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军
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已成为共识,但由于片面强调西方文化的学习,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全面分析了我国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提出母语文化的渗透应该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开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重视目的语文化导入的同时,加强母语文化的学习和训练。以此弘扬民族文化,为“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国文化使者。
中国文化失语对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外化存在。语言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还必须包括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学习。目前,目标语(主要指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受到了高度重视,但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内容却很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恰当表述中国文化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交际是双向的互动,在重视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的同时也要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这项工作应该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开始,从两种语言开始接触就养成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培养母语文化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授有四缺,即缺教材、缺教师、缺教学手段和缺考核形式。
(一)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现行的基础英语教材小学和初中阶段以语言基本知识为主,包括基本词汇、句型、语法以及短文,小学和初中英语语言知识简单易掌握,目的在于打牢英语基础知识,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词汇和语法知识丰富,基本涵盖了语言基本技能所要求掌握的内容。高中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和知识比较广泛,大部分采用与目的语国家文化生活有关的语言材料,语言生动地道、篇幅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西方文化能有初步的了解。纵观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无论是词汇学习还是课文的选材上涉及中国文化知识的量与广度严重不足。目前,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外,我国没有成体系的可供基础英语教师使用的中国文化双语教材和参考资料。
(二)英语教师群体内中国文化的缺失
教师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意识问题,二是教师能力问题。
教师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没有充分的认识。英语教师围绕目的语组织开展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是我们语言教育在现行考试制度大背景下唯一也是必须的做法;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要达到与目的语国家融为一体的沟通能力。此二者是我们长期以来以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为主导的语言教学结果。由于考试的“指挥棒”效应和以“引进”为主导的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导致了英语教师们根深蒂固的语言教学范式,决定了外语课堂上传授中国文化意识的薄弱。
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由于我国师范类高校英语生的培养集中在外语语言技能和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造成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英语 教师欠缺用英语传授中国文化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二是要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而中国文化修养的教育正是我国外语师范教育所欠缺的。
(三)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基础英语教学缺乏中国文化的内容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在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既要体现在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传授上,也要贯穿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更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的比较来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些,不但涉及教学问题,更涉及教材、考试方式乃至整个英语的课程设置问题。
(四)考核方式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将考试和成绩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考试就是教学的指挥棒,学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由于英语教材的内容及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皆为西方文化知识,客观上导致了课程考核中也以西方文化的内容为主要考核范围。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必然会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图在应试中获得更大优势。因之,中国文化的倍受冷落也不足为奇。
二、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以上的“四缺”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并且至今没有明显改观?一方面,近代以来,我国悠远灿烂的农耕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再加上国内天灾人祸和长期闭关自守的消极影响,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现代文明的舞台上逐渐失去了话语权。西方文明的语言帝国是建立在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等霸权的基础上的,西方文明以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对落后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征服;另一方面,前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是“引进来”,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使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西方文化,我们采取的是单一传播路径,即学习西方文化使其更好服务于扩大改革开放和加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这就造成了今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在英语教学中表现最为明显。我们的语言教学仅仅围绕考试需求,只重视向学生灌输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人们对文化交流缺乏平等意识,尤其是主体文化意识的缺失成为制约人们进行平等交流的障碍。
三、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对策
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是指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即义务教育阶段就融入和渗透中国文化的元素和内容,为将来进一步的语言技能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徐慧娟指出:“中小学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应该重视将本土知识和传统文化融入,使学生养成自觉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对语文等科目的学习也会起到辅助和加强作用,把语言技能的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母语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从青少年时期就培养中西文化对比辨别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能加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的建构。
基础英语教学要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从教材、教师、教法、考核等方面入手,强化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滲透,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意识的需要。
编撰生活化的中西文化兼顾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统一规范标准的中国文化表达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课上课下和线上线下学习软件,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多管齐下是解决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严重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中国目前实施的是“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必将加快中国文化辐射全世界的步伐。为此,从基础英语教育开始渗透中国文化,使学生们从学习外语的开始阶段就养成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为将来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国文化使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徐慧娟.将中国文化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3,(07):101-103.
本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少儿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模式研究》(课题编号:01020505B)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