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英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这需要师生做到:第一,广泛阅读,认识生活。第二,主动实践,体验生活。第三,指导观察,发现生活。第四,精心指导,描写生活。
真情实感阅读实践观察生活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只有真实的人,才有真实的个性,才能写出真实有个性的作文。教师应牢固确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文章就是好文壹”的观点,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落实“既教作文,又教做人”的神圣任务。
一、广泛阅读,认识生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词汇,学习语言,领悟表达,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汲取作文的材料,做到早起步,早准备。因此,要想让学生认识、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借助于阅读。一是要注重教书育人。各科教学应有机渗透德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如凭借思品教材,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判断是非、辨别丑恶的能力,凭借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体验生活,触动表达真、善、美的情弦。二是注重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对于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儿童并说,是学习做人、学习语言的必不可少的一课。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可见文学营养汲取的多,有助于个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丰富、成熟。因此,学生除了学好教科书上的课文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学习个性化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丰富词汇,开阔视野,做到读写结合,读中学写。我每个学期都给孩子们列出本年级必读书目,可以让孩子们有目的的去读书。
二、主动实践,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文章靠平时的积累,由积累到倾吐,反映了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过程,也揭示了作文能力发展的必然规律。大钢中也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各种名目的队会活动、春游、放风筝比赛、做家务等,尽可能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觸大自然,深入社会,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奇异的大自然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观察、认识、体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这样在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对于正在认识世界,形式世界观,学习做人的儿童来说,是最重要的一课,也是从根本上遏止编造虚假作文现象的唯一对策。
三、指导观察,发现生活
作文内容是学生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的生活越来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学生的生活越贫乏,作文的内容也就越平淡。一般说来,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还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可是还是有不少学生一写作文就觉得头脑里是空的,没有东西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周围环境缺乏观察力,对客观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此,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小学生对客观事物是敏感的,好奇心强,观察事物常常受不随意注意的影响,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事物,设置一些问题,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观察前,讲明目的要求;观察中,按顺序运用比较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边观察边思考;要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当然,观察记录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因为小学生作文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认识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也就不同,而且性格特征、爱好各不相同。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我们要重视这种个性差异,指导学生作文,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作文才会真是具体,真切感人。
四、精心指导,描写生活
作文既是学生认识水平的体现,又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决定了内容。但内容并不就是作文,作文是通过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行反映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因此作文除丁有真实的内容外,怎样把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精心指导。
1.精心命题。俗话说,“好题一半文。”好的题目确实能开拓学生视野,激活思维,使学生一见文题就能激起写作的欲望,这有助于学生流露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作文题目,一般说命题要追求“小”,角度小,视点集中;“新”,不俗套,措词新颖;“趣”,有趣,一吐为快。
2.激发写作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喜怒哀乐的事,就会涌向笔端,从而主动地写作,且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注意激发写作兴趣。如情景激趣,教师采取各种手段精心创设情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创作欲望。
3.精心评价。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描述是粗糙的,评价是模糊的。但教师要立足儿童的认识和语言实际出发,要采取鼓励的原则,不以成人的目光和语言习惯去苛求学生,轻易否定学生的习作。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认同学生,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只要学生写真实的话,抒发真实的情感,就要给予肯定和赞扬。
社会已经给真情实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要让学生说真话,而不要去限制和束缚他们。作文是关乎一代人的文风、学风和做人的大问题,只有是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来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从长远看,这对开启一代真善美的社会风气,净化人的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作文大王.2016.
[2]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