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经济带衔接的重要门户,本土的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本文阐释了云南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提出通过提高认识,建立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加强沟通,合作办学;拓宽就业面等方法,为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研究和支持。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云南职业教育 发展思路
一、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它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云南省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云南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基础设施滞后和产业发展落后两大根本性问题。云南地处边陲,又是市场末梢,是形成产业落后的根本。产业的发展和布局,拥有客观的内生规律:向资源富集地转移、向市场集中地布局、向技术研发地集中。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通泛亚铁路等3条国际大通道,云南就能成为一个约有30亿人口的市场的中心,就可以进行“铁海联运”,面向全世界市场,产业就必然会向云南布局和转移。
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教育群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技术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反之,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 13 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的定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近年来,云南省不管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师资建设得到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取得了新成就。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云南,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紧密联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为云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职业教育发展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建立职业教育发展框架
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科借鉴教育联盟的做法,通过政策沟通,建立框架、体系,深化职
业教育国际合作,在职业教育合作理念与合作模式上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凝聚职业教育合作共识,开启了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交流,促进沿线国家职业教育趋同发展,特别是,要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面向战略现实需求,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规格、招生标准,促进职业教育资格互认,形成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模式。
2.加强沟通,合作办学
云南省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云南省着眼于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经建立的友好城市关系和文化历史渊源,在技术合作、文化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政府间合作和民间交流,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人文相通,这些国家也必然是云南省職业教育合作的重点对象。沿线国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薄弱,而且产教研融合程度不高,因此,对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有着旺盛的需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对示范性职业院校给予重点支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创办境外分校,开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共同制定专业标准等,与当地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相对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拓宽就业面
通过多种渠道、途径,与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教育交流:一是建立院校对口交流%、对口院校可以通过学术研讨、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校际互访交流;二是实现师资交流。我省职业院校可以在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派遣优秀教师到合作院校进行支教帮教,深化职业教育交流;三是开展学生交流。在对口交流学校框架下,可以安排学生赴对口合作院校进行学习体验、实习,拓展视野;四是开拓境外就业。
参考文献:
[1]杜媛,陈蕾,金磊. “一带一路”战略对甘肃职业教育的启 示[J].百家争鸣,2016(10):72-73.
[2]张利霞. “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高职教育发展探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117.
作者简介:张桂明(1987—),女,汉族,云南保山施甸人,曲靖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endprint