偶偏好所存在的性别差异的假设:男性更偏好年轻、外表具有吸引力的伴侣,女性更看重生存资源多的伴侣。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美国和瑞典,研究者在对中国大陆的个体择偶偏好探索时,除了以往研究中所存在的性别差异外,还发现中国男性关注潜在伴侣是否擅长整理家务,女性则将伴侣的智力程度作为重要的择偶标准之一 (Eastwick, Luchies,Finkel,&Hunt,2014),这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偏好差异。

随着对伴侣选择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人们开始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不同性别条件下所偏好的择偶标准,而是开始探索人们对于未来伴侣的理想化的、特定的标准,因而本文的核心概念“理想伴侣偏好”区别于对实际关系中伴侣特质的调查,更多是指个体在未形成关系前对于伴侣特质的整合和要求,希望通过实验发现个体对于理想伴侣存在内隐性偏好 (区别于非伴侣或陌生人),同时探索出这种内隐偏好与个体在外显测量中表现的偏好是否有差异。

1.1 理想伴侣偏好

理想伴侣 (ideal partner)作为亲密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对象,是指个体对于理想对象所形成的形象认知 (陈浩,刘依冉,乐国安,2012),而理想伴侣偏好 (ideal partner preferences),则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另一个概念,指个体对于理想伴侣所期待的特质与品性的偏好选择 (Eastwick et al.,2014)。Thibaut和Kelley(1959)的相互依存论认为,个体对于自我生活各方面持有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能够帮助人们随时评估和改变当下不能得到预期结果的情境,使其最终符合个人要求。理想伴侣偏好属于这个标准的范畴之一,它自先祖以来指导着人们去追求更适合个人特质的伴侣,有效地提高了后代繁殖的成功率和优秀率,对于爱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性。

虽然西方研究最早认为理想伴侣偏好是人格特质的表现,对于人们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Langhorne &Secord,1955),但随后对这种偏好的研究更多地投入到婚姻和家庭研究领域,Eastwick等人 (2014)的元分析中对理想伴侣偏好的预测性进行了研究整合,分析了大量研究中理想伴侣偏好对于伴侣吸引力、经济能力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探索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发现在恋爱关系形成的不同阶段这种偏好会对伴侣的关系质量和未来婚姻选择产生影响。陈浩等人 (2012)对中美大学生的理想伴侣的相对偏好进行比较,发现即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中美被试之间仍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在这些特征上女性的相对偏好更为苛刻,但是美国被试内部的理想伴侣相对偏好之间的性别差异小于中国。而且在进行伴侣选择的时候,个体本身都倾向于选择与自我在性别角色、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自尊维度上相似的伴侣,同时这种偏好是理想化的 (刘依冉,马颖,陈浩,乐国安,2012)。不难发现,对于理想伴侣偏好的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然而,大多数研究中所得到的理想伴侣偏好结果是通过问卷、量表等途径直接获得,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是一种有意识地,经过慎重考虑的认知加工,但是区别于大多数的社会心理过程,伴侣的选择应该是更倾向一种情感化、依赖直觉的过程,甚至在与伴侣的相处时,会由于无法控制自我的情绪意识,采取了与其相矛盾的具体行为。因此,这种以个体情绪作为载体的选择偏好实际上是否并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自我评估,而是反映了一种无意识的、本能的认知决策过程呢?正是出于这样的疑问,心理学家们开始由对外显态度的测量转向了对人们内隐决策过程加工的探索。

1.2 内隐择偶偏好

Greenwald,Poehlman,Uhlmann和Banaji的研究 (2009)发现,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之间具有很低的相关性。个体无意识的情感反应通常与有意识的、经过考虑的评估信念不一致,因而为了观察到 “理想伴侣偏好”这种行为所涉及的内隐认知过程,需要通过内隐测量的方式探索人们真实的择偶偏好及其基于的情感过程,或许通过内隐测量所得到的理想伴侣偏好相对于外显测量直接得到的结果,更能有效地预测人们对于浪漫关系的渴望和要求 (Eastwick et al.,2014)。Zayas和Shoda的研究 (2005)探索了人们由伴侣、母亲等重要他人所诱发的情感化、自动化的评价 (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得到的态度评价指标)与依恋风格之间的关系,发现由伴侣所引发的潜意识评价在不同依恋风格之间存在差异:当呈现与伴侣有关的目标刺激时,安全型依恋风格的被试会更快地进行正确匹配,相对于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被试,他们对于重要他人的评价更为积极。Banse和Kowalick(2007)对个体的内隐伴侣态度与依恋类型以及幸福感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在压力环境中 (比如怀孕的女性),通过内隐测量得到的对伴侣的态度评价,对于个体幸福感水平是具有预测作用的,有效积极的评价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个人压力,提高幸福感水平,虽然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被试群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不是广泛的样本收集,但是在同条件使用外显测量的方式时,无法得到通过内隐测量得到的结果 (如,Banse在2007年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对伴侣的外显评价与幸福感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研究者们认为,结果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被试受到社会称许性 (social desirability)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伴侣作为人们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对象,由于日积月累的相处和交流,对他们的评价更多是一种自动化、无意识的过程 (Zayas&Shoda,2005)。

邹红,杨骏,陈世琦,廖文晨和陈蓉蓉 (2014)针对大学生的择偶偏好进行了多条线索的探索:通过眼动仪探测被试进行伴侣选择时的内在决策线索,采取信息板技术呈现外显决策问卷得到的线索,记录被试注视时长和瞳孔变化。结果显示获得的内隐线索偏好排序与外显线索偏好排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研究者也提到,在眼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被试瞳孔直径变化容易受到信息加工负荷,任务难度,刺激颜色亮度变化以及生理变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而本研究希望采用一种更为直接简单的方式来对人们的内隐偏好进行测量。内隐联想测验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Greenwald,Mcghee,&Schwartz, 1998)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运用于亲密关系研究的测量工具,Zayas和Shoda(2005)与Banse和Kowalick(2007)的研究也说明了个体对于伴侣的内隐态度是可评估的,同时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Eastwick,Eagly,Finkel,&Se,2011)。

传统问卷式的伴侣品质偏好测验能够直观地得到个体对于未来伴侣品质的期望值,但往往很多时候这种问卷得到的结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情景下的判断评价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男性会表现出对女性外貌的低需求,而实际上个体内在的意识可能对外貌特质有较高的需求,又或者一些女性认为自己对于伴侣的内在品质的要求高于其他特征,但是在内隐测验中可能会发现她们对于伴侣的外貌有更高的要求。外显测量方式的结果纵然明了和直接,然而并不一定能准确地捕捉一些重要的态度过程,如对伴侣品质的偏好。这也就是内隐测量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外显测量所存在误差的重要原因,这种方式由于并不直接考量个体与研究相关的变量,所以被试做出的反应结果往往是基于潜在意识获取的,这种方式更适用于伴侣选择这种需要感情参与而无需经过大量思考加工的决策过程,与伴侣的相处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直觉性的过程。在关系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能很好地预测出个体本身对于理想伴侣的偏好,对于未来关系的确立有比较重要的帮助和意义。此外,以往研究普遍针对男女在面对相同的伴侣特质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特别是男性对外表吸引力以及女性对经济发展前景的偏好差异进行探索。但关于择偶偏好研究的结论发现,男性和女性在面对相同的品质时所进行的评分内容是有差异的,因此本次研究并不针对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探讨,而是将针对不同的性别编制不同的问卷以及相应的内隐测量。基于此,本研究将同时采用外显测量方式得到的伴侣偏好和IAT工具获得的内隐择偶偏好,探索个体理想伴侣偏好的特点,并比较两种评价偏好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2 研究一 理想伴侣偏好的特点

2.1 被试

在大学校园内随机发放问卷78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男性37名,女性37名,平均年龄为20.12岁 (SD= 0.15),20人处于恋爱状态,54人处于单身状态,平均恋爱次数为0.86次,最多4次,最少0次。

2.2 研究工具

大学生伴侣偏好问卷。本问卷包含四个部分:人口基本信息、伴侣整体品质偏好问卷、伴侣具体特质偏好问卷以及开放式问卷。

(1)人口基本信息。包括七个问题,分别是:被试的性别、年龄、恋爱状况 (即单身/恋爱中/已婚)、是否有过恋爱经历、如果有过恋爱经历的恋爱次数、就读年级以及专业。除了年龄和恋爱次数需要填写具体数字之外,其他问题都是被试进行勾选回答。

(2)伴侣特质偏好问卷,是参考研究者对于人们择偶过程中伴侣特质要求的文献 (Botwin, Buss,& Shackelford,1997;Fitzsimons& Bargh, 2003;Chang,Wang,Shackelford,&Buss,2011;邹红等,2014;熊太瑞,2013;田芊,2012;陈欣欣, 2012;杨良群,2009)修订而成。研究者在恋爱决策中提供的线索偏好中会参考整体品质 (如 “品行,性格,外貌”等)和具体的品质内容 (如 “伴侣是有责任心的”, “伴侣是好看的”等),而大多数提供诸如后者的伴侣特质线索,为了更好的了解人们在进行伴侣偏好选择时的决策过程,本问卷的偏好选项采用具体特质线索,共包含42个项目,12项特质 (第11,16,18,19,20,21,23,32,39, 40,41,42题)修订自MD.B等 (1997)的研究,根据文字适用性进行了译注;3项 (第1,2,6,7, 8,10,13,14,17,26,27,29,38题)特质修订自Chang等 (2011)对于中国人伴侣偏好的纵向研究,同样也针对了文字的使用进行了符合中文阅读的翻译;5项特质 (第5,12,15,24,35题)修订且译自Eastwick等 (2011)对于人们内隐-外显的伴侣偏好关系的研究;6项特质 (第4,22,28,30, 33,37题)来自与陈欣欣 (2012)对80-90后大学生择偶偏好的研究,而 “生活作息规律”则是衍生自原问卷中 “注重健康质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一题;3项特质 (第3,9,25题)选自熊太瑞(2013)对女大学生恋爱选择及情感偏好的研究,其中 “品行端正”一项是对原问卷中 “作风正派”的题目所进行的修改, “忠诚的、诚实的”一项是对问原问卷中 “用情专一”的题目所进行的修改;1项特质 (第36题)选自田芊 (2012)对于中国女性择偶倾向的研究。此外,本研究针对伴侣偏好的 “地域”一项,在问卷编制过程中增加了 “伴侣是否来自同一个地方”这一具体特质题目,更有效地扩大了人们对于理想伴侣不同线索的偏好选择范围。两部分问卷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在 “伴侣整体品质偏好问卷”中,1表示不重视,5表示非常重视;在 “伴侣具体特质偏好问卷”中,1表示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3)开放式问卷,用于收集个体是否还有其他未涉及的理想伴侣特质的需求,统计有效问卷中个体提供的相同特质数。开放式问卷由一个问题组成: “除了以上问卷中提到的伴侣的品质和具体特征之外,还有什么品质以及具体特征是你希望你的伴侣所具备的?请尽可能多地写出来”,要求被试根据自我真实想法进行罗列陈述。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4 研究结果

根据回收的74份有效问卷,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同质信度α=0.92;分半信度r=0.78,被试对于伴侣具体特质线索的重要性平均评分为3.63。

表1列出了42项伴侣具体特质的符合程度评分,对42项特质符合程度的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性与女性在身体健康 (t=-3.06,p<0.01)、优越的家庭条件 (t=-2.06,p<0.05)、大学毕业学位 (t=-3.35,p<0.01)、专业学位背景 (t=-3.26,p<0.01)、做事条理清晰且有组织性 (t=-3.48,p<0.01)、良好的经济条件 (t=-4.37,p<0.001)、家庭条件处于中等水平 (t=-2.21,p<0.01)、良好的发展前景 (t=-4.21,p<0.001)、具有稳定工作 (t=-2.82,p<0.01)以及擅长下厨(t=-3.46,p<0.01)10个项目达到显著差异,在这10个项目中,女性被试对于项目符合程度的评分显著高于男性被试,说明在以上项目中女性被试对于理想伴侣相应特质的符合程度要求高于男性。

表1 42项伴侣具体特质符合程度评分 (n=74)

表2列出了问卷中与被试理想伴侣之间符合性评分位列前22项 (包含同分项目)的具体特质,在3项特质上女性被试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

最后,在74份有效问卷中,共有48份问卷填写了开放式问卷内容,其中共有15份问卷 (约30%)提到了与父母关系之间相关的伴侣特质 (如“孝顺的”, “家庭关系和睦的”等),因此在研究二的问卷中会加入一项与家庭关系有关的伴侣特质项目,具体内容为: “伴侣很有孝心,家庭关系和睦”。

3 研究二 理想伴侣偏好的内隐与外显性差异

表2 得分排列在前22项的伴侣具体特质的性别差异 (M±SD)

3.1 被试

在完成研究一的特质评分结果整理后,再次在大学校园内招募学生70名,其中男性32名,女性38名,年龄范围为17-28岁,平均年龄为20.67岁 (SD=1.72),20人处于恋爱状态,50人为单身状态。其中有44人有过恋爱经验,恋爱次数最多4次,最少0次。

3.2 研究工具

理想伴侣恋爱偏好问卷。基于研究一问卷评分的结果 (如表1),在研究二的问卷中根据被试对于特质偏好的评价得分高低,选择不同性别条件下得分较高的21条伴侣具体特质项目。之所以选择得分排在前21位的项目作为正式问卷内容,是由于本文需要被试对 “理想伴侣”的品质进行选择,根据定义,对这个目标的偏好是根据的是个体期待的理想伴侣,因而所选取的伴侣品质应该是被试们期望程度比较高的特质,在这种前提下,得分较高的选项说明了个体对于这项品质的期望度比较高。因而在研究二的理想伴侣恋爱偏好问卷中会针对不同性别条件分为两个版本进行施测。

参照不同性别条件下伴侣偏好品质的得分,根据男女被试对伴侣品质偏好的差异,分为男被试版本与女被试版本,并且采用了Likert 7点计分,每个版本问卷均包含22个伴侣具体品质描述题目,1表示问卷罗列的具体品质与被试预想的理想伴品质“不符合”,7表示 “完全符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男性版本的理想伴侣品质偏好问卷同质信度α=0.88;分半信度r=0.80。女性版本的理想伴侣品质偏好问卷同质信度α=0.87;分半信度r=0.67。两个版本问卷的同质信度均大于0.8,说明问卷都具有良好的信度。

3.3 实验材料

对于理想伴侣偏好的内隐-外显性研究设计参考了评估人们对于伴侣外表吸引力的内隐性偏好(Eastwick et al.,2011)的GNAT测验。该研究中的GNAT采用了四类刺激:目标刺激,干扰刺激,积极性的评估指标以及消极性的评估指标。目标刺激类别包含了与伴侣外表吸引力有关的6个刺激词汇,相对应的,干扰刺激类别则是与伴侣外表吸引力无关的 6个刺激词汇。Eastwick等人采用的GNAT测验参考自 Nosek和 Banaji(2001)的GNAT范式,具有可迁移性,因而本实验中针对研究变量,选择了6个与伴侣有关的概念词 (如理想伴侣,恋人等)以及6个与伴侣无关的概念词 (如陌生人,路人等)。

研究一得到了21个与伴侣积极品质有关的属性词 (如善解人意的,身体健康的等),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1个与伴侣消极品质有关的属性词(如任性的,身体虚弱的等),由于男性与女性对于伴侣品质偏好存在差异,因此实验材料中的属性词针对不同性别条件会存在差异。

3.4 实验工具

本测验使用心理学实验软件DirectRT在统一的电脑上进行操作,实验程序参考了Greenwald等人(1998)编制的IAT实验范式以及Eastwick等人(2011)以及Eastwick,Finkel和Ah(2011)曾经使用过的 (the 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测验指标。

3.5 实验程序

IAT是通过一系列匹配反应任务所记录的反应时,评估被试对于两类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相匹配程度的认知过程的测量方式。在进行IAT正式实验前,被试应该了解呈现刺激词汇的性质,正式实验会在被试阅读完指导语后独立开始,指导语会引导被试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进行三种类型的分辨任务 (见表3),需要通过相对应的按键,对每次呈现在屏幕中心的一个词汇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词汇类型匹配,如果标签在左边,左手食指按 “D”键反应,相反若在右边,右手食指按 “K”键反应。

实验程序以黑底白字的形式呈现,所有刺激在相对应组块中随机呈现,一类刺激全部呈现完毕后,会进行再次随机呈现。测验开始后,被试有750ms的时间根据标签进行按键反应,程序会提示按键正确与否,如果超过1000ms的反应时间,实验会自动呈现下一个反应词汇,结果记录为错误反应。

表3 伴侣品质偏好IAT的任务顺序

3.6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对内隐测量的数据结果,按照Greenwald等人(1998)提出的范式,删除大于10000ms的数据,错误的反应在原有反应时的基础上加上600ms,同时剔除错误率大于25%的数据,最后获得有效数据37个 (男性17人,女性20人)。计算实验中相容部分 (组块5的匹配任务)以及不相容部分 (组块6的匹配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并计算|不相容部分-相容部分|反应时作为内隐伴侣品质偏好的指标,同时为了使结果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指标中采用的反应时结果进行对数转换。

3.7 研究结果

3.7.1 理想伴侣品质偏好外显测验结果

从表4可见,男性对于伴侣个人修养以及性格方面的品质比较看重,以往研究中认为男性择偶过程中注重的外貌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较高的评分,是个体对于伴侣选择偏好变化的体现。而女性个体对于伴侣品质的评分整体高于男性,体现女性被试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要求高于男性,也是女性对于伴侣期待度较高的一个佐证。同时类似于以往研究结论,女性对于伴侣的经济能力以及发展前景状况等品质具有较高的评分要求。男性和女性的伴侣品质偏好中,品行端正、忠诚的,诚实的、可信赖的三种伴侣品质均排在平均得分结果的前五位。

3.7.2 理想伴侣品质偏好内隐效应

从表5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试,当将与伴侣有关的词汇同积极品质的词汇归为一类,即进行相容任务归类时,反应时短且被试反应快;相反,当将伴侣词汇同消极品质的词汇归为一类,即进行不相容任务归类时,反应时长且被试反应慢。对男性和女性IAT的相容组和不相容组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条件下的IAT效应都非常显著 (女性:t=-9.26,df=19,p<0.001;男性:t=12.72,df=15,p<0.001)。这说明被试对伴侣的品质偏好的态度激活是积极的,正面的。这与个体预想未来伴侣时一般抱着高于个体本身标准的想法是一致的,在下一部分的结果分析中需要进一步说明外显的伴侣品质偏好与内隐的伴侣品质偏好之间的关系。

表4 理想伴侣品质偏好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表5 相容判断组及不相容判断组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7.3 理想伴侣偏好的内隐与外显测量关系

对不同性别条件下IAT效应与22个具体品质问卷上的评分结果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之间的结果都没有达到显著相关,相关性很低,这说明两种测量方式之间的区分效度比较明显,个体的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是两个不相互影响且独立的加工过程,二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正如Greenwald等人 (1998)提出的一样,内隐加工的过程更为无意识和直接化,不需要进行过多认知加工和考虑。

表6的第1列显示,男性在友好的,善解人意、性格活泼、品行端正、有责任心、个性随和、可信赖的、理智的、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有孝心,家庭关系和睦这9个伴侣品质上的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说明被试在问卷中所进行的评分结果与在IAT测验中进行反应时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同时这种不一致性可能是被试本身所没有意识到的。

表6的第2列显示,女性在友好的,善解人意、品行端正、有责任心、身体健康、良好个人修养、可信赖的、良好的发展前景、做事条理清晰、勤奋的、忠诚的、聪明的、有志向的、无不良生活习惯、有孝心,家庭关系和睦、为人理智化以及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这18个伴侣品质上的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值得关注的是,女性被试在两个测量指标上达到显著差异的伴侣品质远超过了男性被试,前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提到,女性被试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评分要求也普遍高于男性,这种差异性说明了女性可能对于未来伴侣的要求比较理想化,当进行直接评分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理想型的伴侣,但并不一定符合个体本身的实际情况,这些都需要在讨论部分进一步进行探讨和说明。

在表6中,除了报告了内隐偏好与外显偏好的差异性之外,还对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报告。从不同性别条件下的结果可以看到,男性被试在22项品质的内隐偏好和外显偏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低,最大不超过0.3;女性虽然偏好的相关性稍高于男性,但是整体上来看,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还是非常低的,这说明了内隐的伴侣品质偏好和外显的品质偏好之间较低的相关性,即使在有些项目上并未达到显著差异,还是说明了这两种认知的加工过程是有差异的同时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的。

表6 理想伴侣品质偏好的内隐与外显指标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4 讨论

本研究的提出是源于Eastwick和Ej(2008)与 Eastwick等 (2011a)与 Eastwick,Luchies,Finkel和Hunt(2014)对于内隐伴侣偏好的一系列研究。本研究针对不同的性别编制了不同的问卷以及相应的内隐测量,并同时采用外显测量方式得到的伴侣偏好和IAT工具获得的内隐择偶偏好,探索个体理想伴侣偏好的特点,并比较两种评价偏好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4.1 理想伴侣偏好

本研究中对于伴侣的定义为 “理想伴侣”,需要个体与所形成的现有伴侣的形象剥离开来,实际上是为了探索人们内心所期望的伴侣形象。不同性别条件下的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在更多的理想伴侣品质上达到了显著差异,对这种情况的预设是相对于男性,女性在对伴侣的选择上更为理想化,对伴侣的整体要求也更高。即便在相同的理想伴侣品质评分上,女性的平均评分也高于男性,这种评分上的差异可能代表了女性在心理评价上对于伴侣具有更高的标准,这可能与女性比较注重伴侣能为后代提供资源的多少有关。但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这种理想状态下的伴侣偏好一旦与现实伴侣的品质产生差距时,人们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应对。当个体对 “理想伴侣-现实伴侣”感知的一致性较低时,会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进行伴侣调控或者伴侣接受,即对伴侣进行积极夸大或者降低个体的理想标准 (张小红,2008),而本研究中则没有确定这种理想伴侣偏好与现实伴侣品质之间的差异,这也是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再进行探索的。如研究者曾采用 “快速约会”的方式,通过让个体与真实对象进行相处,进行后期跟踪和调查 (Eastwick&Ej, 2008),分析现实选择与理想偏好之间差异的会更有助于帮助个体选择更符合自身实际要求的伴侣。同样地,日后的研究也应该进一步了解个体在面对真实伴侣时所进行的选择,本研究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实际生活中帮助人们进行婚恋选择的标准之一,其实际意义还需进一步探索。

4.2 内隐-外显的理想伴侣偏好差异

本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被试的内隐偏好进行测量。这种采用反应时指标作为个体无意识状态偏好的测验方式,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被试一种不受到社会赞许性影响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了解通过传统的问卷方式所不能体现的隐性信息,这与以往研究者对于个体偏好决策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刘永芳等,2011;邹红等,2014)。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在呈现与 “理想伴侣”相关的词汇时,被试会更快地将它们与积极的品质词汇相关联,相反地,当呈现与 “陌生人”相关的词汇,被试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体现了个体对理想伴侣是存在一种内隐偏好的,他们更倾向于将积极的伴侣品质与理想伴侣相关联,说明人们在加工对于与自我概念更相关的认知内容时,具有更快、更积极的认知偏好 (Zayas &Shoda,2005;Eastwick et al.,2014)。在确定了这种内隐偏好的存在之后,则需要分析不同性别条件下的外显和内隐伴侣偏好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在不同版本中描述的22项理想伴侣品质中,男性在9项品质上达到了显著差异,而女性则在18项品质上达到了差异,同时两种测量方式之间都只有很低的相关性,说明内隐-外显的理想伴侣偏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

从实验研究的理论上来讲,这种差异为人们在进行伴侣选择时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也提醒着人们用间接侧面的方式去探索自己无意识的、更为真实的伴侣选择倾向。毋庸置疑,很多时候即使是个人的重大选择,当面对提问者直接提问时,所进行的回答会更加进行意识加工,并且有更为 “社会化”的回答,而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个体真正的偏好所契合。Daniel和David(2016)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进行整合计算,并进而运用到实际情侣 (新婚夫妇以及具有长期关系的伴侣)当中,发现人们对于实际伴侣的选择,是受到个人理想伴侣偏好的驱动的。个体对于伴侣特质的选择是无法完全以列表形式呈现的,除了 “外表吸引力”、“年龄”等传统的、关键的特质外,类似于 “平等”、 “谨慎”等特质也是需要考量的,因而本研究更重要地是发现个体理想伴侣偏好中内隐-外显性的差异,在根据男性和女性的评价所采用不同实验内容时,仍旧能够发现内隐和外显偏好的差异存在,说明个体进行情感的无意识加工是可以被发现和了解的,而这种差异更能帮助个体去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和选择倾向。

个体在进行择偶决策时实际上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生物进化本能两方面的影响,前者更多的是以外显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决策,后者更多的是一种内隐的方式。虽然本研究中的被试均为大学生群体,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少,但是在前期的开放性问卷中可以发现,个体对于伴侣是否孝顺以及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十分重视,相反,分析西方文献中对于伴侣品质的研究 (Botwin,Buss,&Shackelford,1997),则比较少出现对于伴侣是否孝顺父母或者与家庭之间关系的品质探索。这与中西方文化中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有关,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更注重家庭伦理关系以及代际关系对于后代的影响,而西方文化中家庭关系会更加独立和自我,因而对于伴侣品质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个人的性格特征方面,这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个体择偶偏好仍具有一定影响性,这种影响在研究中也有所体现。

5 结论

通过内隐及外显性实验结果对比,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理想伴侣的内隐偏好是存在的,个体倾向与将伴侣与积极品质相联系;(2)个体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外显偏好与内隐偏好之间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女性对理想伴侣的选择有更高的要求标准。

陈浩,刘依冉,乐国安.(2012).中美大学生理想伴侣相对偏好的性别与文化比较.应用心理学,18(3),195-203.

陈欣欣.(2012).80后90后大学生择偶偏好问卷编制及其走偏好现状 (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刘依冉,马颖,陈浩,乐国安.(2012).中美大学生自我与理想伴侣性别角色,依恋风格,自尊的感知特征.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刘永芳,苏丽娜,王怀勇.(2011).女性择偶决策的线索偏好及信息加工方式.心理学报,43(1),21-29.

田芊.(2012).中国女性择偶倾向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上海.

熊太瑞.(2013).女大学生的恋爱对象选择以及情感偏好:问卷编制与实证研究——基于新的研究范式 (硕士学位论文).杭州师范大学,杭州.

杨良群.(2009).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重庆.

张小红.(2008).基于理想标准的伴侣调控与接受对关系满意度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重庆.

邹红,杨骏,陈世琦,廖文晨,陈蓉蓉.(2014).大学生恋爱决策中内隐与外显线索偏好的研究.心理科学,37(4),902-906.

Banse,R.,&Kowalick,C.(2007).Implicit attitudes towards romantic partners predict well-being in stressful life conditions: Evidence from the antenatal maternity war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42(3),149-157.

Botwin,M.D.,Buss,D.M.,&Shackelford,T.K.(1997).Personality and mate preferences:Five factors in mate selec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65(1),107-136.

Buss,D.M.(1989).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 preferences: Evolutionary hypotheses tested in 37 cultures.Behavioral& Brain Sciences,14(3),519-519.

Chang,L.,Wang,Y.,Shackelford,T.K.,&Buss,D.M.(2011). Chinese mate preferences:Culturalevolution and continuity across a quarter of a centur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678-683.

Eastwick,P.W.,Eagly,A.H.,Finkel,E.J.,&Se.,J.(2011).Implicit and explicit preferences for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a romantic partner:A double dissociation in predictive valid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101(5),993-1011.

Eastwick,P.W.,&Ej.,F.(2008).Sex differences in mate preferences revisited:Do people know what they initially desire in a romantic partner?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94(2),245-264.

Eastwick,P.W.,Finkel,E.J.,&Ah,E.(2011).When and why do ideal partner preferences affect the process of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1(5),1012-1032.

Eastwick,P.W.,Luchies,L.B.,Finkel,E.J.,&Hunt,L.L.(2014).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ideal partner preferences: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40(3),623-665.

Fitzsimons,G.M.,&Bargh,J.A.(2003).Thinking of you:Nonconscious pursuit of interpersonal goal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ship partn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84(1),148-163.

Greenwald,A.G.,Mcghee,D.E.,&Schwartz,J.L.(1998).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74 (6),1464-1480.

Greenwald,A.G.,Poehlman,T.A.,Uhlmann,E.,&Banaji,M.R. (2009).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II.Meta-analysis of predictive valid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97(1),197-216.

Kamble,S.,Shackelford,T.K.,Pham,M.,&Buss,D.M.(2014). Indian mate preferences:Continuity,sex differences,and cultural change across a quarter of a century.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70(70),150-155.

Kenrick,D.T.,Groth,G.E.,Trost,M.R.,& Sadalla,E.K. (1993).Integrating evolutionary and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s on relationships:Effects of gender,self-appraisal,and involvement level on mate selection criteria.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64(6),951-969.

Langhorne,M.C.,&Secord,P.F.(1955).Variations in marital needs with age,sex,marital status,and regional location.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1,19-37.

Nosek,B.A.,&Banaji,M.R.(2001).The go/no-go association task.Social Cognition,19(6),625-664.

Souza,A.L.,Conroy-Beam,D.,&Buss,D.M.(2016).Mate preferences in brazil:Evolved desires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ver three decades.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95,45-49.

Thibaut,J.W.,&Kelley,H.H.(1959).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Trivers,R.L.(1972).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In B.G.Campbell(Ed.),Sexual selection and the descent of man,1871-1971(pp.136-179).Chicago,IL:Aldine.

Zayas,V.,&Shoda,Y.(2005).Do automatic reactions elicited by thoughts of romantic partner,mother,and self-relate to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8),1011-102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eferences for Ideal Partner

Hou Juan1,Huang Jiani1,Fang Xiaoyi2
(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2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eferences for ideal partner by completing the questionnaires about partner preferences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in 144 undergraduate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1)Individuals showed an implicit partner preference for a positiv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in a partner.2)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eferences for ideal partner emerged in the research,given that men reached the differences in nine items and women in eighteen items.Women exhibited a higher demand in ideal partners′attributes than men.

ideal partner,partner attributes,IAT,partner preference.

B849

2016-9-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57115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 (CEA150174),教育部长江学者支持计划和安徽大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引进工程。

方晓义,E-mail:fangxy@bnu.edu.cn。

猜你喜欢
特质伴侣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