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兴明
有人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副意境悠远的画。”一节好的语文课会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節好的语文课呢?就此谈谈一些看法。
语文课综合要素教师语文素养一、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前提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强,师生关系融洽,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语文课上,我们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学生轻松愉快地聊天谈话,用最自然的语言进行最真诚的交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
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发现问题并得到肯定时,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体会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而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万丈高楼平地起。假如初中语文教学如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就是它的地基。而从我们每一次考试反馈的情况来看,基础知识部分的失分依然严重。我们的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地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经常写错别字。好多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欠佳,对词汇、句法、修辞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反映了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仍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四、一节好的语文课,应重视读与写的结合
语文教学培养的不外乎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写是最让教师和学生头痛的。通过有效的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漪老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阅读是基础。一名学生阅读能力强,吸取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必强,写作能力也必强。”古人也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好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课文的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材料,当学生把这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时,就可以用我手写我心了。
五、一节好的语文课,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教育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地方,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课堂更应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对人心灵的关注,我们应教育学生从善待我们身边的人开始,懂得什么是人生?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它是一个动态的、双方的、发展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
六、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回归语言教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推广,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降,提笔忘字的现象,明显增多,想象思维趋于呆板,语文素质令人担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语言教学。一是要加强诵读,以读为本,以读感悟思想情感。二是要咬文嚼字,推敲词语。三是要扣住语境,对照比较,辨析语言。四是模仿运用,积累语言。
七、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语文专业知识,如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等,还要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类知识有所了解和涉猎,语文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读文学大家的作品,向当代优秀的语文教师学习,多观摩一些优质课。多读专业书刊,订阅一些语文专业杂志,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只有一个语文教师具备了较为渊博的知识,那么,他的课就能上的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艾智慧.新课标下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J].人间,2016,(01):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