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虚假舆论掩盖的旅顺大屠杀

2017-09-15 02:13◎许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旅顺大屠杀樟树

◎许 述

被虚假舆论掩盖的旅顺大屠杀

◎许 述

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11月21日,日军攻占旅顺。随即,一场持续四天三夜,亡魂达两万多人的大屠杀让整个旅顺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然而,如此足以震惊世人的虐杀并没有让世界为之震惊。

原来,英国的中央通讯社和法国的路透社两家世界级的新闻机构先后被日本收买,每当有不利于日本的报道刊登,他们就立刻跳出来进行反宣传,以掩盖日军的罪行。路透社“及时制止”了本社记者从上海发来的揭露旅顺野蛮杀害的电稿;中央通讯社更撰文称:“除战时正当杀伤之外,(日军)无杀害一名中国人。”

类似的还有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以及意大利等国的若干报刊,甚至有西方记者说,清军虐杀在先,日军报复在后,因为日军攻入旅顺城后,发现自己人被清军虐杀在一棵大樟树上……实际上,整个旅顺根本就没有樟树。

正是因为日军为掩盖罪行做了如此周密的部署,即使英国《泰晤士报》在11月披露出有关“旅顺大屠杀”的信息,美国《世界报》于12月连续数天刊登“战争特派员”克里曼的长篇纪实报告,事实的真相还是被大范围地掩盖住了。

直至三年后,一名叫詹姆斯·艾伦的英国冒险家写了一本叫《在龙旗下—甲午战争亲历记》的书,才完全颠覆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好印象”。

书中有一段令人发指的记载:“我站在一处高地,离我不远处有一个池塘,池塘边站着好多日本兵,拼命将一群难民往池塘里赶,不一会儿池塘里便塞满了人。只见难民在水里乱成一片,池塘边的日本兵,有的拿枪射击,有的用枪上的刺刀刺他们。池塘里断头的,斩腰的,穿胸的,破腹的,搅成一团,水变成通红一片……”

疯狂屠杀了两万多人的日军仅留下36个活口。之所以留下这些人,是因为需要他们处理尸体,日军在他们头上各缠上一块白布,上面用日语写着“此人不杀”。抬尸队整整工作了一个月,才把尸体聚到一处,尸体焚烧则持续十余日。

除此外,实施虐杀的不仅是日本军人,连记者也加入了行凶行列。一名日本记者回国后竟公开宣称:“我只是杀人,没像其他人那样抢劫。”在他眼里,抢劫才是罪过,杀人竟不是过错。

那么,日军为何大开杀戒?第一,战前,第二军司令同意第一师团长下达“见敌兵一人不留”的口头密令,理由是:“我们养活不了那么多俘虏,既要给他们治伤,又要供吃供喝,这是我军所无法承受的。”看到属下大肆虐杀,这个团长还特别交代:“今后非不得已,不要对外讲。” 第二,人杀得越多,职务升得越高。换言之,这是有预谋、有目的、有组织的屠杀。

两万人被虐杀,他们的保卫者——“天朝上国”的军队在哪里?旅顺是北洋海军的基地,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军港”,有大炮78门,驻军1.47万人。然而,李鸿章宣称“可以坚守三年”的旅顺,一天都没撑过去就丢了。那1.47万守军都干什么去了?

17日,日军刚刚从大连出发,消息灵通的道台就携家眷乘汽船逃走,三名将领见大事不妙,也相继逃离旅顺。被遗弃的驻军,除两千多人死伤外,其他也“失踪”了。旅顺半岛有二十多个炮台,日军只用了1天、死伤280人就全部拿下。10年之后,日军为攻下俄军驻守的旅顺,却耗时半年,死伤6万人。清朝依靠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战斗力,还能干些什么?

编 辑 / 子 玉

猜你喜欢
旅顺大屠杀樟树
Where Empires Meet
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蒙书叙录与缀合
犹太人大屠杀并非始于集中营,而是仇恨言论。这段历史不可忘却 精读
香樟树之恋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香樟树,樟树香
SOUNDS OF A CENTURY
相信香樟树
采摘园名录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