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课本剧表演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人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本剧表演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正是验证了把美好的事物,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去发现美、创作美,表演美,感悟美,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这些都是语文课所倡导和呼唤的。
课本剧表演语文素养学生语文在义务阶段教学中是相对灵活的一门课程,它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纤细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滋润着学生心田,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温柔;有“芳草萋萋,落英缤纷”的诗意;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
自从站在三尺讲台上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探寻一条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感受文本的深刻含义和每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从最初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到后来让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含义进行挖掘、点评,对人物进行性格剖析,我从这些方法中似乎找到了一些规律,但是同时也有了新的困惑。
偶然的机会我在讲《核舟记》一课时,学生对于核舟上人物的排列顺序和人物关系不太明晰,我灵机一动找个三个学生到教室前把“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这一段文字配合着我的朗读表演出来。没想到这小小的表演带给学生们无穷的快乐,而且学生们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大胆让学生们尝试课本剧表演,遇到《变色龙》《范进中举》《孔乙己》等人物较多、情节较复杂的小说,我就放手让学生尝试表演。起初,我还担心学生不能把握文本主线和人物性格特点,先向他们交代好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每个人物的性格及造成此种性格的原因,然后在网上搜集各个版本的课本剧精挑细选,最后把成型的剧本打印好发放给每个小组。我单独拿出两课时,按照选、读、编、演、评四个步骤进行课本剧教学。在表演前我还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1)要有简单的舞台背景及道具。
(2)要尊重原著。可以有自己的发挥但不能背离主题。
(3)选、读、编、演、评每个步骤要求人人参与。
(4)认真研读课文,揣摩每个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语言、动作等)尽力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评价环节我也做出了点评细则:
(1)评课文。经过对课文中相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和提高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孔乙己》编演后的讲评课上,同学们对主人公最后的命运进行了激烈讨论,扮演孔乙己的同学说:“我现在很同情孔乙己,也能体会他的感受了,终于知道什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学生们在表演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主旨,作为老师,还有比这更高兴的吗?
(2)评编演。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编剧、导演和演员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随着课本剧表演次数的增加我发现:学生们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热爱表演了。每当我发号施令:这篇课文可以改写成课本剧,学生们就会迅速动起来:研读课文、改写剧本、选好导演、分好角色,然后开始排练。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而且人物形象和性格把握的十分准确,让我这个“旁观者”看了赞不绝口。学生们会根据课文的篇幅和情节自主划分场景。例如,在《变色龙》课本剧表演指令收到时,学生们会自动把剧本划分为:进学回家,丈人教训;乡试回家,卖鸡救命;看喜报发疯昏倒塘中;胡屠户治疯和中举后的生活几个场景,编剧、导演、演员迅速进入状态认真排练。各个小组都卯足了劲生怕自己的表演不如其他小組的表演精彩。于是我对学生们自己实施课本剧表演这件事更加放心了,干脆放手让他们根据本组组员的想法随意改编剧本,倡导他们自编自演、演出风格、演出水平。小组间还无形中形成了竞争,从编剧到导演、演员子们甚至牺牲自己的午休时间在班级彩排,一心想着为同学和老师呈现一场精彩绝妙或让大家捧腹大笑的个性演出。多年来学生们为我呈现了多少难以忘怀的精彩演出,他们每次表演时都会追求突破自己、超越昨天、与众不同。在《变色龙》课本剧表演时,第一小组为胡屠户编排了一段特别有趣的开场白:“老汉今年六十八,全靠杀猪来养家。见到穷人我抖一抖,见到富人我笑哈哈。可恨当年没眼光,把个女儿嫁给个穷叮当。”在《愚公移山》课本剧表演中,第五小组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和创作能力围绕移不移山这个议题编排了一出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第三小组利用自己超强的动手能力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制作出了大山、WIFI信号等极具创造性的道具,为他们的表演推波助澜,另观看者耳目一新。在《孔乙己》课本剧表演第一场戏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时,有一位同学从进门对短衣帮满脸的不屑到被人取笑时脸涨得通红都表演得惟妙惟肖,最后断了腿的孔乙己用手撑地慢慢爬出酒店时,这位同学爬得很慢很艰难,他那不时用手擦汗的细节赢得老师和同学的热烈掌声。
孩子们在表演中读懂了课文、抓住了人物性格特点、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力、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增进了小组间的合作。最重要的是课本剧表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当表演时他们都会去网络中搜索关于文本的资料、想办法借到原著来读。这些都潜移默化地积淀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孩子们开始爱上语文课、爱上写作、爱上阅读、爱上文学。可以说,课本剧表演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得到提高,更加丰富和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同时,学生自主表演激活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作用。表演中,学生间进行充分地交流和学习互动,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收获了知识。精彩的演出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升华,同时也进行了一次人格的教育。
此外,课本情景剧通过学生表演创设情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样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课堂的创新改革,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课本剧能够起到以演促学的作用。而这些无疑为我开展语文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们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课本剧表演为语文课助力,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课本剧表演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人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本剧表演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正是验证了把美好的事物,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去发现美、创作美,表演美,感悟美,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这些都是语文课所倡导和呼唤的。因为演,要求学生读音正确,养成了他们重视基础的习惯;因为演,要求学生能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文章内容;因为演,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鉴别、欣赏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因为演,学生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作文见解独到,想象丰富,个性突出。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这些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课本剧的表演成为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桂迎.校园戏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美国]克里斯滕·尼卡尔森·纳尔森.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